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成都地区膨胀土基坑支护设计时,考虑到膨胀土的胀缩影响,对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大幅度的折减,且没有考虑膨胀土的力学性质对支护体系的作用。基于结构体系分析,提出将膨胀力等效为水平集中力作用于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并与成都地区某膨胀土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对照,为膨胀土基坑支护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振霞 《山西建筑》2008,34(10):124-126
结合基坑工程的发展,介绍了基坑支护工程的主要特点,概述了各类基坑支护方法的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阐述了土钉支护设计中遇到淤泥层时的设计问题,以提高设计人员对土钉支护设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的抗力大小与分布是预留土支护基坑分析设计的基础,但目前还没找到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抗力计算的合理方法。根据预留土支护的特点,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运用竖向条块对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进行离散,并构建相容速度场,从而提出了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极限抗力的上限解法。借助优化技术对相容速度场的优化分析获得了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抗力的最优上限解。为检验所提出上限解法的合理性,对不同挡墙高度、地质参数等条件下的被动土压力进行了计算,并与经典朗肯理论解的土压力值以及破坏面进行对比。应用所提出的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抗力上限方法,对不同预留土顶部宽度、预留土底部宽度、预留土高度以及预留土边坡坡度系数等参数条件下的被动区极限抗力值、极限抗力沿深度的分布以及破坏面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这些参数对预留土支护基坑被动区抗力以及破坏面的影响规律。所提方法为今后预留土支护基坑的设计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概况,结合福州大学科技交流中心软粘土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评价分析了由喷锚支护和超前桩(即微型木桩和竖向土钉)构成的复合土钉技术方法应用于软土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实践。由此得出复合土钉支护方法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中使用的一些体会,为软土地基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钉支护技术在软土基坑中存在边坡位移较大、安全程度降低等问题 ,确定在软土和填土基坑中采用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进行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施工 ,以限制基坑边坡的变形。通过现场试验与监测 ,对比分析了普通土钉支护与复合土钉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证明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基坑位移  相似文献   

6.
控制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复合土钉支护技术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土钉支护技术在软弱土基坑中存在边坡位移较大,安全程度降低等问题,介绍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土钉+微型桩)在饱和粉土基坑支护中控制建筑物与边坡变形的实用设计方法和施工处理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对比分析普通土钉支护与复合土钉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证明,复合土钉支护(土钉+微型桩)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基坑位移。  相似文献   

7.
软土基坑土钉支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福州地区 5年来在软土基坑上应用土钉支护的进展与经验 ,提出了软土基坑土钉支护的不同机理和计算方法 ,并在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中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安全,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兰州市沙洼河改造安置项目基坑周围车流量大、地下管线分布不明确等情况,对基坑地理位置、场地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展开分析,进行了土钉墙支护结构设计、土钉墙施工设计,为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安全进行了安全防护、施工设计和监测设计.  相似文献   

9.
周大力  黄朝军  代亚民 《山西建筑》2010,36(14):101-102
通过对打入式土钉墙基坑支护选型、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探索,以及打入式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在上海世博配套项目——浦钢整体搬迁氧气站冷却塔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从而阐述了打入式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泰安某工程基坑支护实践,介绍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深基坑支护中的复合土钉墙、新型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桩锚式、桩撑式、双排桩、“桩墙合一”)、逆作法、紧邻建筑物“零占位”基坑支护方法、人工冻结法、联合支护(土钉墙+桩锚、土钉墙+桩撑、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型地下连续墙,包括“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渠式切割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TRD)工法、双轮铣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CSM)工法、加筋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钢管桩连续墙(WSP)工法、挖掘土再利用地下连续墙(CRM)工法、超薄型防水地下连续墙(TRUST)工法、预制地下连续墙、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架围护桩墙;总结了现有深基坑支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情况等,提出了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新型深基坑支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结论可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钉墙支护淤泥质粉质粘土型基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饱和淤泥质粘质粉土中的深度为7.2~8.2m的深基坑,开挖时极易产生流土现象,且轻型井点降水和钢板桩基坑支护无法实施,采用了较经济的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并论述了土钉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基坑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采用不同应力路径时的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论述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水土分算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SMW工法在福州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州软土地区开挖超过9米的深基坑支护中,以前大多采用混凝土桩加内支撑体系,但造价高、工期长;本工程首次成功运用SMW工法进行深基坑支护,为深厚软土中的基坑支护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土钉作为一项原位岩土体的加固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及边坡加固工程中。文章利用基于显式三维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的FLAC 3D程序,结合郑州市某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实例,对基坑边坡土体的变形进行了分析,并对土钉与土体共同作用体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坑复合土钉墙转角处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受力变形较小,对支护结构有利,但不清楚转角定量的有利影响范围,目前设计中仍按照与基坑中部一样保守设计,为在此范围内降低土钉用量,避免保守设计,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建立了全尺寸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这种模型包含基坑的转角,能考虑基坑的空间效应,通过建立接触面单元,能考虑土体和搅拌桩、土体和土钉的相互作用,量化分析了基坑转角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有利影响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基坑转角对开挖面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土钉轴力的有利影响范围分别约为1.3、1、1、1.2倍的开挖深度。经与实际工程现场实测值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分析结果优于平面二维和局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为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软土基坑设计若干关键问题探讨及基坑设计实例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珠三角地区的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等特性,这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软土深基坑在复杂环境下的支护设计已成为岩土工程的一个新课题。针对软土基坑的特殊性,本文探讨软土基坑设计的4个关键问题:(1) 采用增量法分析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过程;(2) 考虑锚杆或锚索等的预应力作用时,预应力使基坑主动侧的土体受压,因此主动侧土体应该等效成弹簧,弹簧是否参与作用要根据结构的位移来判断;(3) 当放坡开挖存在软弱下卧层地基时,不仅要验算其整体稳定性,还应验算地基的稳定性或承载力;(4) 针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的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具体工程,提出双排桩简化计算方法。很多软基工程事故也说明,这几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被考虑和重视,则基坑存在安全隐患。最后,以2个软土深基坑设计为案例,以上述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为理论支撑,验证其合理性,并详细分析软土深基坑采用多种支护形式的设计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非深厚软土基坑支护的高效施工和安全施工,可在该类场地的基坑支护中采用坑壁喷锚技术和坡脚采用水泥搅拌土桩加固的复合支护技术。本文主要提出了非深厚软土中的预应力锚杆设计、施工思路和方法,并对需着重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扎枝毛竹土钉墙施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建筑基坑毛竹土钉墙支护方法,并对毛竹材料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对毛竹的取材、扎枝毛竹的加工、扎枝毛竹在基坑施工中的安置、侧壁坡脚毛竹排桩的构筑均详细的进行介绍。该施工工艺已在福州多个软土基坑的支护中应用,并取得较理想的工程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漳州市某基坑工程采用水泥搅拌桩和土钉墙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建立基坑体系的二维有限元弹塑性模型,对采用水泥搅拌桩和土钉联合支护基坑的变形特征进行数值分析。分析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表明:水泥搅拌桩和土钉联合支护时(水泥搅拌桩具一定厚度),滑动面形状不再呈圆弧形,土钉水平投影段范围内滑弧呈水平向拉长,致使基坑变形影响范围增大。基坑最大沉降发生在土钉水平投影段外侧圆弧内。  相似文献   

20.
储王应  陆红山 《山西建筑》2010,36(28):70-72
结合某基坑实例,采用FLAC(快速拉格朗日数值分析)建立了基坑锚杆(土钉)支护模拟模型,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分析,得到了锚杆(土钉)支护的轴力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基坑的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