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增塑剂DOP用量对粉末丁腈橡胶(PNBR)/PVC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拉伸断面分形维数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NBR/PVC共混物的拉伸断面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分形结构特征;随着增塑剂DOP用量的增大,拉伸断面的分形维数增大,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硬度减小、拉断伸长率增大、最大转矩和平衡转矩减小.拉伸断面的分形维数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共混橡胶门尼粘度均一化对橡胶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配方的前提下,通过对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减小了各橡胶的门尼粘度差异,改善了共混物中橡胶相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胶料的Payne效应减弱,填料分散性显著提高;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峰峰值增大,拉伸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AN含量对PVC/SAN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丙烯腈(AN)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腈(SAN)共聚物,将其与聚氯乙烯(PVC)熔融共混,形成PVC/SAN共混物,并引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通过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相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不同AN含量对PVC/SAN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生胶组合及增塑剂TP759用量对某型发动机密封件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几种生胶的最佳并用比及增塑剂TP759用量。结果表明,当VAMAC GLS/ER-A403并用比为50/50且TP759用量为5份时,既不影响AEM胶料的粘合性,又能获得较好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胶粘剂为基础,研究了剥离强度测试用样条的制备工艺对180°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条制备时的温度、压力、时间、胶层厚度和被粘材料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剥离强度影响较大,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说明对每种胶粘剂的剥离强度测试,除统一测试标准外,还需研究测试用样条的适宜制备工艺,以降低剥离强度的测试误差。  相似文献   

6.
增塑剂DOP对NBR/PP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增塑剂DOP对NBR/PP共混物物理性能、结晶性能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DOP用量增大,NBR/PP共混物的硬度明显降低,流动性能显著提高;增塑剂DOP用量对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影响不大;加入增塑剂DOP,共混物老化后的1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提高,拉断伸长率和流动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丁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丁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物的低温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选用TMTD/CZ/ZnO作共硫化体系,共混物体系两相的相容性较好;在并用比例为70/30时,与纯NBR相比,共混物Tg下降5.5℃,失重5%热分解温度提高38.4℃,且耐油性变化很小,适宜制备高低温性能较好的耐油橡胶制品。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氯磺化聚乙烯(CSM)和丁腈橡胶(NBR)的共混比、硫黄用量、炭黑、防老剂及软化剂诸因素对CSM/NBR共混物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SM与NBR共混,可以改善NBR的耐热老化性能,当CSM/NBR共混比(质量比)为50/50时,耐热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适当减少硫黄用量,有利于保持较高的耐热老化性能,硫黄用量以0.25~0.75份为宜。炭黑用量对共混物的耐热老化性能有影响,随着炭黑N 550用量的增加,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先增加后减小。防老剂NBC的耐热老化效果较好。软化剂选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时,CSM/NBR共混物具有较好的耐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苗珍珍 《橡胶科技》2020,18(4):0199-0202
研究4种环保型增塑剂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BXA-N{己二酸二[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A-8000(己二酸聚酯)和TP-759(聚醚和聚酯的混合物)对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是影响NBR/PVC共混胶性能的主要因素;添加增塑剂TOTM和A-8000的硫化胶物理性能较好;添加增塑剂BXA-N和TP-759的硫化胶更耐IRM903#油和燃油C的渗入,在燃油C中浸泡后物理性能变化更小;添加增塑剂A-8000的硫化胶的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和耐热空气老化性能较好。在4种环保型增塑剂中,增塑剂A-8000更适用于NBR/PVC共混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聚氯乙烯(PVC)、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α-MSAN)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PVC/α-MSAN/DOP和PVC/PMMA/DOP共混物,利用动态黏弹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相形态。结果表明,PVC/α-MSAN和PVC/PMMA共混物均为完全相容体系,引入增塑剂DOP后,PVC/PMMA共混物仍为相容体系,而对于PVC/α-MSAN共混物,随着DOP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愈趋明显;最后阐明了小分子化合物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共混是聚乳酸(PLA)改性最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大部分聚合物与PLA不相容或相容程度低,因此需对其进行增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乳酸基共混物增容的最新进展,概述了增容机理和增容技术,分析了不同增容方法对PLA基共混物的界面黏合力、结晶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系统地比较了各种增容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增容改性PLA基共混物的发展前景。其中纳米粒子增容对共混物性质无特异性,能够准确定位到界面,甚至赋予材料新的性能,是新颖且有前途的增容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的阻尼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中硫化体系、炭黑种类、增塑剂用量及组分比对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的交联密度增大,其损耗因子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峰值升高,损耗因子不小于0.5的温度区域变窄;相比高耐磨炭黑而言,用半增强炭黑作填料可使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呈现更好的阻尼性能;随着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损耗因子峰值升高,但该峰向低温方向移动;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质量比为70/30)的损耗因子不小于0.5的阻尼温域相对较宽,适用于常温,且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溶液成膜共混法制备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人烯酸丁酯(PS/PBMA)共混物。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9SEM)研究了磺化磺苯乙烯(SPS)及其离物对共体系相容性的影响。共混物中SPS磺化度越高,PBMA相的下班伦为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越明显 。SPS镧离聚物(SPS1.8-La)为增容剂时,DCS结果显示共混物2相Tg靠扰;SEM归咎显示2相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丙烯腈含量不同的丁腈橡胶(NBR)和热塑性聚氨酯(TPU)的复合材料,探究了丙烯腈含量和填料对NBR/TPU共混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NBR/TPU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明显提高,硬度略有增加;NBR/TPU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向室温移动...  相似文献   

16.
对PVC共混物冲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筛选出了PVC与SBR的优良增容剂-CPE,研究了SBR对PVC的增韧作用,利用微观冲击仪分析了PVC共混物的冲击断裂行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交联制备动态硫化聚烯烃弹性体(POE)/聚丙烯(PP)共混物,体系在硫化的同时伴有PP降解(包括共混时的机械降解),影响共混物性能。本工作从加料顺序这一能够显著影响化学反应状态和程度的工艺环节入手,研究提高动态硫化POE/PP共混物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6种不同螺杆构型所形成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回流系数能增强共混物的分布混合效果,并且回流系数越大,分布混合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氯醚橡胶/丁腈橡胶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不同并用比的氯醚橡胶(ECO)/丁腈橡胶(NBR)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透射电镜照片显示:ECO/NBR为70/30(质量份,下同)时共混物呈双连续相:为60/40和40/60时ECO都为分散相,且两相界面清晰。加入NBR降低了ECO的拉伸强度和看断伸长率,以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随着NBR用量的提高,共混物硫化胶在油中的体积变化率增加,ECO/NBR为70/30时硫化胶在100℃热油中的性能保持率最高,而且体积变化率与ECO的相当。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硫化剂TCY对丁腈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剂TCY的加入,使NBR/CSM共混物的正硫化时间、最低扭矩和最高扭矩增大,同时缩短了焦烧时间。当硫化剂TCY用量为0.8份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适当增加硫化剂TCY用量,可提高NBR/CSM共混物的耐热老化时间和耐油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