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应用,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展开日常的管理。从我国当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来看,做好城市垃圾的处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根据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做好无公害化的城市污染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2.
结合金隅集团水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阐述水泥窑大批量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可行性研究及成果。该项技术的创新点是采用高热值可燃筛上物直接入分解炉和低热值筛上物热解气体入分解炉的组合路线,提高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量;在大批量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同时,对水泥窑系统烟气平衡影响小,对分解炉内煤粉燃烧、传热和碳酸盐分解影响小,对水泥窑操作均衡稳定影响小。目前该技术原生垃圾的处理量可望达到0.25~0.40t/t熟料,燃料替代率达到29%~49%。热解灰渣、旁路放风系统的窑灰等都可以作水泥混合材料和其它建材产品原料。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邯郸金隅太行水泥公司采用垃圾分类+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形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协同处置。垃圾预处理采用芬兰BMH公司进口设备,工艺先进,处理量大,对生产影响较小,是北方地区第一条规模化垃圾处置示范生产线。  相似文献   

4.
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从发展应用情况、技术优缺点、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焚烧炉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结论是:环境效益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基本无二次污染,表现出了更好的排放情况和更为彻底的资源化处理;经济效益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收期短,表现出更好的投入产出比。相较于垃圾焚烧炉,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无害化处理彻底,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锐 《水泥工程》2019,32(1):36-37
正0前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量逐年提升,而原主流的填埋处理及焚烧处理方式均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如填埋处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处理周期长,且存在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焚烧处理方式则投资大、选址困难、灰渣难处置、存  相似文献   

6.
欧宗现 《水泥工程》2021,34(5):67-69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需要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投资运行成本高、影响焚烧炉和水泥窑稳定运行等问题。通过对不同处理方式进行比选,得到一种独创的渗滤液三级回喷焚烧工艺,利用窑头篦冷机、窑尾分解炉和焚烧炉的高温焚烧渗滤液,并成功应用于宜昌花林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选配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生产线用耐火材料,采用静态坩埚法并借助SEM研究了焚烧城市生活垃圾对水泥窑用耐碱砖、抗剥落高铝砖的侵蚀。结果表明:焚烧城市生活垃圾对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侵蚀机制主要为渣渗透和渣侵蚀,焚烧垃圾时产生的含碱、硫、氯等的高温气体和耐火材料发生发应,生成了低熔点的硫酸盐、氯盐以及复合盐,使耐火材料产生反应变质,而反应变质层结构疏松,在热应力的作用下易造成剥落。因此,协同处置垃圾的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选配应考虑到材料的抗侵蚀性和抗剥落性等因素,建议分解炉选用抗剥落高铝砖和抗结皮Si C浇注料,而预热器选用高强耐碱砖和高强耐碱浇注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工艺方案及该方案在生产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了破碎系统,将一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处理,两种破碎机分别破碎不同种类的物料,解决了生产中卡堵缠现象,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开发了一种连续给料系统,入炉物料可计量,密封性能好,安全性高,能很好适应焚烧炉工作。采用循环水冷却替代原来的风冷方式,解决灰渣温度过高、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对冷却器内部进行了改造,并将FU拉链机改为螺旋输送机,改造后的系统物料冷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现有近20台产能为2 500~5 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窑,采用了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生产工艺,积累了5年的实践运行经验和生产数据。这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靠,只待国家政策驱动,即可有序的稳步推广应用,为缓解当前的垃圾围城做出应有的贡献。虽然我国有1 700多台新型干法水泥窑,上千家熟料生产企业,但是其中具有现代环保理念,优良资质,雄厚经济与技术实力,并愿意践行水泥窑协同处  相似文献   

10.
刘亚雷  方明 《水泥工程》2023,36(2):26-27
项目利用200 t/d炉排炉和5 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协同处置天等县200 t/d城乡生活垃圾。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广西天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相关情况、设计特点及运行效果,其中水泥线产量及热耗,以及窑尾二恶英、酸性气体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指标都符合相关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二恶英的理化特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抑制二恶英生成的技术优势。基于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条件,结合水泥窑的生产工艺,分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过程中生成二恶英的最主要途径为从头合成反应,其反应区域主要为旋风预热器C1级和SP余热锅炉。从源头控制方面,分别比较不同固废种类和固废处置量以及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水泥窑窑尾烟气中二恶英的排放水平及其毒性当量分布和特征。同时,介绍了水泥厂可配备的袋式除尘器和SCR技术对水泥工艺后端烟气中二恶英的高效降解捕集效果,凸显出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辛美静 《水泥工程》2015,28(5):46-50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水泥行业和环保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组份复杂、水分含量高、组份波动大,为达到最优的协同处置效果,必须进行预分选。市场上现有预分选设备均不能满足协同处置的要求,中材国际从研究垃圾的成分、物理性能入手,自行研发出与协同处置工艺相匹配的破碎机、滚筒筛、风力分选机等专用装备,并在"溧阳市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炉排炉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水泥窑+炉排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工艺流程,并同其他几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相对比。最后,介绍了该技术在水泥厂改造项目的应用情况,并对炉排炉的运行,炉渣、熟料特性以及项目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填埋场陈腐垃圾的工程实例,选择某填埋场8年以上填埋龄的陈腐垃圾为研究对象,经精细化作业挖掘后,利用“某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450 t/d生活垃圾示范线项目”进行预处理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由于陈腐垃圾不可燃物比例高、含水率低、有机质含量低、化学成分不同等特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陈腐垃圾时,需要对生料配比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配合。通过对比水泥窑的窑磨系统操作参数,提出陈腐垃圾的处置不会对水泥窑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且处置陈腐垃圾后的熟料强度均能满足要求。本工程实例为水泥窑协同处置陈腐垃圾技术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实现老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再利用或库容释放,以满足填埋场重复填埋使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包装物智能上料投加技术,该技术具有智能抓取、输送、循环提升、定量锁风投料等功能,可取代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系统中的传统窑尾上料投加方式,显著提高窑协同处置危废的工业智能化程度与安全性,并显著提升水泥窑协同投加处置能力,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健  薛之军  沈博 《水泥工程》2019,32(4):78-8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废轮胎处置技术及应用情况,结合废轮胎特性及水泥工业特点,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轮胎技术及应用现状,并对废轮胎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立窑水泥与回转窑水泥配制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立窑和回转窑生产的525号Ⅱ型硅酸盐水泥配制C30混凝土来对比它们的耐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质立窑水泥配制混凝土的抗渗性、抗碳化和抗海水腐蚀性能不如回转窑水泥,而抗冻性、收缩性、钢筋锈蚀性能与回转窑水泥相近。此外,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的品种、质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很大,石灰石作混合材可显著改善立窑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而烧粘土作混合材则严重损害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立窑水泥与回转窑水泥对混凝土减水剂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刘中  樊粤明 《水泥》1998,(2):6-10
研究了立窑水泥和回转水泥与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回转窑水泥相比,优质立窑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减水率与回转窑水泥相近,但凝结时间大幅度延长。适当细磨可以缩短含氟立窑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但无法消除立窑水泥配制混凝土凝结时间偏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把2种不同煅烧工艺烧成的熟料和制成的水泥按不同比例掺混制成混合水泥。经研究发现,这些混合水泥及其所配成的混凝土物理性能和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单纯立窑和回转窑煅烧工艺制成的水泥相比有明显的区别,当立窑和回转窑水泥的混合比为1:3时,混合水泥及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均优于单一窑型的加权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六大通用水泥新标准和ISO强度检验方法的实施,使立窑水泥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文章探讨了立窑水泥企业实现新国标达标生产的系列措施--采用高硅酸率配料、强化均化措施和加强水泥粉工艺改造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