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广州市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系统建设的背景,提出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广州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结合广州市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业务需求现状,完成了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实现了对互联网视听节目业态的智能化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广播监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原有的人工识别为主的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业务需求。广播监测网语音综合处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监测工作从人工识别转变为计算机识别,提高了语言和节目的识别率,从而提高了广播监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提出上网行为审计系统的设计并加以实现,系统满足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需求,同时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通过用户准入、上网行为记录、流量控制、终端管理等技术手段,部署了一套完整的上网行为审计系统。本系统旨在解决互联网视听节目监测从业人员访问互联网所衍生的信息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广播电视智能监测监管站点前端需求出发,分析了边缘计算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技术的广播电视智能监测监管站点前端的系统架构和设备组成,详细介绍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智能监测、无线频谱智能监测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智能监管三项业务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5.
梁波 《电视技术》2021,45(4):53-56
随着广电总局关于直播卫星业务需求政策的出台,利用直播卫星进行地方节目的传输覆盖成为解决边远山区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有效手段.基于此,从前端集成、国内信号传输、直播卫星信号覆盖、系统安全管理以及责任区域划分等方面详细介绍曲靖市广播电视台利用直播卫星低成本、高效地提高本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的实践,为解决西部山区群众收看本地广播电视节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格 《中国有线电视》2012,(12):1415-1419
为保障数字电视业务的安全可靠运行,根据睢宁有线数字电视监测的技术需求,并针对数字电视前端播出平台的现状而量身打造一套监测系统。重点介绍睢宁数字电视前端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监测内容及监测软件的主要功能。系统从信道、码流、视音频3个层面实现了全面立体的数字电视监测,通过对各个监测点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指标参数的在线测量,报警集中管理,多画面监测显示,可及时了解信号质量、节目内容,以便快速判断故障点,保障数字电视业务安全、高质量传输。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购物频道好享购节目生产业务的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建立一个满足好享购节目制作、演播室播出、内容管理、总控播出等业务的一体化网络节目制播平台,提升购物频道节目制作效率与质量。我台在南影厂购物频道演播区搭建了一套电视节目制播一体生产网络,用以替代原有以磁带为媒介在各节目制播板块间进行节目交换的生产平台。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节目生产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规模化管理和运行的需求,新一代节目管理将以ERP的概念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融合全流程综合信息管理和工作协同能力,以业务资源为对象,建立企业范围的规划和实施系统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逐渐智能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中心监测平台,进行前端维护、日志管理、用户管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业务配置等;智能化的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监管系统,不但大幅提高了监测监管的工作效率,而且拓展了监测监管的范围。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监测监管系统将变得更方便、更便捷、更智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语音识别技术和视听节目内容监测监管平台的需求特点,根据视听节目智慧监测监管的需求设计了基于语音自动识别技术的监测监管系统架构,并对系统总体架构和语音识别监测引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支持力度的加大,邢台广电基本完成了市区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工作,但是安全播出仍然是不可放松的重要环节。由于数字电视信号跟模拟信号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节目数量的增加及多业务的开展使得原有的模拟信号监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现有数字信号的监测需求,因此数字信号监测系统已成为保障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工作不断深入,节目的安全播出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数字电视信号的实时监控是实现安全播出的重要手段,但传统上单一依靠值班员对节目播出情况进行监测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发展对有线数字电视播出质量、传输质量和播出内容进行准确、快速的自动监测技术已成为广播电视监测业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工程》2020,(3):219-226
随着导航战的推进,卫星导航系统面临严峻的电磁干扰问题。地面站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导航业务的运行管理,其是否受到电磁干扰是制约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综合考虑满足卫星导航RDSS业务和RNSS业务干扰监测与定位需求基础上,对地面站干扰监测与定位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RDSS入站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RNSS地面站场区干扰监测与定位分系统设计,实现了RDSS业务入站信号和地面站场区附近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监测与定位,解决了系统无干扰监测与定位手段的问题,为干扰源排查与消除提供了有效支撑,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确保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电视台节目传输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当前最新、最受关注的一项广播电视工程电影频道传送部的业务既包含自办付费频道的节目播出和传输,也包含地方上星节目集成平台的运行,业务情况较为复杂,节目传输监测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建设的,是电影频道安全播出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本文就电影频道节目传输的监测提出了具备一定创新性,基于视音频实时画...  相似文献   

15.
刘汉武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9):124-124,126-129
监测系统是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随着广播电视节目数量越来越多,信号类型逐渐多元化,传统的监测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P的、统一物理规格、可进行混插的嵌入式广播电视信号监测设备的设计方式和功能应用,该设备便于对广播电视播出各个环节上的各种信号进行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个集节目制作、播出、收录、归档及备份于一体的集中式全台网,既满足节目制作的业务需求,又很好地解决全台网建设中关于系统互联互通的安全问题,实现对数据广播、网站、户外媒体等新媒体的支持和整合功能,实现媒资素材的网络发布、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直播等新业务开发,拓宽创收渠道。主要介绍集中式制播一体网的技术架构、系统组成、关键设备选型及安全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主要频道节目客户的融媒体互动节目需求,提供融媒体互动图文服务,该系统不但满足上海广播电视台日益增长的节目互动业务需求,也满足了乐视体育、凤凰卫视等其他电视台频道的节目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视的核心业务是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早期的广电业务规模较小,模式较为简单。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迫切需要广开渠道,拓宽节目生产平台,本文就对基于制播分离的广播制作系统设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全台互联互通环境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当前最新、最受关注的一项广播电视工程,各电视台都在尝试建立符合本台特点的、能充分保障业务系统正常运转的监控系统。电影频道播出运行监测管理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建设的,是电影频道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技术保障体系。本文就电影频道播送域业务运行的监测和管理提出了创新性的平台级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结合AV、IT技术的发展,电视台制播网络正在从以往的节目制作为主,转向覆盖选题管理、资源调度、外出采访、文稿编审、串联单编排、节目审核、节目播出及媒资管理在内的多业务整合,出现了面向服务、面向生产、面向业务融合等新特征,本文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多业务整合节目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