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图尔盖盆地260D区块上侏罗统阿克萨布拉克组大套泥岩地层中广泛发育曲流河,并形成以河道砂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综合利用河道砂体的地震和测井响应特征,从纵向上识别出槽形、峡谷形和透镜状的河道砂体形态,其电阻率和自然电位表现出柱状、钟状和尖峰状的曲线特征。通过均方根振幅和总能量属性预测出河道在平面上相互交织的网状分布特征,并将这两种地震属性分配不同的权重系数进行比例融合,综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全面和准确地刻画河道砂体平面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的多旋回沉积型克拉通类含油气盆地。盆地腹部构造稳定.地层平缓,储层分布不稳定、横向变化大、单层厚度薄,地震储层预测难度很大。通过分析典型薄互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利用广义变换。构造出在低频趋势控制下利用多尺度分量之间的差异确定反射界面位置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检测方法。通过该盆地近2000km地震资料的分析,建立了层序检测剖面的解释模式,上古生界河道砂体的预测结果证明广义S变换获得的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剖面是陆相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划分沉积微相、确定砂体走向、查明薄层含油气砂体分布范围的有利依据,广义S变换方法是适用于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盆地Jabung地区西北部油区的Gemah油田Lower Tanglang Aka油层组储层砂体厚度较薄,一般为5~10 m,部分小于5 m,且横向变化快。找准这些储集砂体是油田开发取得油气产量的关键因素;应用地震属性确定砂体分布既是油气开发的关键之一,也是难题之一。将地震波形分类、本征值相干体属性分析等新技术,应用于薄层砂体的识别,据此部署钻井5口,实钻与预测吻合良好,实践证实,结合测井资料,进行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是油田开发中识别薄层砂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属性特征的河道砂体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贯穿于地震资料解释的各个环节。利用地震属性与反演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油气储层解释的精度。本文介绍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并细致描述了沿层属性的提取方法。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乾安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通过各类地震剖面对比、合成记录标定、地震属性及振幅包络特征分析等具体技术,预测了该区沉积相和河道砂体及其分布特征,分析对比所得的一些关键成果图件,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勘探结果表明,兴隆台一马圈子地区沙三中下亚段发育浊积岩储层,其分布对油气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且具有较强隐蔽性,对有利储层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勘探部署工作。为此,首先综合分析录井岩性信息与SP、GR等敏感测井曲线,构建出能够较好反映岩性变化的岩性指示曲线;然后利用叠前AV0处理得到截距(P)、梯度(G)、截距*梯度(P*G)、远角低频(FLF)、密度(ID)与剪切模量(岸)和拉梅常数(A)的组合,p、和等属性数据体,并提取了振幅、频率、相位等多种属性体;最后以岩性指示盟线为目标曲线,优选敏感性较好的一组叠前地震属性作为反演参数,利用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兴隆台一马圈子地区浊积岩储层进行了识别和描述,预测结果与已钻井及地质认识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ZT地区沙溪庙组一段(以下简称沙一段)多期河道砂体及储层刻画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三分量转换横波(PS波)资料,结合PP波叠前数据和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在正演模拟基础上,形成了多波地震联合雕刻河道砂体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河道砂体多波地震响应特征随砂体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体顶界PP波地震响应随孔隙度增大由强波峰转变为强波谷,而PS波地震响应不随物性变化发生极性反转,基于横波对岩性的刻画可有效识别多期隐蔽河道砂体;(2)相较反映横波阻抗变化率的叠前P-G属性,PS波振幅能量更聚焦,雕刻的河道砂体横向展布特征更清晰,边界更清楚;(3)叠前P-G属性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有利于区分叠置砂体,并落实砂体的发育期次。结论认为,多波地震技术联合充分发挥P-G的高分辨率优势确定纵向砂体发育期次,发挥PS波横向连续性优势刻画横...  相似文献   

7.
稀井网、大井距条件下进行地下砂体的刻画与表征是油气田开发初期的难点.以地震资料为主导,通过井震结合,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S区上石盒子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边界及叠置关系进行识别,明确分流河道的叠置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分流河道叠置类型受控于A/S值和河道能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强能独立...  相似文献   

8.
应用地震多属性识别非构造圈闭——以克201井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供勘探的构造圈闭日益减少,勘探目标已经由构造型圈闭为主转向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的非构造圈闭.以三维地震多种属性(振幅的波形变面积、井约束反演、均方根振幅等),对研究区克201井区的岩性(含油)砂体进行了多种地震属性综合解释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莫索湾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K1q1)从上至下可分为薄砂层(K1q11)、高伽马泥岩(K1q21)、底砂岩(K1q31)三个岩性段。其中莫东地区的K1q11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叠瓦状前积和侧向迁移叠置型砂体,是由多个砂体前积、叠置和迁移形成的,代表了多个薄砂体顺斜坡方向的前积、叠置和侧向迁移,具有明显的两波谷夹一中—强振幅、连续宽相位波峰地震反射特征,反映了多个薄砂层组合所形成的复波反射,复波的宽度和振幅与薄砂层组所在位置砂层的总厚度及单砂层厚度有关。根据沉积相、古地形和正演模型特征分析了前积体的成因,认为该前积反射反映了间歇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顺斜坡方向的前积作用。在三维地震剖面上对各前积反射体进行追踪和对比,共识别出12个前积朵叶体,前积朵叶体总面积达642.44km2,主要分布于莫东地区的斜坡和低洼地带,易于形成岩性圈闭,具有十分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0.
垦东1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沉积时期为辫状河—曲流河的过渡时期,河道砂体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多样,以往井位部署时单纯追踪强同相轴的方法仍然会有部分砂体漏失。因此,在利用常规地震资料描述砂体之前,有必要明确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从研究区主力砂层组实际井储层与围岩的岩性组合、速度差异、厚度分布特征入手,建立正演模型,得出不同岩性、厚度、速度组合条件下河道砂体能够形成的地震反射类型,分析了引起反射振幅强弱的影响因素。正演模拟研究和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内大部分河道砂体均形成叠合砂包反射,大约有68%的砂体在地震剖面上呈强振幅反射特征。在相同的沉积背景下,泥岩隔层厚度、砂泥岩间速度差异对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起主导作用。针对研究区河道砂体进行井位部署时,不能只瞄准反射振幅"亮点",而依靠地质分析,选择有利沉积相带和油气运移指向区尤为重要。即使是弱反射砂体,同样可能成藏。勘探实践表明,该分析方法对砂体追踪解释和井位目标优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岩性油气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萨克斯坦南土尔盖盆地A区块处于断陷湖盆缓坡带, 构造圈闭不发育, 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已有钻井结果显示, A区块岩性油气藏主要位于侏罗系, 其自下而上可分为5套地层:埃巴林组、多尚组、卡拉甘塞组、库姆科尔组和阿克萨布拉克组。通过对侏罗系储集层、烃源岩、储盖组合等方面研究, 认为目的层发育3种类型岩性油气藏:斜坡带前缘砂上倾尖灭型油气藏、水下分流河道孤立砂体型油气藏及河口坝孤立砂体型油气藏, 已发现的A12井油藏属于中孔中渗的斜坡带前缘砂上倾尖灭型油藏, 为油气自生自储和侧向运移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油气成藏条件认为, 研究区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有效储盖组合。结合多种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分析得出, A区块的油气远景区集中分布于区块中部和西侧斜坡。图5表2参19  相似文献   

12.
南图尔盖盆地阿雷斯库姆坳陷构造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的阿雷斯库姆坳陷由双断式地堑、单断式箕状凹陷等组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该坳陷现今构造形迹入手,对中亚地区板块运动特点,阿雷斯库姆坳陷自海西运动期以来的构造动力变迁史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坳陷早期为断陷、晚期为坳陷的演化特征并对其形成机理以及对沉积作用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图尔盖盆地是哈萨克斯坦中南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为中生代裂谷盆地,具有垒堑相间结构,南部阿尔斯库姆坳陷是盆地的沉积中心和主要的生烃灶,自西向东由4 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地堑组成,已发现的十余个油田均位于地堑间的次级隆起与斜坡部位。盆地主要沉积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由下至上发育了几个大型的区域不整合。直接覆盖在前侏罗系变形基底之上的是下、中侏罗统泥岩为主的生油层系,上侏罗统河道砂体及下白垩统一套广泛发育的席状砂是主要储层,其上一套稳定的湖泊相页岩成为区域盖层,生储盖配置关系合理。该盆地虽然经历了20 多年的勘探历程,大规模的优质储量大部分已被发现,但仍具勘探潜力,除构造圈闭外,斜坡部位的地层岩性圈闭和基底裂缝型风化壳都是未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南肯尼斯油田是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重要的油田之一,为典型的构造_岩性地层复合型油气藏,油气成藏受大型走滑断裂带影响,其油气成藏方面的研究对扩大该区勘探、开发规模及丰富走滑裂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南肯尼斯油田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通过油气藏解剖,总结了其油气分布特征,认为白垩系下达乌尔组M-Ⅱ层的油气分布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主要表现为3个特征:①在构造高部位存在气顶;②油层厚度受砂体厚度和物性控制;③油藏类型为构造和岩性地层复合型油气藏。侏罗系阿克沙布拉克组J-0-1层、J-0-2层内砂体横向连续性较差,平面上存在非均质性,油气分布以薄层透镜状为主。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和断裂发育特征,对影响不同层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成藏主要受3个方面因素控制:①断层活动控制白垩系上、下达乌尔组成藏组合油气成藏;②储层岩性尖灭带控制岩性油气藏平面分布;③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侏罗系岩性地层油气藏垂向发育。  相似文献   

15.
南图尔盖盆地下白垩统河流沉积微相测井识别与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下白垩统为例,针对辫状河与曲流河复合沉积体的沉积特征,应用沉积学原理,以测井曲线组合特征为基础,结合岩心相和地震反射及地震属性特征,在纵向上识别出了辫状河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曲流河的泛滥平原和河床滞留沉积等沉积微相.在构造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等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将地震属性和测井、岩心分析技术结合起来,有效消除地震研究的多解性,很好地预测了河流沉积体的平面展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The Karatau faul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ike-slip faults in central Asia,and the South Turgay Basin is located towards its northern end.Detaile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trikeslip tectonism of the Karatau fault weakened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South Turgay Basin.Typical flower structures developed on the section,and strike-slip faults showed an echelon pattern on planar view.The Karatau strike-slip fault affected the South Turgay Basin in two periods:(1) The South Turgay strike-slip pull-apart rift basin formed as a result of regional extensive stress in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characterized by the juxtaposition of horsts and grabens.The formation of horsts provided favorable reservoir spaces for late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nd different filling stages of grabens controlled different reservoir-forming factors in grabens.(2) Two stages of tectonic inversion occurred in the Late Jurassic and Late Cretaceous an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nal shape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South Turgay Basin.The oil and gas migrated to form reservoirs an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horsts,graben slopes and in both sides of the strike-slip fault zone.In the case of the degree of accumulation of petroleum,the factor explaining why horsts are better than grabens is the strike-slip pull-apart of the South Turgay Basin,and the structure inversion of the South Turgay Basin explains why the west graben is better than the east one.Overall,the Karatau strike-slip fault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 Turgay Basin and it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18.
19.
四川盆地东部三岔坪高陡构造由于经历复杂构造运动,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大,激发接收条件差,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应用于该复杂构造成像研究。在叠前常规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测井、地质等资料,建立实体模型,并通过区域层速度填充该实体模型,从而建立起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其剖面断点更清晰,绕射归位合理,信噪比较高,构造形态清楚,成像效果较好;进一步与某实钻井位数据进行比对,误差较小,说明处理结果真实可靠。结论认为: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非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使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在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建立高精度的速度模型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部深水区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受水深变化大、海底崎岖以及地层速度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深水区时间域构造不能代表正确的地下构造形态,而常规的时深转换方法解决不了该地区构造畸变的问题.在分析南海西部深水区地层速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深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正演模拟分析,针对性地应用速度趋势法建模,消除了常规速度建模方法导致的构造畸变,改善了断层和中深层的二维叠前地震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