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糖溶液的纳滤浓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两种截留分子量的卷式纳滤膜组件研究了工业木糖溶液的纳滤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了S-K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纳滤方法浓缩水解法工业木糖 品溶液。通过四级串联方式可将质量分数为4%的木糖溶液浓缩至20%,该技术操作能耗低,木糖回收率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染料水溶液纳滤脱盐和浓缩的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工业生产的NT染料水溶液的纳滤脱盐和浓缩过程中NaCl组分在膜液界面处浓差极化现象,将NaCl组分的传质系数与渗透流率关联起来,建立了适合于描述应用卷式纳滤膜作NT染料水溶液的纳滤脱盐和浓缩过程的简洁的模型方程。该模型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应用纳滤技术进行相应的工艺预测和工种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水提取液冷冻浓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毅  宁方芹 《制冷学报》2002,23(3):52-54
用冷冻浓缩工艺对中药水提取液进行中试规模的浓缩试验,以制取口服液。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冷冻浓缩工艺代替真空蒸发浓缩可免去某些口服液制造过程中的醇沉工序,可改善口服液的口感;冷冻浓缩工艺用于中药水提取液浓缩在原理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中药水提取液冷冻浓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毅  史淼直  宁方芹 《制冷》2005,24(1):5-8
文中介绍了冷冻浓缩在中药水提取液浓缩上的实验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说明,用冷冻浓缩代替三效真空蒸发浓缩法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免去醇沉工序,制品口感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纳滤提纯蔗果低聚糖实验研究和渗滤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茶叶深加工中膜法浓缩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以多种当前热门的茶叶深加工制品浓缩前的料液为原料,系统研究了300Da纳滤、200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等浓缩方法对不同制品的浓缩效应.结果表明,在加工速溶绿茶时,采用300Da膜进行浓缩的工效较高,得率达98.86%;在去苦味速溶茶、茶黄素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高纯制品加工中,纳滤浓缩、反渗透浓缩能提高目标产品中相应功能成分的纯度,并依反渗透、200Da纳滤、300Da纳滤次序效果递增,同时,4种方法对功能成分的损失率差异不显著,故采用300Da纳滤浓缩较好;在茶氨酸加工中,各浓缩方法对茶氨酸的纯度均出现负增长,下降的幅度依次为300Da纳滤、200Da纳滤、真空蒸发、反渗透,所以采用反渗透浓缩效果最佳;对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上,纳滤浓缩能显著降低产品中Pb与As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低聚糖纳滤连续浓缩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纳滤膜来连续浓缩大豆低聚糖的新工艺.介绍了20 t/h大豆低聚糖纳滤连续浓缩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设计了基于PLC的过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结构采用Siemens的TP170B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S7 200 PLC、DR 20调节器和MM 430变频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在山东谷神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流程经济适用、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提高了膜分离装置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9.
纳滤技术分离谷氨酸和盐混合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五种纳滤膜在高盐浓度下对溶液的脱盐性能,选择NF270进一步考察了pH值、氯化钠浓度、膜通量、搅拌速度对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虽然高盐浓度对膜表面的电荷屏蔽作用严重,但随着pH值的增加,NF270对谷氨酸的截留率增加,膜的分离选择性也同时增加,而跨膜压力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小.在选择合适的膜通量和搅拌速度时,NF270对谷氨酸的截留率达到95.0%,膜的分离选择性达到18.8,可以实现高盐浓度下谷氨酸溶液的脱盐.  相似文献   

10.
以中药鼻炎康提取液、复方珍珠暗疮提取液和VC银翘提取液为研究对象,研究反渗透技术在提取液浓缩过程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经反渗透工艺能有效脱水60%以上,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保留率达90%,膜通量稳定在14 L/(m2·h),清洗后膜通量恢复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绿茶汤中茶多酚近红外定量分析的光程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光程对近红外定量分析绿茶汤中茶多酚的影响.以不同光程(1 mm,2 mm,5 mm)的样品池采集50个绿茶汤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茶汤中茶多酚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选择1 mm光程光谱建立的茶多酚定量分析模型最优,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2和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分别为91.08%和0.009 3%;检验集相关系数R2和预测标准差SEP为91.53%和0.008 5%;实际值与预测值配对t检验值为0.224 9,差异不显著.10次重复测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08 7%,表明方法检测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NaCl溶液作为驱动液,考察了不同的驱动液浓度、不同的膜材料对茶料液中茶多酚的浓缩效果,研究了正渗透过程中膜渗透性能(通量)、膜污染状况、膜清洗效果以及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结果表明:正渗透浓缩茶多酚,以NaCl溶液为驱动液,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通量,采用正渗透浓缩荼多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PA-4M、CTA-4M、CTA-2.7M浓缩茶料液,在达到10倍的浓缩倍数时,对污染的膜用NaOH(pH=10)进行清洗25 min,其通量恢复率分别为100%、95.9%、96.1%,浓缩液中茶多酚的保留率分别为70%、79.3%、83.8%;采用CTA膜以2.7 mol/L NaCl溶液为驱动液进行浓缩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纳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正在受到广泛关注.而纳滤膜的筛选与膜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应用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纳滤膜种类繁多、对溶质截留范围宽、分离机理复杂等多变因素决定了纳滤膜系统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模式,而不是简单模拟反渗透膜系统.选择NF270芳香族聚酰胺材料纳滤膜为例,论述了不同类型的无机盐溶液在不同压力、流量、盐度、温度、pH值等条件下,浓差极化因子对商品化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并与反渗透膜性能变化规律和系统设计进行对比,给出了此类纳滤膜在一定盐度进水条件下的合理化设计建议:1)设计压力与进水盐度无关;2)系统回收率与流程长度无关;3)盐的截留率只取决于系统收率.试图为纳滤膜选择及纳滤膜系统设计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出完整的纳滤膜系统设计新模式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纳滤膜及其表面活性剂分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制备了不同规格的CA-CTA混合纤维素纳滤膜,在1.0MPa下,对1000mg/LNaCl截留率达50%~80%,透水率20~60L/m2·h.对100mg/LMgSO4截留率达90%~98%,透水率20~60L/m2·h.对1000mg/L葡萄糖截留率达90%~95%,透水率20~60L/m2·h.并用该膜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分离特性进行了初探.CA-CTA混合纤维素钠滤膜适用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其截留率达96%~98%,透水率20~40L/m2·h.  相似文献   

15.
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浓度、温度、压力各因素对截留分子量100k超滤膜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超滤膜澄清分离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样液质量分数0.40%、温度35℃、压力0.138 MPa的条件下分离试样,膜透过液中茶多酚含量达48.73%,得率为40.75%,说明超滤技术是澄清分离速溶茶副产品中茶多酚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志愿者体内实验方式考察绿茶胶囊对黑巧克力中表儿茶素和儿茶素在人体内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六位志愿者在实验前一天严格执行低黄酮类饮食,空腹过夜并留下尿样作为空白样本.试验第一阶段:志愿者摄入50g黑巧克力(含表儿茶素152mg,儿茶素33mg).一周之后的第二阶段,志愿者摄入50g黑巧克力和一片绿茶胶囊(绿茶胶囊含表儿茶素207mg,儿茶素39mg).服用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收集志愿者尿样,测定表儿茶素和儿茶素的生物利用率.结果显示,虽然第二阶段的表儿茶素和儿茶素摄入总量均高于第一阶段,但两者在第一阶段人体中的生物利用率均高于第二阶段.因此和单独摄入黑巧克力相比,绿茶胶囊和黑巧克力同时服用可能会导致减少或者延迟人体对表儿茶素和儿茶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膜法染料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采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对染料厂提供的高盐度、高色度、高CODCr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在纳滤膜对废水中染料的截留性能、废水中无机盐(NaCl)的透过性能、纳滤膜 对染料废水中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截留性能、以及膜对染料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性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纳滤膜技术能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染料的有机物,而废水的无机盐则几乎100%透过膜,膜对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亦较佳,膜技术可有效实现对高盐度、高色度、CODCr的染料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