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浇注温度对Mg-6Al-1.2Y-0.9Nd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浇注温度(660-740℃)对Mg-6Al-1.2Y-0.9Nd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升高,晶界鱼骨状的Mg127Al12相减少;稀土化合物Al2Y和Al2Nd相增加,并由细小、弥散转变为团状或柱状;浇注温度过高时合金中产生疏松及生成氧化物Al2O3,合金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密度首先升高,当温度超过680~700℃后,呈不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对爆炸压结Nd-Fe-B永磁合金进行微观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爆炸压结Nd-Fe-B的组织主要由基体Nd2Fe14B相、富O相和富Nd相组成;基体相是硬磁相,四方晶体结构,其晶格常数为a=0.88nm和c=1.22nm;富O相形貌呈三角状或层状,分布在3个晶粒交隅处和两个晶粒交界处,其晶体结构均为面心立方(fcc),点阵常数a=0.559nm;富Nd相呈不同块状形貌,镶嵌存基体内或晶界上,其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hcp),晶格常数a=0.395nm和c=0.628nm:在富O相中O,Nd和Fe的含量(原子分数,下同)分别为45%~60%,20%~40%和10%~12%,块状富Nd相中则为80%~85%Nd和10%~l5%O,同时还发现晶界相中分布着少量的位错。  相似文献   

3.
杨明波  潘复生  白亮 《铸造技术》2007,28(9):1198-1200
研究了金属型铸造Mg-8Zn-4Al-0.25Mn合金的凝固行为及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初生α-Mg、Mg32(Al,Zn)49相和Al2Mg5Zn2相组成,其中Mg32(Al,Zn)49相主要呈连续状和/或半连续状分布,Al2Mg5Zn2相主要呈孤岛状分布。此外,根据DSC结果还确定了合金的凝固温度范围、液相线及固相线温度,并阐明了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相变。  相似文献   

4.
稀土Y和浇注温度对ZM5合金初生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的稀土Y含量和浇注温度对ZM5合金初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微量的Y并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可以获得非枝晶组织的半固态合金坯料;当浇注温度为610 ℃时,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初生相由等轴枝晶转变成细小的蔷薇状晶体;没有加Y的合金,随浇注温度的降低,其初生相由发达的树枝晶转变成等轴枝晶;加入0.3%Y的合金,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其初生相由树枝晶转变成细小的蔷薇状晶粒.  相似文献   

5.
通过2A12液态铝合金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工艺试验,用扫描电镜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成形的大高径比制件界面结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层浇注-累积液锻成形大高径比制件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浇注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施加的压力、浇注层数和加压前停留时间是影响界面处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浇注温度为740℃、模具预热温度为480℃、施加的压力为500kN(比压为218.4MPa)、浇注层数为3层、加压前停留时间为5s时界面处的力学性能最好,微观组织具有等轴晶特点,拉伸断口具有韧窝断口特征;总结出熔化结合、部分熔化结合、机械结合三种结合方式,其中熔化结合力学性能和组织最好。  相似文献   

6.
浇注温度对间接挤压铸造Al-5Cu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浇注温度作为间接挤压铸造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对Al—5Cu合金的热裂倾向和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试验中凋节了不同的浇注温度,通过热裂率和热裂系数的结果可知,适当的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减小热裂倾向,获得组织致密的铸件。试验结果表明,在750℃时挤压铸件抗拉强度为273、8MPa,该温度下的铸件经过T6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为450、0MPa;伸长率在T4状态下为17.6%。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浸镀铝工艺对不锈钢管表面进行镀铝处理,再用固-液复合铸造法制备304不锈钢/纯铝管状复合材料,用SEM观察复合界面的微观形貌,结合EDS与XRD物相检测对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物相成分与分布进行分析,并测试其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结果发现,随着浇注温度提高,界面处裂纹消失,结合层厚度逐渐增加。界面处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主要以FeAl3和Fe2Al5相为主,Fe和Al的含量在界面附近呈现相反的阶梯梯度分布,且存在一个稳定的台阶。随浇注温度升高,纯铝基体的硬度基本保持稳定,304不锈钢基体的硬度有所降低。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浇注温度为740℃时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12.3 MPa和41.6 MPa。  相似文献   

8.
利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Al9Zn2.9Mg3.0Mn1.7Cu超高强铝合金材料,用金相、XRD、SEM、TEM等测试方法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体组织由细小的等轴晶粒构成,晶粒平均尺寸约为12 μm.沉积坯主要由α-Al、Al6Mn、MgZn2相组成,晶界处尚有少量Al2Cu相和鱼骨状四元共晶TAlZnMgCu相.Al6Mn相一般呈短棒状或盘状,大部分含锰颗粒的尺寸<5 μm,Al6Mn相主要沿晶界析出,少量在晶内析出;细小的MgZn2相则弥散分布于铝合金基体内,其尺寸一般为数十个纳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稀土La含量和浇注温度对AZ91D合金初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微量的La并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可以获得非枝晶组织的半固态合金坯料;当浇注温度为620℃时,随着L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初生相由等轴枝晶转变成细小的蔷薇状晶体;没有加La的合金,随浇注温度的下降,其初生相由发达的树枝晶转变成等轴枝晶;加入0.1%La的合金,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其初生相由树枝晶转变成细小的蔷薇状晶粒。  相似文献   

10.
郭文涛  常国威  李军文 《铸造》2012,61(5):543-546
以ZA27合金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对其凝固组织、冲击韧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500℃浇注时,试样凝固组织中α相呈发达的枝晶状,其占有率最大为35.52%,试样断口中撕裂棱短小,韧窝细小均匀分布,冲击韧度值最高为100 J/cm2;当浇注温度为450℃时,α相呈块状或破碎枝晶状,占有率为31%,断口中韧窝细小但分布不均匀,冲击韧度值为84 J/cm2;当浇注温度高于500℃时,从550~650℃的升高过程中,α相由枝晶状逐渐转变成块状,其占有率由32.68%减小到26.21%,600℃的断口中韧窝数量少尺寸大,撕裂棱具有一定方向性,冲击韧度由91 J/cm2减小到74 J/cm2;浇注温度为500℃时ZA27合金的冲击韧度最好.  相似文献   

11.
12.
利用悬浮熔炼技术,合成了Zr0.5La0.5Ni1.5Fe0.5储氢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Zr0.5La0.5Ni1.5Fe0.5热处理前主要由Zr Ni2、La Ni和少量Zr7Ni10相组成,而热处理后主要由Zr Ni2相和La Ni相组成。在凝固过程中首先从熔液中析出熔点最高Zr7Ni10相,然后析出熔点较高的C15型Laves相Zr Ni2,最后析出熔点较低的La Ni相,由于凝固速度较快,导致成分分配不均匀。热处理后,Zr Ni2相中的La元素减少,La Ni相中La和Ni的含量略有增加,Zr Ni2相晶间的杂相Zr7Ni10消失,合金成分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3.
对挤压制备的Mg-0.5%Zn-0.5%Zr-RE合金进行T5、T6热处理后,进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6处理的合金屈服强度稍低于T5,抗拉强度达到313 MPa, 高于T5处理的289.5 MPa。金相显微组织观察表明,合金经T5处理仍保留着挤压状态的组织特征;TEM结果表明,合金在T6时的强化主要与2种过渡相β″和β′脱溶并与位错的相互作用有关,520 ℃,2 h固溶+200 ℃时效时,Mg-0.5%Zn-0.5%Zr-2.2%Nd-4.0%Y合金的脱溶序列为:SSSS→β″→β′→β  相似文献   

14.
15.
Point contact Andreev reflection measurements of Co2MnSn1?xGax alloys showed that the spin polarization of L21 ordered quaternary Co2MnSn0.5Ga0.5 compound increased to 0.72 compared to 0.6 for Co2MnSn and Co2MnGa ternary alloys. The L21 Co2MnSn0.5Ga0.5 phase was found to be a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n which the L21 structure was stable up to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in spin polarization was attributed to the high degree of L21 order as well as an increase in the spin-up density of states near the Fermi level.  相似文献   

16.
用分析纯Ba(OH)2·8H2O和Sr(OH)2·8H2O配制电解液(浓度各为0.2 mol/L),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工业纯钛板(99.5%)表面原位生成BaxSr(1-x)TiO3铁电薄膜.对不同电流密度、电流频率和反应时间条件下获得的薄膜进行表征,研究了各因素对薄膜物相构成、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薄膜均主要由四方相Ba0.5Sr0.5TiO3构成;电流密度为20 A/dm2、电流频率为100 Hz、反应时间为10 min时,所得薄膜最平整、致密、表面粗糙度值最小,且微弧氧化孔洞分布最均匀,测得该薄膜在1 kHz条件下的介电常数为411.3.  相似文献   

17.
在变形温度为300~450 oC、应变速率为0.01~1 s-1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试验,对Mg-5Y-0.5Ce-0.5Zr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该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同一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增高而降低;在同一变形温度下,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减小。该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的本构方程可采用双曲正弦形式构建,热变形激活能Q为253 kJ/mol。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具有α-Na Fe O2结构的复杂钴氧化物原子排列规律,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Li0.5Na0.5Co O2多晶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检测手段对其形貌、晶体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一般处理状态下,Li0.5Na0.5Co O2为片状,其晶体结构与层状Li Co O2相似,但在某些处理状态下通过TEM观察到沿[0001]带轴衍射花样中出现菱面体晶系中应该消光{10 1 0}的晶面族。这说明Li0.5Na0.5Co O2的晶体结构已经由菱面体结构转变成六方结构。  相似文献   

19.
由于Na,K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而采用普通陶瓷烧结工艺难以得到致密的碱金属铌酸盐系陶瓷,只能通过热压烧结制备高密度的铌酸钾钠(NaNbO3-KNbO3)系无铅压电陶瓷.本研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Plasma Sintering,SPS)技术,通过配料、研磨混料、焙烧、SPS烧结、退火工艺后,制备出白色略带黄色的Na0.5K0.5NbO3压电陶瓷试样.在烧结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碱挥发,试样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增大,860℃以上温度烧结时,试样的密度达到4.22g/cm3(为理论密度的92%).采用分步极化方法对试样进行极化,即先在高温下用低电压极化,再在低温下用高电压极化,极化后样品的压电常数d33为37pC/N~49pC/N.  相似文献   

20.
Ti50-0.5xNi50-0.5xCux合金的微观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剑  金伟  曹名洲  杨锐 《金属学报》2006,42(11):1177-1181
通过对Ti50-0.5xNi50-0.5xCux(x=2,5,10,15)合金微观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了Cu含量对合金组织的影响规律.当x=2时,合金组织主要是NiTi(B21相,没有CuNiTi相形成;当x=5时,合金组织中开始出现少量的CuNiTi相;当x≥10时,合金组织中有呈网状分布的大尺寸的CuNiTi相.热处理会影响合金的微观组织.当x≥5时,经适当热处理后合金的NiTi相上有大量弥散分布的CuNiTi相析出.CuNiTi相析出促使合金的相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