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积家井矿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共含煤20多层,本次研究编号煤层23层,其中可采煤层以及局部可采煤层共有9层。延安组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岩段,其中第Ⅱ段煤层最厚,大于7 m。延安组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相变大,无稳定的标志层,对该区煤层对比增加困难,进而影响矿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依据旋回以及沉积韵律、煤层层间距、煤层自身特征、煤岩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震物性特征等属性进行煤层综合对比,可靠性较强,特别是针对矿区可采煤层的纵横向发育追踪对比,依据充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田储量投入开发占总储量开发花费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领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效率的状态,遇到的石油产量下降最常见的冲突主要是快速和高喷射压力,近年来探明储量开采效果差和未使用的新的石油储量,低渗透油气储量的比例正在增加。我们的探明储量比前显著不同的新功能越来越差,主要分布在隐蔽油气藏和低渗透,越来越多的超低渗透油藏,提高了使用和能力建设的困难,已开发的低渗透油田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展效益,低渗透油田储量动用如何有效地投入开发,这是维持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2.1亿吨,未动用储量有近1亿吨。2002年以来特低丰度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获得了成功。本文以葡萄花特低丰度油层地质模型为基础,考虑单井和油藏的开发效果及其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效益,经过多级综合筛选,得到了井网形式、井距、排距、水平井段长度的优势组合;提出了葡萄花特低丰度储层水平井开发的合理井网模式及开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姬塬油田延安组储层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延安组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粒间孔、长石溶孔;储层孔喉组合类型是中孔中喉型,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分析榆树林油田东160断块和升371断块两种加密井网的开发效果,表明升371断块加密井网适应性较差,并从理论上对扶杨二类油层注采井距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其他二类区块的加密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7.
夏浩东 《洁净煤技术》2012,(3):103-105,123
详细分析了宁夏宁东煤田积家井矿区延安组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岩性组合、可采煤层、厚度变化、沉积构造、物性特征、含煤系数等。区内延安组含煤地层平均厚度400 m左右,可采煤层或局部可采煤层有9层,平均总厚度为17.44 m,含煤系数4.3%。延安组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岩段,其中第Ⅰ段沉积环境以河流相沉积环境为主,含5层煤;第Ⅱ段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含6层煤;第Ⅲ和第Ⅳ段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共含10层煤;第Ⅴ段又演变为河流沉积体系,含2层煤。研究成果为该区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延安气田延长东区域X-1井本溪组压裂试气进行研究,分析X-1井压裂施工、压裂液的返排以及静、流压测试和压力恢复试井等过程,找出在压裂和试气过程中造成X-1井试气结果未达预期的原因。综合认为是压裂液返排不彻底导致井筒积液,形成了水锁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宝萍  徐亚虎  周冕 《辽宁化工》2013,(12):1433-1436
鄂尔多斯盆地王渠则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油藏地质条件研究、精细储层描述及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基础上,通过注水开发适应性、注水方式和注水时机的分析,对延9油藏进行了注水开发部署,以期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研究认为:王渠则区延9油藏自然能量较低,天然能量采收率不到13%,而理论计算水驱采收率为30%左右,明显优于采用天然能量开采。同时该区储层连通性较好及中等酸敏、弱或无速敏、中等水敏,有利于注水进入地层。本次方案共新部署采油井32口,注水井5口,转注采油井23口。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以来特低丰度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获得了成功。针对特殊油藏的性质进行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设计研究,已经成为水平井开发油藏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以葡萄花特低丰度油层地质模型为基础,从29类基础井网出发,考虑单井和油藏的开发效果及其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效益,结合沉积相影响分析和钻井施工特点,经过多级综合筛选,得到了井网形式、井距、排距、水平井段长度的优势组合;提出了葡萄花特低丰度储层水平井开发的合理井网模式及开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升平气田储集层为中孔低渗火山岩,由于火山岩的特殊性,目前国内外关于火山岩气藏井网井距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合理确定火山岩气藏井网井距对于气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了经济极限方法、试井法、定单井产能法、合理采气速度法、丰度计算法、合理井网密度法等六种方法计算了其极限井距和技术合理井距,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法综合确定了适合升平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合理井距。研究认为:只要技术合理,井距不低于其经济极限井距都是可行的。最终推荐营城组火山岩采用1200m井距进行气藏开发。  相似文献   

12.
朱博敏 《当代化工》2018,(4):876-880
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利用,通过重新组合并调整井网层系,优化并设计井网调整的方案,从而得出了在井网调整前后剩余油储量的分布规律。以中区东部高台子为例,建立了层系重组方案进行井网的加密调整研究,把高台子分为3各层系进行开采,优化设计了层系重组方案。在进行井网调整后得出,GI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53%,GII组和GIV组在差级别较多,分别占整个油层组的65%和61%。三组的的剩余油储量丰度级别以及占整个油层组的比例与井网调整前均相同,不过随着油田的持续开发,各小层剩余油储量丰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GIII组在井网调整前剩余储量丰度在中、良级别较多,占整个油层组的74%,而在井网调整后,该组剩余储量丰度在中等级别的小层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井网加密后累产油量上升较快,储量丰度下降较为明显。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剩余油的可动控制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几组剩余储量丰度在各个级别几乎均有分布,剩余油仍然具有一定的挖潜潜力,以实现油田产量和采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志丹油田白家山东部油区属于开发扩边区域,需要整体部署开发方案,合理规划井网及井距排距,从而使该区域开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井网及井距排距,直接影响着油田开发的效果。本文依据从事志丹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工作经验及认识,从白家山东部油区油藏特征、地质构造、地面工程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该井区改善井网形式,优选井距排距的部署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弄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地质概况,详细分析了延安组的岩石学特征、岩石相类型、沉积相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泥页岩的展布、生、储、保几个方面详细研究了研究区的页岩气的成藏特征,认为研究区中部是页岩气研究的重点区域。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三个方面对泥页岩的生烃能力进行判定,综合认为延安组泥页岩的生气能力中等-较好。指出研究区西部泥岩的脆性矿物含量高且黏土含量低,有利于页岩气的储集。认为延安组本身的泥岩和上覆的厚岩层对延安组的页岩气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构造对整个研究区页岩气的保存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裂缝受控因素分析研究是裂缝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裂缝特征的认识基础上,综合对野外、岩心、测井裂缝统计情况、岩石力学实验分析结果、构造、断裂等资料,主要从岩性、物性、岩层厚度、地层变形、断裂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裂缝发育的受控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弄清楚了麻黄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地层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对该区裂缝成因、分布评价及对油气成藏、开发等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刚  王瑞生  韩迎鸽 《云南化工》2020,(10):162-163+166
利用岩心实测物性和测井解释物性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了定边油田乔崾岘区各主力油层储层物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延安组延6储层和延长组长1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为低渗透~特低渗储层,而延长组长4+5、长7和长8储层物性相对较差,为特低渗透~超低渗储层。研究区储层物性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下限规律性为其上部延安组相对较大,其次为延安组长1,延长组长4+5和长8最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第二单元顶部煤层进行宏观煤岩描述、显微组分鉴定,分析了该煤层煤质特征:该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半暗型和暗淡型煤为主;显微煤岩类型以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含量均在40-60%。在此基础上,通过煤相分析结果显示,该煤层沉积环境介于低位和高位之间的赋水较浅森林木本沼泽,不受强水流带来的碎屑物沉积物影响,成煤堆积方式为原地堆积,植物以木本为主,草本植物次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本次及以往施工探煤钻孔为基础(其中揭露最浅477.19m,最深1436.24m),揭示了延安组在研究区赋存有下部三段地层,且在研究区受古地形影响而往往厚度分布不均,低洼处厚而隆起处薄甚至缺失。结合古植物组合、孢粉植物群及物性特征,对研究区延安组含煤地层特征及成煤环境做了详实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麟游天堂地区煤田勘探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从地层层序、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含煤性分析等方面对本地区含煤地层延安组进行论述,以期对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义正一吴堡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安组是一套在延长组古侵蚀面上形成的网状~曲流河沉积。本文着重讨论了义正~吴堡延安组延9~延10储层物性的分布以及与沉积微相的关系、储层的分类、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的分布严格受沉积微相和岩相的控制;不同岩相的储层物性相差很大,对应着不同的储层类型;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