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YT4125柴油机机体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单元法,在I-DEAS9.0软件平台上,建立了YT4125柴油机机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对机体进行了复合边界下的刚度计算.通过对YT4125柴油机机体的火力面和主轴承座进行复合边界条件下的变形计算,找到了机体结构的薄弱部位,优化了YT4125柴油机机体的结构,提高了机体刚度,达到了降噪和减振的目的;同时其分析结果又为机体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主创新设计开发的非道路龙门卧式柴油机机体,分析了龙门卧式机体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机体装配组件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自由模态试验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龙门卧式机体结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与传统隧道卧式机体结构的低阶模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非道路卧式柴油机龙门机体结构紧凑、润滑油道短、冷却效果好、铸造和加工方便;其低阶固有频率较高,整体刚性较好,各阶模态固有频率均大于500 Hz.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K5206NM压缩机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振动响应分析,不仅获得了机体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还得出机体在动态工况下的位移、应力、速度及加速度变形云图,找到了机体结构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为机体的结构设计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组合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军用发动机系统的性能更优良。设计效率更高。本文对某军用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组合结构进行了动态持性的研究.采用了基于试验对比的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某发动机机体、曲轴、缸盖、曲轴箱4个部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组装成组合结构模型.由于部件间结合面的刚度与阻尼特性难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提取。采用了虚拟材料来模拟结合面特性.通过反复修正虚拟材料的特性常数.最终使得组合结构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说明依据上述方法确定结合面特性的方法是合理的.组合结构的动态特性是可信的.为整机进一步的动力学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某柴油机为例,研究飞轮壳结构刚度对柴油机机体振动问题的影响.建立发动机整机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对发动机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引入拓扑优化计算方法,以飞轮壳结构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飞轮壳体积比为约束条件,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飞轮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工程设计经验对优化后的飞轮壳模型重新建模.分析在安装新飞轮壳之后发动机机体振动和声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对飞轮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之后,机体振动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辐射声功率级降低了0.3 dBA,提高飞轮壳结构刚度能够有效降低机体振动,改善机体振动、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柴油机机体隔板三维有限元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横隔板是大功率V型柴油机机体的承力系统,本文运用有限元法对其强度进行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工作载荷 和装配力的共同作用,以及结构的接触问题,得出了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参数,为机体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MWM395柴油机机体莫大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油机机体是发动机基础结构之一,其模态特性对发动机辐射噪声影响显著。本文应用有限元法在I-DEAS软件平台上对MWM395柴油机机体进行了模态分析。首先建立了机体的有限元模型,运用Lan-cozas法对该模型求解并分析了模态计算结果。然后在机体结构不做大的改动的情况下,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机体模型并求解。通过对各方案所求结果的比较,提出一种提高深龙门型机体刚度的方法,同时为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直线电动压缩机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减振固定式直线电动压缩机机体上的激振力,推导了机体的振动微分方程式,重点讨论了理想情况下机体振动微分方程式的具体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9.
某冲压机结构特殊,为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ANSYS仿真方法对其初始设计方案进行静态分析。针对冲压机的受力结构,建立了大活塞模型和机体外架模型,通过分析大活塞和机体外架的应力应变情况,找出了原设计方案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军用柴油机机体的自由模态.方法应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法对机体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并与试验模态法测出的试验值进行对比以保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计算出机体的前五阶非刚体模态,与试验结果相对照比较吻合.结论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正确,为下一步的动态响应及动力修正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虚拟预测方法在柴油机低噪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降低柴油机的整机噪声,采用虚拟预测方法对该发动机的机体进行了低噪声改进设计.该虚拟预测方法采用了多体动力学法 有限元法 声学仿真法的集成预测方法, 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机体承受的动态载荷,用有限元法分析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用声学仿真法分析了由机体表面的振动而辐射的噪声.依据该方法提供的振动与声学信息,对某发动机的机体和曲轴箱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比较了机体上某点的振动加速度值和辐射噪声值.结果表明,该虚拟预测方法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改进后机体上与辐射噪声较大的薄壁件连接部位的振动显著降低,机体的噪声也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项提高内燃机部分负荷经济性的措施,即采用一种冷却油来替代冷却水以减少部分负荷下的热损失;在高负荷时,同采用内冷却以抑制爆震的产生。经台架试验证明,采用此项措施其油耗率可降低6~8%;道路试验表明,其等速百公里油耗可降低8~10%。  相似文献   

13.
将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应用于发动机气缸体轻量化设计中.以气缸体上施加最大爆发压力工况下的载荷为边界条件,以气缸体总柔度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气缸体体积比为约束条件,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气缸体进行拓扑优化.对优化后的结构重新建模,分析了在最大爆发压力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气缸体质量减轻了5 kg,最大主应力与优化前相当,整体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达到了等强度设计的目的.将变密度法应用于气缸体的等强度轻量化设计,有助于确定气缸体的最佳形状,并减少重复设计验证的次数.  相似文献   

14.
混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并分析了由生物燃料、自来水和市售的93#汽油组成的2种配比的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能、动力性能、怠速时的排放性能. 结果表明:与燃烧93#汽油相比,发动机燃烧混合燃料时,怠速时的HC和CO排放显著下降;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在全负荷且转速小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降低,在全负荷且转速大于2500r/min的运转条件下升高;在全负荷运转条件下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下降约6%、最大功率下降约7%,并且发动机的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曲轴与气缸体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有限元模态综合技术得到曲轴、飞轮及气缸体柔性体模型,运用雷诺油膜方程描述主轴承油膜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曲轴组件与气缸体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在ADAMS仿真平台上对模型进行了多柔性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由仿真计算得到关于气缸体NVH(噪声、振动与平顺性)特性的载荷和位移边界条件,如活塞侧向拍击力、主轴承载荷、主轴承油膜最小厚度随曲轴转角曲线.在仿真环境下比较了采用柔性气缸体和刚性气缸体两种条件下曲轴的主轴颈轴心轨迹图,最后利用试验测量的气缸体表面节点振动数据验证了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的化油器式汽油机结构不做变动和调整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比例的乙醇汽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汽油机使用乙醇汽油,随燃料中乙醇添加比例的增加,过量空气系数逐渐增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所降低;燃料消耗率逐渐增加,能量消耗率变化不大;CO排放在中低负荷没有明显变化,在高负荷逐渐减少;HC排放逐渐减少;NOx排放在中低负荷逐渐减少,在高负荷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化油器发动机燃用不同比例乙醇汽油的性能和排放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的化油器式汽油机结构不做变动和调整的情况下,研究了4种比例的乙醇汽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汽油机使用乙醇汽油,随燃料中乙醇添加比例的增加,过量空气系数逐渐增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所降低;燃料消耗率逐渐增加,能量消耗率变化不大;CO排放在中低负荷没有明显变化,在高负荷逐渐减少;HC排放逐渐减少;NOx排放在中低负荷逐渐减少,在高负荷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排放的尾气危害较为严重,为保护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柴油机尾气污染,对柴油机代用燃料的研究已引起了关注.在柴油机众多的代用燃料中,以二甲醚、天然气和氢气为代表,分析了其作为柴油机代用燃料在燃烧特性、排放特性、动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果表明,柴油机掺烧二甲醚在保证动力性的情况下,能同时降低NOx和碳烟排放;柴油机掺烧天然气能大幅减少碳烟排放,同时燃油经济性较好;柴油机掺烧氢气后碳烟排放较低,低负荷下能有效降低NOx排放,高负荷下NOx排放上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油冷却方法,在一台小型高速直喷式油机上,通过对燃烧室壁面稳态温度和瞬态温度的测试得出结论:油冷后稳态壁温升高,瞬态壁温波动减小;油冷后取得的高温冷却效果,使部分负荷时传热损失减小,燃料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