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区域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是由一个集中的供冷(供热)站提供一定的冷(热)量,供应一个较大范围内用户需求的系统。在这个范围内的用户可能有十几个,也可能有数十个甚至更多,每个用户都与其它用户共享有着同一个冷热源。该系统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参差能力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管理方便,用户末端独立计费等特点。1区域集中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实施的主要优点。区域集中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在保护环境、提高终端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和利用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发展空间很大。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2.
区域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是由集中的供冷 (供热 )站提供一定的冷 (热 )量 ,供应较大范围内用户需求的系统。在这个范围内的用户可能有十几个 ,也可能有数十个甚至更多。每个用户都与其他用户共享有同一个冷 (热 )源。该系统规模大 ,覆盖范围广 ,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管理方便、用户未端独立计费等特点。区域集中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 ,在保护环境、提高终端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和利用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发展空间很大。实施区域集中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系统是新世纪住宅发展的方向。常州金…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广州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设计总装机容量约11万冷吨,供冷建筑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各高校末端总共有近300间板换间,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3~13℃.其自控系统能自动、实时采集系统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末端负荷状态等参数,并实施过程控制,使系统为末端用户提供足够的冷量,并能跟随末端负荷的变化,实现冷站供冷量与末端用户实际需求负荷的精确匹配,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现阶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目标,更好地降低区域供热管网运行成本的需要,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区域供热管网,利用MATLAB/SIMULINK对动态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具体分析区域供热管网的运行状态,建立了区域供热管网水力工况模拟与仿真,通过仿真模型对区域供热管网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调节,使区域供热管网更优化的运行,以使用户获得高品质的热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能源节约。  相似文献   

5.
对区域供冷系统的评价体系开展了初步的探索工作,从能源、环境、经济等方面构建了区域供冷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域供冷系统能源、环境和经济各自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并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法给出了能源、环境、经济三维参评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研究表明,区域供冷系统的评价应全面、客观和公正,综合能源、环境和经济性3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区域供冷系统评价的方法及完整流程。  相似文献   

6.
区域供冷技术在节能、环保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广州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规模和用能情况,对我我夏热冬暖地区实行区域电蓄能供冷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实行区域电蓄能供冷可以节约电力、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电热综合能源网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热网,并局限于由少量热电联供机组构成的弱耦合网络。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驱动的能源元胞可通过热泵池实现高密度网状融合的电热网,改变电热网交互形态。论述了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给综合能源电热耦合网统一建模理论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及基于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能源元胞灵活性聚合的广阔应用前景。进一步,综述了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的研究现状、电热耦合网多能流建模理论及分布式资源的灵活性聚合方法。针对能源元胞利用热泵池与热网热惯性提升电网灵活性的契机,提出第5代区域供热供冷系统驱动的能源元胞网络流理论与灵活性聚合方法的研究思路:热动态从热泵池到配电网的交互机理与可行域分析、异质性智慧能源元胞互联的灵活性聚合与分配的分层级协调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建筑容积率影响的需求侧负荷评估模型,考虑泵功耗和热损失的输配侧管网模型,以及供给侧能耗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数值分析表明:对于任一特定区域,均存在最佳冷、热管网管径,使得主管网功耗最小;管网流量变化会影响最佳管径的选择以及相应的管网功耗;就区域空间结构而言,建筑容积率的提高将有效提升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效果;对任一特定用户,存在某最小临界容积率,以确保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节能性;配管密度亦会影响区域总能耗。  相似文献   

9.
区域集中供冷供暖方案主要有三个,三个方案各有千秋。本文结合某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案的经济、技术等指标进行比较,选择了该区域最佳的集中供冷供暖实施方案——燃煤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相似文献   

10.
邯宝能源中心高低压管网压缩空气供西区钢轧用,机组运行存在着高压和低压空气管网的大量放散,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形成了噪声污染。本文研讨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现空气高低压管网的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北京冬、夏季天然气和电力季节性负荷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其峰谷差较大且互补的特点,以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为前提,以改善电网和气网的管网利用率为目标,提出对居民小区现有供暖设备进行改建。冬季使用蓄热电锅炉来辅助燃气锅炉供暖,充分利用优惠低谷电;夏季采用电冷联产系统,在居民区空调用电负荷较高时段辅助供电,并通过暖气管道输送冷水,满足居民对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数据中心负荷是负荷侧具有极大应用前景的可调节资源,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确保了数据中心能够通过网络将数据负荷快速地进行地域转移,与此同时,智能电网、自动需求响应等技术的发展,为快速自动地调整数据中心电负荷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电力供应总体富余,调峰问题尤其是低谷调峰成为系统运行管理的困难环节之一。作为一种优质需求响应资源,数据中心能够通过数据网络在多个电力市场中实现电力电量的转移,具备极强的调峰潜力。文章设计了数据中心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需求响应方式,提出了数据网络参与多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总体架构,并建立了数据网络参与调峰辅助服务的决策模型,算例表明,所建模型的最优调度方案能够保证数据中心在参与多个电力市场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时的调峰有效性与自身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小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对区域配电网的影响,即减少配电网负荷峰值的增加。本文综合考虑不同用户类型的电动汽车在居民小区、政府部门和商业区的行驶规律、停车规律、充电需求,以实现整个区域配电网削峰填谷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在V2G(vehicle-to-grid)模式下,通过分时电价引导的不同负荷类型电动汽车从时间和空间上双重互补进行有序充电的方法。以IEEE RBTS-5系统的第1,2条10 k V线路负荷需求为例,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了本文所提的方法,验证了时空互补有序充电的方法对区域配电网总负荷削峰填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大负荷预测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面向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负荷预测的地区电网静态安全分析方法,对面向规划的静态安全分析的特点、最大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使用和静态安全分析的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改进了年最大负荷的取值方法,并结合大量的负荷采样数据,生成了负荷特性曲线库,明确了在此基础上的软件实现方法、结构流程和功能.所开发的软件应用表明,该方法便于发现电力系统的预期网架结构在未来预测负荷水平下的安全隐患,并能辅助使用人员作出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5.
调峰电价与可中断负荷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分析传统调峰方式基础上,提出一种调峰交易模式,即调度机构将所有参与调峰的负荷停止用电或减少用电的容量当作一种“电力资源”买入,参与调峰的负荷具有可中断负荷的特性。因此明确提出参与调峰的负荷被认为是可中断负荷,把可中断负荷补偿费视为该“电源”的购电成本。引入一个可中断负荷补偿机制,实现了“电源”买入。在该模式下,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重点提出了分区调峰电价和统一调峰电价2种调峰定价方法,抓住调峰定价的实质,实现了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使市场有限资源优化再分配,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该算法适用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初期,利用调峰电价调节供需关系,缓解缺电矛盾。  相似文献   

16.
在大型电网中,调控中心异址双活模式可全面提升系统容灾性能,实现主备一体化运维。然而异址多中心模式会增加能源消耗水平,给当前电网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挑战。目前调控中心间负载分配策略并没有综合考虑能源成本、数据传输成本和排队延迟。调控中心考虑由可再生能源直接供电,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工作负载管理框架,通过智能调度决策了解数据传输成本和排队延迟,采用整体方法来解决成本最小化和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即实现双碳目标。将工作负载分配问题表述为非合作博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纳什均衡的智能博弈负载分配框架,以最小化运营成本。该框架同时考虑能源和网络成本最小化,且同时满足工作负载性能目标。利用详细的模型来获得影响运营成本和工作负载性能的一组综合特征,包括调控数据中心计算和冷却功率、托管性能干扰、分时电价、可再生能源、净计量、高峰需求、调控数据中心排队延迟,以及调控数据中心间数据传输所涉及的成本。通过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比现有方法更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负荷预测的负荷预测软件采用VisualC++、SQLServer2000、ADO等通用工具开发。软件改进了区域电网预测方法和最大负荷指标选取方法,具有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数据库管理功能,并结合大量负荷采样数据,生成了负荷特性曲线库。该软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被证明了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电网规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多个冷热电联供型微网接入同一区域配电网,形成以配电网为核心的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当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间通过联络线进行电能交互时,给传统的多微网系统优化调度问题带来了挑战。在分析典型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供能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供用储设备间的冷热电能流动关系和设备的数学模型,建立考虑微网间电能交互的冷热电联供型多微网系统优化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天津中新生态城算例,分析各个冷热电联供型微网中设备出力和冷热电负荷平衡情况,与多微网间不存在电能交互时的优化调度进行经济成本、CO2排放量和各微网与电网交易电功率值的比较,与传统冷热电联供系统“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运行方式下多微网系统的总运行成本进行对比,验证所提模型的经济性、环保性和有效性,并对微网间交易电价的制定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研究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站址优化方法,且在能源站供能范围划分过程中未能考虑负荷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负荷特性互补的能源站网协同规划方法。首先,基于综合能源系统站网规划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提出能源站布点、供能范围划分及管网布局交替优化思路;其次,基于能源站供能半径范围,提出新建能源站数量确定方法,并结合蜂窝网络拓扑特征,提出初始站址确定方法;进而,考虑负荷特性互补,提出了综合能源站供能范围划分评价指标及划分方法;再次,针对道路上的管网布局问题,提出基于Kruskal算法的管网优化方法,结合线性优化模型实现负荷与道路管网接入方向的优化;继而,提出了负荷等效能矩计算方法及基于等效能矩的站址优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神经网络和专家库系统对地区电网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进行基本负荷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气专家库系统再进行负荷调整。此方法已用于地区电网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实用有效的,精度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