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经纱上浆大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即经纱从经轴上退绕下来直接进入浆槽进行上浆,而对采用预湿上浆的研究并不多见。文章通过预湿上浆工艺的实验,研究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并探讨了预湿上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预湿上浆是一种先进且适用的新型浆纱技术。  相似文献   

2.
预湿上浆技术的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43 2型祖克浆纱机上采用预湿上浆技术 ,并就预湿上浆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提出了较为完善的预湿上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预湿泡沫协同上浆工艺参数设置和上浆效果。介绍了预湿泡沫协同上浆原理及设备,以增强率、减伸率、毛羽降低率、增磨率、上浆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预湿工艺参数,并通过对比预湿泡沫协同上浆和单一泡沫上浆浆纱质量的差异,揭示了预湿对泡沫上浆的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预湿工艺参数为预湿水槽温度90℃、主压辊压力0.20 MPa、侧压辊压力0.20 MPa、第一烘筒温度75℃;预湿泡沫协同上浆浆纱质量明显好于泡沫上浆,而且其上浆率低于泡沫上浆。认为:预湿泡沫协同上浆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GA309型预湿浆纱机性能特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GA309型预湿浆纱机上浆装置的性能特点,并对预湿上浆效果进行测试.通过合理设置预湿上浆工艺参数,顺利完成了对多个纯棉品种的预湿上浆实践,与采用传统上浆工艺浆纱效果的对比表明:在上浆压力和浆料配方相同的条件下,浆纱毛羽可降低20个百分点左右,上浆率可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浆纱成本降低20%以上,织机效率和产品下机一等品率都优于传统上浆.  相似文献   

5.
预湿上浆在本色及色织品种上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使用WET SIZE上浆装置进行预湿上浆有节约能源、提高纱线强力和成品外观质量的优势。文中对其上浆工艺路线以及在上浆过程中出现的浆液粘度和浓度的变化、影响上浆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从浆料、预湿压轧力、预湿水槽水温、浆纱工艺参数的选择四方面进行了探索与试验。采用高浓低粘浆料,本色品种选择较高的水温润洗棉蜡及杂质,色织品种选择常温清水洗去浮色,预湿压轧力应掌握先重后轻,可确保具有良好的浆膜和上浆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纯棉高支纱因上浆困难,织机织造效率低的现状,将预湿上浆技术应用于纯棉高支纱上浆中。根据预湿上浆的机制,从浆料选配、预湿上浆各工艺参数的设置展开探讨,并通过生产实践,对比预湿上浆与传统上浆的效果。实验得出:通过控制预湿挤压辊压力值,使纱线预湿回潮率控制在标准范围;通过控制补浆含固量,使浆液含固量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使得浆料在纱线中呈合理均匀的分布。既改善了纱线的强力、耐磨性等性能,又降低了上浆率,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绿色环保,预湿上浆可以推广应用于纯棉高支纱。  相似文献   

7.
赵其明  陆华程 《纺织学报》2008,29(10):39-42
针对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不能利用浆纱压出回潮率和上浆率直接求得这一问题,探讨依据上浆率与浆纱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预测预湿上浆工艺中浆纱上浆率的方法。利用带预湿装置的小样上浆系统,采用质量分数为8%~11%的浆液分别对纯棉纱进行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实验,并测试浆纱试样的上浆率,再依据建立的浆纱上浆率与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对预湿上浆中的浆纱上浆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已知浆液质量分数,可依据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压出回潮率近似值和浆液浓度降低系数的经验值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上浆率。  相似文献   

8.
预湿上浆具有节省浆料、提高经纱上浆质量等优势.文章探讨了预湿上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讨论了预湿上浆工艺特点,分析了目前预湿上浆尚未推广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推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预湿上浆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预湿上浆的优越性,推广预湿上浆的应用,对预湿上浆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上浆方法与预湿上浆方法的浆纱毛羽、浆纱被覆与浸透情况,认为预湿上浆可增加浆料对经纱的黏附力、改善浆纱性能、降低上浆率,但预湿上浆对于浆液浓度和黏度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且预湿上浆工艺与纤维种类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预湿上浆工艺在纯棉中粗号纱上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粗号纱采用预湿上浆工艺进行浆纱实践.通过对比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这两种不同上浆工艺的浆纱效果和织造效果,得知: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后,上浆率有所降低,浆料成本有所下降;织造时经纱断头率降低,织机效率得到提高.指出:采用预湿上浆工艺时,必须合理设定压辊压力,防止纱线带水率过大,造成轻浆现象;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可使纱芯内部含有水分,有利于提高纱线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自主研发的预湿浆纱机及多年来的实际应用经验,概述了预湿上浆的工艺机理,总结、分析了预湿上浆技术的应用状况,表明预湿上浆是有待推广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预湿上浆原理及其对浆纱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传统上浆方式和预湿上浆方式的原理进行了对比,测试了采用传统上浆工艺和预湿上浆工艺浆纱的毛羽指数、耐磨次数、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预湿上浆明显改善了浆纱质量,并且节约了浆料用量,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经纱上浆的实质,提出通过预湿的方法提高上浆率的方案,并阐述了预湿上浆的方式和优点以及上浆工艺的诸多问题。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预湿上浆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期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凡 《江苏纺织》2010,(4):51-53
本文分析了经纱上浆的实质,提出通过预湿的方法提高上浆率的方案,并阐述了预湿上浆的方式和优点以及上浆工艺的诸多问题。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预湿上浆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期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预湿上浆在浆纱质量及节约用浆量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本文对预湿上浆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纺织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预湿上浆工艺的生产实践1.1预湿上浆应用于色织织物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对染色经轴上浆,保证了上浆质量,避免了色纱退色和色纱强力的损失。1.1.1浆料配方针对纱线实际情况,选用的主浆料为PVA1788和醋酸酯淀粉,并配以少量成膜性好、粘附力强的丙烯酸浆料以及平滑剂。这一配方粘度小、易渗透,对天然纤维的亲和性和  相似文献   

16.
从浆纱质量指标和上浆成本两个方面介绍了预湿上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确定了预湿压出回潮率的量化值。并提出由预湿压出回潮率和纱线 的上浆质量指标两个参数来确定最佳预湿压力的值。  相似文献   

17.
预湿上浆     
鉴于上浆是织前准备的最重要工序,上浆决定着织机的生产效率和织物的质量,又是纺织工厂能耗最大的工序之一,介绍了预湿上浆的原理,并对设备和工艺进行讨论。预湿上浆是在浆纱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上浆方式。它是在纱线进入浆槽前先经过高温预湿处理以提高浆纱质量,节约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18.
预湿上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浆纱质量指标和上浆成本两个方面介绍了预湿上浆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确定了预湿压出回潮率的量化值.并提出由预湿压出回潮率和纱线的上浆质量指标两个参数来确定最佳预湿压力的值.  相似文献   

19.
预湿上浆浆液含固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预湿上浆工艺中合理设置浆液含固率的方法.介绍了预湿上浆的作用和浆纱效果,分析了预湿纱线在浆槽中其上预湿水分与浆液的置换情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预湿上浆中浆液含固率的计算公式.指出预湿上浆应用的关键在于合理设定浆液含固率.并应通过有效的自动监控保证浆液含固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新型浆纱机结构与性能对浆纱毛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探讨新型浆纱机结构与性能对浆纱毛羽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压浆力、压浆辊硬度、压浆辊表面状况、浆纱速度等上浆工艺参数对浆纱毛羽的影响,测试烘燥温度、分层预烘方式等烘燥工艺参数对浆纱毛羽的影响,分析应用湿分绞装置、预湿上浆装置对浆纱毛羽的影响,认为:新型浆纱机配置双浸双压浆槽、高质量的压浆辊进行高速高压上浆,利用具有防粘涂层的烘筒进行分层预烘、采用能自动调控浆液浓度的预湿浆槽进行上浆,使浆液浸润均匀,浆膜被覆完整,有效地保障了浆纱毛羽的减少,提高了浆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