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本文对鱼香味调味酱的配方、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咸甜辣鲜、酱体油润、红亮、鱼香味浓郁。鱼香味调味酱的最佳配方为10g盐、140g酱油、180g砂糖、120g白醋、120g泡红辣椒、100g葱、110g姜、120g蒜和100g黄酒。加入0.01%山梨酸钾,再经沸水杀菌10min处理,产品在室温下储藏6个月后仍无霉变。在产品中加入100ppm的PG,在室温下储存6个月后其过氧化值为0.084。  相似文献   

2.
麻辣味复合专用调味酱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辣味专用调味酱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花椒粉4.19%、干辣椒3.73%、豆瓣酱39.60%、糖2.33%、醋0.93%、葱0.47%、姜0.47%、蒜0.47%、酱油0.47%、料酒0.47%、味精0.30%、色拉油46.59%、山梨酸钾0.5g/kg、茶多酚0.1g/kg;经真空包装机封口(0.06~0.08MPa,热封3~5s),沸水杀菌5~10min;经过37℃下5d保温检验,感官评定和微生物学检验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3.
酶法海鲜调味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酶法水解文蛤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原料制成含丰富氨基酸的复合调味酱。  相似文献   

4.
草菇蒜茸调味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草菇大蒜调味酱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草菇浆∶大蒜浆=9.0∶1.0的原料配比、食盐8%、复合稳定剂0.2%的基本配料比例以及合理的制作工艺,可得到品质风味优良的调味酱产品。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7,(6):40-4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1种方便食用、味道正宗的怪味酱。结果表明,在30 g芝麻酱、1.5 g味精、5 g酱油、1.5 g精盐和1 g鸡精的基础配方上,添加15 g醋、1.8 g花椒粉、20 g混合红油和16 g白糖可以制得色泽棕红油亮、香气滋味协调的怪味调味酱。其中,混合红油的最佳加工工艺是将105℃提取得到的糍粑红油和160℃提炼的传统红油按体积此5:5的比例混合,经检测其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0.0472 g/kg,是制备怪味酱的理想辅料。研究结果可以为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辣根为主要原料,采用蒸馏和研磨相结合的生产工艺,精制成口感细腻,气味辛辣,呈浅乳黄色的辣根调味酱,该产品原料利用率高,无需添加色素及其它合成物质,并达到一定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花生酱为基料,加入酱油、醋及香辛料等调味料后制作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调味酱,并介绍了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及品质要求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以腌制真仙中茄为主要原料进行新型调味酱的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调味酱最佳配方为:酱油10%、变性淀粉3%、麻辣油5%、食盐0.7%、卡拉胶0.5%、味精0.2%;经15MPa均质2次后,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热灌装后121℃杀菌10min,然后在37℃下7天保温检验,经感官评定和微生物学检验产品合格。  相似文献   

9.
香菇大蒜调味酱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香菇大蒜调味酱的生产技术杨文如,姚延海,苗战岭(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3#066600)0前言大蒜,百合科葱属中以鳞芽构成鳞茎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每100g鲜鳞茎含水69·8g、蛋白质4·4g、糖23.6g、磷195mg、铁2.1mg、镁28mg...  相似文献   

10.
方便面调味酱包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也登上了新的台阶,就方便面食品同样要求简便、卫生、有营养、高品质等。方便面中单一的调味粉包已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中、高面中多加一包调味酱包,使产品更具风味、美味。方便面的品种很多,风味各异,一般我们依口味来分类,最常见的有:鸡肉味、牛肉味、猪肉味、海鲜味等。现以牛肉味调味酱包的生产技术来分析。1 主要设备切碎机、夹层锅、搅拌、均质机、包装机2 主要原料牛肉、葱、蒜、姜、半固棕榈油、酱油、柱候酱、辣椒粉、肉类抽提物3 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以中国林蛙卵、干红辣椒等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白砂糖、豆豉其他辅料来生产熏制风味林蛙卵辣椒酱的加工工艺流程、配方及操作要点。该产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创新并对这种加工技术的创新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从四川某酒厂酱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各异的菌株,分别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感官评价筛选出产酱香菌,然后用HS-SPME结合GC-MS对酱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L-1、BL-2和BL-5三株菌具有产酱香特性,生理生化分析初步判定三株菌都为枯草芽孢杆菌,HS-SPME和GC-MS检测结果显示,三株菌的酱香成分中吡嗪类、酮类种类和含量都较多,BL-1吡嗪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为75.286%,BL-2的吡嗪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为93.803%,BL-5吡嗪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为86.92%,吡嗪和酮类对酱香风味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3.
广式酱油和日式酱油在原料、微生物和工艺均有极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广式酱油酱香、豉香浓郁,而日式酱油醇香、酯香和甜味更加突出。在氨基酸分析中,广式酱油的总游离氨基酸为5.220 g/100 mL,而日式酱油则为5.903 g/100 mL,但两者氨基酸种类的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134种,其中广式酱油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酯类(25.39%)、醇类(25.23%)、酸类(13.51%)、酮类(4.24%)、醛类(2.57%)、酚类(0.31%)和烷烃类(28.75%),而日式酱油主要为酯类(56.02%)、醇类(21.11%)、酸类(5.92%)、酮类(3.42%)、醛类(0.69%)、酚类(0.15%)和烷烃类(12.69%),酱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构成是引起两种酱油风味独特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酿造酱油的风味物质主要由微生物代谢形成。文章对当前酱油酿造风味细菌与风味物质形成以及风味细菌研究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酱油酿造风味细菌的研究方向及发展,指出高通量测序、基因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为生产安全、健康、酱香醇厚的优质酱油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文蛤和面粉为原料,与富含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米曲霉共同制曲发酵,酿制天然动植物蛋白风味的复合调味酱。进行了原料配比试验及调香试验,得出最佳的配料比为大豆:文蛤=200:60,原酱35g,蒜蓉辣酱10g,香辛液2g。  相似文献   

16.
张昌伟 《中国酿造》2013,32(10):120-121
在酿造酱油生产过程中,最难控制的是酱油的风味。研究主要针对酱油生产各流程环节进行研究,确定了关键点;加强完善细化管理来提升制曲、原油质量。同时,采用新操作工艺如杂菌控制、风量控制制曲、食用酒精添加到发酵中、原油存储控制等措施,可提升酱油风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昌伟 《中国酿造》2013,32(11):124-125
针对酱油生产传统工艺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其工艺优化的研究,在保持传统工艺优势基础上进行突破,采用新工艺:高蛋白食用豆粕和黄豆混合制曲,天然晒制发酵加入辅剂,低盐压榨工艺等;可提高酱油生产收益,具有较大投入价值,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论述酱油酿造客观工艺条件是“多菌种常温平衡发酵”入手,阐明传统酱油风味好,其生产工艺具有把握酱油的矛盾总体,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势.风味好的作用关键是创造适宜的酿造环境,使自然微生物构成良好的菌群结构,通过群落演替充分把握原料物质转化为产品成分,并保持平衡和达到产品风味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一款营养健康美味的黑松露酱产品。方法以云南黑松露为主要原料,添加双孢菇、黑木耳等辅料,以感官评分值为标准,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确定黑松露酱制备的最优配方和工艺。结果黑松露酱的最佳配方为(以重量百分比计):葵花籽油35%,黑松露30%,双孢菇20%,黑木耳5%,墨鱼汁1%,食盐1%,白砂糖0.7%,胡椒粉0.3%,水7%;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黑木耳打浆时间为4 min,黑松露炒制时间为4 min。结论经该配方及工艺制备的黑松露酱,松露香气纯正且浓郁,鲜味十足,质地均匀,稳定性好,保存期长。可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酵母抽提物添加时间对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未添加酵母抽提物(YE)酿造酱油(编号为YE0),发酵前期(入缸)、中期(发酵30 d)和后期(发酵60 d)添加YE酿造的酱油(编号为YE1、YE2和YE3)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样品通过GC-MS共检测到4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YE1中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的含量最高,这些物质有利于丰富酱油中的麦芽香、焦糖香、花香和果香,可使酱油风味更加饱满和谐,其中,3-甲硫基丙醛、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HEMF)是酱油典型香气的主要贡献物者;随着中、后期添加YE,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与在酱油发酵前期添加YE相比,在发酵中期和后期添加YE对酱油的风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