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我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与新材料业务现状。指出:中国石油应加速发展风能、光伏、地热、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加快构建全新化工产业链,打造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新能源与新材料基础研究、试验基地建设与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和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电力系统安全冗余降低、用海用地冲突等问题。石油、炼化等企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正积极投身新能源产业,助力实现清洁低碳转型。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逐渐成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构建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油气行业转型的关键举措,政策导向日益增强,社会共识逐步形成。从地理空间重叠、低碳安全约束、装备技术转化、产业发展互促等方面论述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基于石油公司的探索和实践,归纳了六种融合发展的典型场景与模式;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研究,明确了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研判了实现路径,并从政策、市场、技术、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行业清洁化、去碳化、高效化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石油公司正加速向清洁低碳的新能源转型,并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顺应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发展海外新能源业务,对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重构业务链、探寻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国际石油公司新能源发...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有企业,既要在经济上做大做强,也要在生态建设上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制定“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综合供能平台。聚焦国家和公司发展战略需求,以提高新能源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炼化工业是以化石原料为主的流程工业,能源消耗量大,CO2排放量多,“双碳”目标下亟需加快推进多能融合发展,高效支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基于炼化生产工艺特点和新能源属性特征,提出我国炼化工业多能融合高质量发展思路,建立以“电、热、氢”为载体的能源属性融合和以“碳、氢、氧”为载体的资源属性融合的两种模式,研究构建炼化新型动热力系统、新型氢气系统和新型生产工艺系统,为我国炼化工业高质量发展、多领域产业融合和技术创新等提供指导。多能融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与炼化企业耦合在助力炼化过程的降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快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进一步降低成本,推进绿电绿氢替代,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致力打造“油、气、热、电、氢”五大智慧供能平台,推动油气与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新能源研究院)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国内外发展的技术和市场现状,各大石油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在中国国内的活动。中国石油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具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诸多优势,同时又面临挑战;对中国石油涉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给出了积极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任务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显著加快,传统能源行业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决策,创新驱动,实施企业业务多元化发展与节能减排双效并举,推动老油田转型,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华北油田在预算体制、奖励制度、科研体制、深化组织与经营模式方面改革探索,创新效益开发机制,建立单井经济效益界限模型,推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模式,建立健全三级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调动科研人员主动性、拓宽人才成长空间、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CCUS工程提高油田产能,在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加强生态安全环保工作,实现老油田绿色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一带一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背景下,新能源企业在海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新能源企业工程复杂、建设环节多,技术团队交替快,外事管理工作必须迎难而上,保障了新能源企业在国外早期的资源调查的顺利开展;人员更换及时到位;通过各种交流,提升企业形象,宣传工程和设备,做到了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新能源为主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首要任务,油气行业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石油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布局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明确将绿色低碳纳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吐哈油田依托矿区、周边风光资源优势和处于疆电外送通道起始点的区位优势,提出新能源与勘探开发共同谋划、协同发展,以光伏、风力发电和制氢为主,以气电调峰、氢能和储能系统为保障,协同发展CCUS/CCS/UCG、煤油混炼等煤化工产业,到“十四五”末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近零”排放,2050年把吐哈油田打造成风光气电氢融合、油气煤电热多能互补、企地协同多元化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实现油田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技术不仅是油气行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要素。从油气田生产、炼油化工、工程技术、工程建设、销售贸易和经营管理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数字化技术助力国内外油气企业减少碳排放、支撑碳管理的应用实践,数字化减排效应正在油气生产各个环节中显现出来。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国内油气企业为了确保竞争优势,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低碳发展,需加强数字化技术与碳排放关系研究,加快碳排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发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但大多集成度不高,配套完善差,显性化、有形化程度不够,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商业化程度低。随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实施,急需将积累的隐性技术显性化、有形化,以便于形成技术资产传承、共享、产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石油组织力量围绕国内外主营业务发展的技术需求,汇集和整理集团公司优势特色技术,总体规划有形化框架,按照"总体设计、突出特色、明确载体、形成资产、共享传承、重在应用"的思路进行技术有形化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有形化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有企业,既要在经济上做大做强,也要在生态建设上持之以恒。多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下称公司)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建立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能源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发展模式,推动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公司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减排目标。油气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低碳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阐述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低碳发展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油气开发钻井提速提效工程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油气开发节能减排与尾废利用技术和油气与新能源耦合技术等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围绕这些技术发展方向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与推广应用,尽快形成适用于我国的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系列,对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和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碳”背景下油气田企业加快油气业务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实施路径上需推动“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供应结构转型升级,利用低成本绿电支撑油气供给增长,大力发展地热清洁供暖以减轻冬季天然气保供压力,规模化开发光伏与风电,在风光资源丰富地区探索发展绿氢产业。同时,加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推动油气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具体包括:油气生产系统优化瘦身,推动节能提效;实施清洁电力替代,以绿电替代网电并不断提高绿电占比;实施清洁热力替代,构建低碳化、电气化工艺流程,探索利用光热、余热和低温空气热,实现对自用天然气的替代;实施生产系统再造,打造与清洁能源特性相耦合的低碳化油气生产系统。为保障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推进油气产能与清洁能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建设融合”;二是加强节能提效和新能源消纳,实现“生产融合”;三是通过一体化建设、运行和评价,实现“管理融合”;四是深化能源生产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多国明确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经济低碳化成为必然,能源结构将持续转向低碳化,化石能源需求占比将大幅下降,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分析了碳中和约束下经济与能源低碳转型特征、碳中和对油气行业的影响,介绍了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应对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包括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加速发展低碳能源业务、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大新能源业务投资、加快石油工程业务低碳化和布局低碳能源服务业务等,提出了我国油气行业发展建议,包括推进油气行业提质升级、有序推进能源低碳化转型、加速低碳技术创新和加快油气产业转型发展等,对我国油气企业在保证油气供应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新能源与油气业务协同发展、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立足国内、拓展海外,树立高效勘探理念,国内外油气勘探取得13项重大突破和战略新发现,形成10个超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总结“十三五”以来国内外重要勘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对中国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状况、剩余油气资源发展潜力和上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未来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实施资源战略,国内油气并重、常非并举,立足七大盆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2019—2025年年均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1×108t油当量以上,至2025年实现油气产量2.2×108t油当量;海外立足常规、油气并举,优化发展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合作区,扩大“一带一路”合作规模。提出打好国内勘探开发进攻战、做好海外优质高效发展大文章、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强高素质勘探开发人才队伍建设5条保障措施确保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