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基于模型选择的PF-TB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基于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PF-TBD)算法中,对粒子的预测通常是根据单一直线运动模型实现的,在目标机动时由于与运动形式相差较大,影响了跟踪效果。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选择的粒子滤波检测前跟踪(MM-PF-TBD)算法。该算法由已估计出的目标位置,计算相对偏转角,并以此判定目标当前的运动模式,进而选择相应的运动模型对下一时刻的粒子进行预测,显著提高了对粒子预测的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所提算法适用于目标不同的运动形式,有效提高了目标机动时的检测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微摆动雷达目标运动的一般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微摆动目标雷达回波模型,分单散射点、2个散射点和散射线3种情况给出了微多普勒计算方法,将微摆动模型应用于人体摆臂,建立了人体摆臂微动的微多普勒模型,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3.
自旋尾翼弹头的双基地微多普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动特征是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针对基于自旋尾翼弹头的双基地微多普勒的自旋和结构参数估计问题,该文首先建立了自旋尾翼弹头双基地散射中心的微多普勒模型,然后利用FEKO计算了尾翼弹头的双基地散射系数,通过对散射系数序列的时频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总结了自旋尾翼弹头的双基地微多普勒特性,再分析了估计自旋和结构参数的可行性,最后,由于闪烁效应导致Hough变换已不能有效估计参数,该文提出了利用闪烁效应估计参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邓冬虎  张群  罗迎  李松  朱仁飞 《雷达学报》2013,2(2):152-167
由于空间的高度复杂性,双基地雷达系统中目标微动产生的微多普勒信息与单基地体制雷达有较大区别。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可以看做获得非协作目标图像的雷达成像工具。该文首先分析了双基地ISAR 系统的2 维分辨率,并提出了合多普勒带宽的概念来分析方位分辨率和它的空变性。然后,详细研究了双基地ISAR系统中旋转和振动所产生的微多普勒效应。基于双基地ISAR 系统和单基地ISAR 系统微多普勒效应的不同,该文提出了一种扩展Hough 变换来提取目标的实际微动特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微多普勒分析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首先引入微多普勒率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典型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并利用时-频分布,提取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基于微多普勒,给出了一种估计运动参数的方法,最后对典型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进行了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基于微多普勒的点目标参数估计一般方法,以时频分析和变采样率滤波为工具,系统地研究了点目标微多普勒提取,给出了几种典型的微动点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包括二阶运动、三阶运动、阻尼运动、正弦振动和复合运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雷达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微动和微多普勒一般定义,推导了任意运动规律的点目标的微多普勒计算公式,引入了微多普勒率的概念,提出了使用微多普勒估计微动目标运动参数的方法,给出了使用时频分布计算微多普勒的方法,并对典型微动目标的多普勒进行了仿真,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线性调频步进信号体制下雷达目标的微多普勒效应,分析了距离像走动和卷绕现象,并重点讨论了旋转和振动形式的微动引起的微多普勒效应,推导出了其在距离-慢时间平面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推广的Hough变换法并结合时频分析来提取微多普勒特征的方法,并详细论述了不同旋转(振动)频率和半径(振幅)情况下的处理算法.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微多普勒效应理论分析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电路首先将220V交流电变为12V直流电压来为整机供电,并应用气敏传感器MQ-2把瓦斯气体浓度这一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再经由运算放大器μA709将该信号与门限电压比较,由电压比较器转化为数字信号并控制由LM555数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双稳态触发电路最后应用继电器来控制报警电路和通风设备,从而实现报警。  相似文献   

10.
赵学云  林青  刘峥 《信号处理》2005,21(Z1):467-470
引入微多普勒效应的有关概念,研究了目标在部分结构相对目标体做三维转动或振动时回波微多普勒频率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这两种情况下微多普勒频率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王娜  谭顺成  王国宏 《信号处理》2017,33(9):1248-1257
针对现有粒子滤波微弱多目标检测前跟踪(TBD)算法要求目标数目或者目标最大数目已知,且无法对邻近微弱目标有效检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和目标相继消除(PF-STC)的多目标TBD算法。该算法通过将多目标状态的联合搜索过程简化为多个独立的单目标检测过程,实现数目未知的多目标跟踪和检测。与现有粒子滤波多目标TBD算法相比,新算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在较弱目标接近较强目标时出现的检测困难,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能对数目未知的微弱多目标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探测,人们对雷达目标识别任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方法的微多普勒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BLSTM框架,针对两个不同的微多普勒目标识别任务使用特征提取器共享的方法训练模型.本方法既减小了识别系统整体的计算量,同时由于共享了不同任务之间的特征表示,又提高了模...  相似文献   

14.
进动圆锥弹头双基地微多普勒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动特征是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该文首先利用由几何绕射理论推导的圆锥弹头散射中心模型确定了3个散射中心分别是锥顶及双基地角平分线在锥底平面上的投影与底面边缘的2个交点;然后建立了进动圆锥弹头双基地微多普勒模型,经化简可知双基地微多普勒模型与双基地角平分线上单基地雷达微多普勒模型相似,且双基地微多普勒幅值为单基地微多普勒幅值的半双基地角的余弦倍,这与单双站散射等效定理吻合;再通过分析3个散射中心的微多普勒模型得出了可用于进动和结构参数估计的3种相关性;最后利用电磁计算软件FEKO计算了圆锥弹头模型的双基地雷达截面积(RCS),通过对RCS序列的时频分析,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模型和微动特性。针对窄带雷达条件下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分类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分类方法。方法利用履带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履带的微动所产生的多普勒分量,实现对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的区分。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这两类目标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伟  童创明  张群 《现代雷达》2011,33(3):51-54
基于双站SAR收发系统分置的特点,建立了平飞正侧视模式下雷达目标旋转部件的回波信号模型,推导了由目标旋转引入的微多普勒频移和微多普勒调频率的参数化表达式。在该模式下,由目标转动激励的微多普勒调制不仅与其微动参数、载波波长有关,而且与收发系统的几何参数相关,从而有望在保持双站SAR较高战场生存能力等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系统几何配置来提高对微动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结合时频分析技术由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李秋生  谢维信 《信号处理》2011,27(9):1291-1295
目标微动特征提供了对目标细节的精细刻画,为雷达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分析机动点目标、振动点目标、复合运动点目标等几种典型微动目标的微多普勒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高阶时频分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Wigner分布的微动目标微多普勒特征的分析算法,详细分析了提高时频聚集性和消除交叉项的措施及其高效递推实现方法,并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机动点目标、振动点目标、复合运动点目标以及多个点目标构成的群目标为例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线性时频表示和Cohen类双线性时频分布,该算法对于复杂非线性调制目标回波信号提供了更好的时频聚集性,并能够较好地消除交叉干扰项的影响,且具有较小的算法运算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雷达后向散射理论,详细推导并建立飞机旋转部件微多普勒特征的通用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规范的定义和说明,运用相位调制分析了微多普勒特征产生的物理机理,并针对姿态角变化对微多普勒特征的影响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有效的,飞机旋转部件产生的微多普勒特征具有相对不变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常规雷达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