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每周电脑报》1998,(15)
随着AMD推出K6处理器,IBM赶在AMD公布季度收入报告前就宣布决定在其个人PC机上使用这种顶级处理器。目前,IBM正在积极促进K6在其个人PC机上的使用。很明显,这一举动大部分是由Intel处理器的高价格促成的。AMD首席执行官Jerry Sanders兴奋地宣称AMD已经解决了生产上的大部分问题,而且,在1,500美元PC市场上,AMD的K6芯片通过其性能价格比有望超越劲敌Intel。 AMD在低价位PC市场上的优势部分地源于在兼容Pentium的“Socket7”型PC上使用K6处理器。这种PC机要比使用Intel的Pentium Ⅱ的PC机便宜数百 相似文献
4.
Bill Machrone 《每周电脑报》1997,(1)
这次到了该为不屈不挠的AMD加分的时候了。K5是AMD Pentium级的选手,由于产量低,推出的太晚,K5在美国很不成功。但是,K6的故事则完全不同。虽然在今后几个月内我们还无法看到K6批量上市,但AMD已经在Comdex上演示了它的样品。在我们用Winstone测试工具所做的对比试验中,K6的表现甚至超过了Intel。更引人注意的是,从最开始K6就配备了 相似文献
5.
6.
吴工 《电脑技术——Hello-IT》1997,(8):7-8
AMDCPU的命名与性能评测首先介绍一下AMDKSCPU的命名方法。AMDKS/PR133,其中的K5表示产品名称,为AMD第五代兼容处理器;PR133中的PR为P-Rating的意思,用来表示非Intel的CPU产品的级别。大家知道用时钟速度来评测处理器的性能已不确切,更合理的办法是用应用软件来测量处理器的性能。根据这个想法由Cyrix、IBM、AMD和SGS-Thompson等公司共同制定了处理器性能评测标准,即P-Rating,已得到除Intel外的其他所有厂家的支持,其思想是根据某个处理器执行现有流行应用软件和评测软件的速度用一个相当有代表性的微处理… 相似文献
7.
8.
10.
11.
何江涛 《A&S(安防工程商)》2006,(8):140-14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承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高效率、快节奏压力的同时,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本文以北京某住宅方案为例来介绍社区安防系统的规划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仔细观察AMD K6 200MHzCPU,发现它那采用新的技术工艺的外型,要比一般的CPU薄许多,另外我们在测试中发现AMD K6由于电耗过高,所以芯体容易发热,因此机箱必须配备良好的散热条件和功率很强的电源系统,否则工作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中国计算机用户》1998,(52)
由AMD公司组织的“AMD三维天地全接触”活动自11月底在祖国大陆揭开战幕以来,已在上海、广州成功举办了两站赛事,向上万名电脑爱好者展示了采用3DNow!技术的K6-2系列处理器在三维图像处理方面的独到之处。与此同时,20多家主板厂商也拿出各自精品,声援AMD公司组织的这次寓教于乐的活动。 大众、磐英、微星、技嘉、精英、中凌和联想等20多家主板厂商为本次活动提供了23款基于AMD K6-2系列处理器的主板新品,在面向普通电脑用户的“组装基地”予以展示,联手向他们推荐采用3DNow!技术的K6-2系列处理器。 据AMD公司亚太区推广经理罗嘉文先生介绍,目前已有30多家主板厂商的40余种产品采用AMD K6-2处理器。他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