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4)
袁向春,男,汉族,1956年出生,山东省潍坊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2006年期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和美国休斯顿大学EMBA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委油田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油气储量评估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
张善文,男,1955年出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他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石油大学沉积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博士学位。张善文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副经理、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4)
郑和荣,男,汉族,1962年出生,湖南武冈人。1983年7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8月获成都地质学院沉积所岩石学(含沉积学)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碳/氢同位素在线测试标准物质研讨会于2007年4月7—1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召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研究院和“中心”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1)
焦方正,男,1962年生,陕西省三原县人,中共党员.他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现为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6.
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5):F0002-F0002
周玉琦,男,1950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他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业,1983年6月由国家经委派赴挪威特隆赫姆工业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称号,享受政府津贴,现任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及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及石油地质专业委员副主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编委会顾问。 相似文献
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6):F0002-F0002
翟晓先,男,1956年出生,内蒙古察右前旗人,1982年1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西北分公司经理、西北油田分公司副经理,美国SPE学会会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新疆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3):F003-F0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经过43年的建设与发展,凭借石油地质理论先进、实验测试技术领先、仪器装备设施齐全、科研工作环境优良、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之优势,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6)
蔡立国,男,1956年9月出生,汉族,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地质专业,199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2):F0002-F0002
陈红汉,男,1962年生,汉族,安徽怀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矿产系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1999-2000年,英国Aberdeen大学地质流体实验室合作研究伙伴。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006年被聘为“楚大学者”,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承担的“深水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采集处理及联合解释技术”项目组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论证并制定项目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这也标志着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我国自产的石油天然气产量远不能满足我国需求,因此,开发深水油气资源成为缓解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的不二选择。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有60多个国家进行的是深海石油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研究中心与加拿大联邦地质调查局卡尔加里分部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引进生物标志化合物定量分析技术,并且进行了实验室间的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5.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
毛凤鸣,男,汉族,1956年出生,江苏省丹阳市人。他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获石油地质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1年,他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17.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张美珍等编著的《石油地质实验新技术方法及其应用》一书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19.
话OGP四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2):129-130
OGP(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英文名称的缩写,它已经创刊40年了。在这40年间,这本专业杂志在推动学科进步和培养人才方面,特别是通过科技进步为我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一个新油田的发现都包含着它的贡献。当然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科技的力量就在于此。科技杂志的功绩就在于它把最先进的知识送到一切追求进步、追求贡献、追求完美的人们手中,使它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利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研究中心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成功开发出一套具有特色的盖层评价和分析技术。该技术由多种测试方法组成,包括压汞二吸附法、驱替法、扩散系数测定和常规物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