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历史环境整合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言奇 《规划师》2004,20(3):81-82
城市是个不断新陈代谢的空间,所以历史环境不能就保护论保护。运用城市意象分析法、场所精神分析法、城市文脉分析法将历史环境整合到城市的空间发展中,能真正达到保护历史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制宜主义”主张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建筑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都为我所用,以创造一个丰富的含有“多义性”的人造环境。建筑除了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还要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连续性。“新制宜主义”强调城市设计和场所精神,认为城市是逐渐形成的,新设计的建筑要与原有建筑融为一体,要为原有环境增色,而不能破坏原有的文脉与历史连续性;建筑与城市都是为人创造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是为表现一定的“场所精神”服务的,而“场所精神”离不开特色,其特色要借助于建筑形象及其环境所蕴含的情调、神韵、气氛、节奏、尺度、风格等显现出来。新制宜主义运用的设计思路概括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体切题,兼容并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句话,并强调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3.
城市更新进程中,改善城市基础物质环境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营造日常交往和具有情感空间与城市文化历史空间的场所。为了深入研究历史街区的再生性对于城市设计的意义,本文尝试将场所治愈的相关理论引入城市的历史街区设计中,为历史街区设计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凸显城市空间特色,弘扬地域文化,构建融合历史体验、文化延续以及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历史街区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风貌特色的保护陈谋德,王翠兰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和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因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状况、民族习俗而各具特色。而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建筑遗存、纪念场所。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又是形...  相似文献   

5.
历史巨变,沧海桑田,在城市发展的长河之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地段现今已破败不堪,无法找到其昔日辉煌的一丝痕迹。对城市历史场所环境的再现和探寻城市的记忆已成为当前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复兴是全球化背景下全世界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通过城市复兴,可以创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场所,并使这些公共场所充满活力和意义,最终实现场所精神的复兴。文章以西安都城隍庙为例,初步探讨了在"唐皇城复兴计划"的背景下,通过更新改造,城隍庙依托其形体空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空间系统,并有效地传递了历史文化信息,从而在现代都市生活环境中保持了历史区域的场所精神,成为古城西安城市复兴中特色鲜明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是历史城市保护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和城市形象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出现的城市传统风貌消失和城市特色危机的严重现实问题,分析和梳理了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保护的历史由来,从风格延续、结构延续以及生活环境内涵与场所的延续等方面讨论和研究了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保护的本质内涵。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从城市文化的高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就加强历史城市传统格局的整体保护、注重历史城市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融入当代城市生活与城市发展以及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有机延续传统风貌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国伟  赖伟王军 《福建建筑》2014,(1):111-113,78
万州滨江环湖地区是其历史发源地,是城市中心和景观核心区。本文对万州滨江环湖区域城市建筑、广场公园、空间节点三个场所要素进行了现状调研,提出依托自然山水景观,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建筑主题,改善人居环境是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重要主题策略。从文化和建筑出发,结合现代人居生活需求,展示主题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形成建筑与文化的融合、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达到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建筑创作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随着城市历史文脉的不断缺失.场所精神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题..本文从建筑的场所和场所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实际参与的项目——浏阳城市综合体为例.通过一些独特的视角具体说明和展现在实际设计中对于场所和场所精神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15,(9):44-49
西安古城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保存完好的工业设施和原有的办公场所使得西安市第一水厂具备了保护更新的充分条件。基于对西安市第一水厂的供水发展历程和所处的地区环境特征调查,发现其中蕴藏着悠久的城市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精神层面的意义更凸显其历史地位和价值。通过对水厂工业遗产的保护希望促成地区城市文脉的传承,使其成为一处延续西安城市供水史并且唤起西安市民城市记忆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