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不断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一根本目标的指引下 ,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在以下几方面得到继续深化。一、增加相关课程 ,完善知识结构相对基础教育来说 ,高等教育分科较细 ,专业性教育十分突出 ,致使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大学实施素质教育 ,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现象的存在 ,除了正常开设专业课程以外 ,还可开设一些选修课 ,一定程度地改善大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如对理科学生适当开设一些人文课程 ,加强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课程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一。大学课程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本体功能,才能实现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我国大学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调整中,存在盲目减少总学分,盲目增加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等误区。大学应整体设计显性、隐性课程,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发展;在增加选修课程时,应加强学分制、导师制等配套制度建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天然相融,不能割裂,大学应从改革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入手;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大学应对它们进行"四年一贯制"的设计,以实现通识教育促进专业理解,专业教育促进通识教育学习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然要求,只有从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实现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弘扬自由教育传统、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文关怀教育。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与学术研究机构,其教育本质是通识教育。书院的通识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书院文化精神、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发挥不足、管理模式陈旧、课程内容单一,"功利化"与"应试化"等问题。从书院通识教育的视角探索大学英语教育,有利于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多元文化人才。书院通识教育在教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上,对现代大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个性发展与教学创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现代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高深学问的教与学活动是春培养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特征相适应,必须树立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宗旨的现代教学观,其实质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个性发展与教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现代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高深学问的教与学活动是其培养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特征相适应,必须树立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宗旨的现代教学观,其实质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培养新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加拿大安大略省最早引入了基本就业技能的概念,通过深入分析基本就业技能的要素组成,详细说明不同层级的能力框架,制订了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基本就业技能的结构框架和统一评价体系,要求在辖区内所有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的因素,并根据相关的考核获得不同水平的证书,初步构建了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和认证标准,而亚冈昆学院两门通识教育课程的案例分析则充分论证了在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基本就业技能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完整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即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协调发展的教育.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素质教育第二方面工作,解决知识和智能失调的问题,我国教育学界、教育界的认识尚有不足.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大学生各项具体能力,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能够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偏低,还难以满足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概念的辨析我们将已经搜集的关于素质教育描述的一些典型论点,作如下展示(为了便于讨论,在各论之前按其特点加了XXXX论)和辨析。“教育目的论”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办学思想,届教育目的的范畴,是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核心问题。它的基本涵义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追求素质的真、善、美。它以完成教育对象的体力、智力、精神道德等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发展为己任,最能体现教育目的的本色。”①“教育观念论”者认为:“素质教育不是对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这…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可视为教育的原初形态和主流形态.素质教育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塑造人的自由素质,培养人的自由人格,实现人的自由生成.素质教育是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学和自由主体工程学.高扬素质教育,属人地占有教育学,是一个严峻而急迫的教育哲学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以高考为指挥棒进行基础教育 ,这样一种教育模式的不断反思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今天 ,更需要依托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由此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强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新型人才 ,成了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分析素质教育与创新思想入手 ,探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论证现代教育的基本目的。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1.1 什么是素质 ?要探讨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首先就要分析什么是素质 ,它包括哪些内容和特点。从专门意义上讲 ,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 ,而且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 ,是人的心理 (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感、性格、能力等 )发展的生理条件。人的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它是人的先天发展的自然性和后天实践的社会性的辩证统一。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等。它有下列几个特点 :⑴素质表征人的生理———心理状态 ;⑵素质是人固有的内在特点 ;⑶素质来源于先天 ,其发育和成熟又决定于人的社会实践。1.2 什么是素质教育 ?...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素质是一个可变的、动态的状态系统。隐性课程与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操行素质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高等院校中素质教育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将由隐性课程来完成。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高度上来认识隐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讲座是大学教育学科创建的基本条件。19世纪末美国大学建立教育学讲座,开设教育学课程,推动教育学说的发展,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也为大学教育学科创建奠定基础。爱荷华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率先设立教育学讲座,依据美国中等教育师资培养要求,持续改进讲座制度,建设与调整教育学课程内容,并通过跨学科的教育研究建构教育学知识体系,积极促进大学教育学系的创建。对两所大学教育学讲座发展为教育学系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能够系统分析大学教育学科创建的基本要素,也有助于深入理解20世纪美国引领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原因,为当前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新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呼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与方式,构建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学校与社会,家庭相互渗透联动教育,培养“智商”与“情商”统一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的学科发展与世界高精尖水平相比才不会落伍,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创新素质培养要有良好的运作机制与管理模式;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科技创新基础;加强实践教育环节;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研究当代大学课程设置,从江泽民同志“要了解当今世界必须了解宗教”这一论断出发,提出中国高等学校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设想。文章建议区别作为信仰的宗教与作为文化的宗教,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大学开设公共通识课“宗教文化”的思路、学校课程中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取向。  相似文献   

17.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张云平*全面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教育。李鹏总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学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8.
论隐性课程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课程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这一教育终极目的。隐性课程是一种“软课程”,是一种非理性教育,它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以氛围、风格、环境等方式体现出来。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大学,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大学精神主要是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的,它是大学的形象和标志,是大学的精气神。隐性课程的习得必须要亲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大学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兼谈争创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大学之所以为大的四个方面,也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推崇学术研究,实行思想自由,培养学术大师,注重通识教育。本文反对单纯从数量、形式上追求大学之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 1995年至今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探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以及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 ,就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言 ,方向已经明确 ,也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真正要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中 ,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一、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认识所谓“全面推进” ,应该是指在范围和内容两个方面 ,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在其范围上 ,“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