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揭示山水城市风景意象的知识与体验,是理解历史风景的社会性基础,也是传承中国"山-水-城"优势城市形态的可由途径。从《周礼》血缘型都市国家体系和国野产业同质的生成背景出发,归纳出《周礼》基于"辨方正位",奠定了差序王权风景意象下的都城与疆域山川、城市与郊野山水两层次的"地中"文化图式及其自然空间秩序;基于"体国经野",形成了"国""野"一体风景意象及其文化图式。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周礼》风景意象对后世山水城市风景营建的影响。研究丰富了山水城市的制度特征、要素组成及空间结构认知,也为当前山水城市、公园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园林》2021,(6)
自然山水本底资源是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依托,"城—山"风景是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风景的重要类型。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城山关系对于城市风景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山岳的关系,分别从"城—山"风景蕴含的山水思想、"城—山"风景要素与类型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归纳"城—山"风景的组织营构相关研究,最终从现代语境探讨当下的城市山体风景保护及相关城市设计策略。未来研究可深化城市与山岳的风景体系建构和审美意象、空间图示的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期促进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山风景格局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风景中一种独特的存在。"风景"在建筑学语境中应被拓展为更广义的"景观",当代建筑和城市研究与景观已形成多重维度的互动,中外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表达出不同的自然建造观念和思考,既有对自然哲学的追求,也有对自然资源和风景的利用。景观与建筑、城市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构的复杂关系。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双重关照出发,尝试论述将一种更深入的自然观作为价值的维度引领当代设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内在风景     
何健翔 《新建筑》2015,(3):46-50
尝试从理论和方法层面探讨在当下高速都市化语境下重建中国人文传统中诗化"风景"空间的建筑的可能性和策略。体现在具体建筑操作中,则是以新的建筑"风景"文本侵入"泛城市"的超级景观,以局部抑止和改写"泛城市"程式,进而修复和治愈城市并引发新空间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地理文化单元,其区域景观系统受独特的自然要素和文化结构影响。沿江城镇依托山水环境组织城市形态与功能,形成独特的峡江城镇风景系统。三峡工程开建以来,库区自然和社会环境剧变,城镇风景系统也随城市迁建快速演变。本文分析对比三峡库区城镇迁建方式,归纳风景系统演变与城址迁变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就地后靠、后靠重建和异址迁建三种城镇风景系统的演变类型。并以重庆市万州、巫山、云阳三区(县)为例,概括不同类型风景系统演变模式,总结了多尺度"江—城—山"结构协同、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融合,以及风景内涵"在地性"重建等风景系统变迁的特征,并提出相应展望。  相似文献   

6.
《园林》2019,(5)
中国城市传统风景营建的空间背后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城市山水格局、人居环境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在唐宋社会变革背景下,士人社会的兴起以及商贸娱乐型城市空间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到达高潮,激发了两宋城市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城市风景营建体系。作为南宋留都的南京,其城市风景营建在马光祖知府时期最为兴盛。相关建设活动反映出马光祖对国家意识的落实以及其对个人精神的追求。本文从"城市基础设施风景化、特殊功能性园林建设、日常生活风景点建设"三个层级对马光祖的风景营建进行阐述,总结其"重民生、促教化、兴风物"的营建思想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在风景     
本文尝试在理论和方法层面探讨在当下高速都市化语境的中重建中国人文传统中的诗化"风景"空间的建筑可能性和策略。体现在具体建筑操作中,则是以新的建筑"风景"文本侵入"泛城市"的超级景观,以局部抑止和改写"泛城市"程式,进而修复/治愈城市并引发新空间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有着独特水系的"泉城"济南历史上具有鲜明的风景特征。但是今天,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与水之间的关系被割裂了,河道和湖泊远离市民的生活。大明湖及护城河沿岸景观规划旨在通过水系的整理和水岸景观的改造,将城市、护城河、大明湖和众多的泉群紧密联系起来,完善城市的滨水步行空间,建立城市中心巨大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恢复济南城市的风景特征。  相似文献   

9.
刘云佳 《城市住宅》2021,28(8):28-31
回望我国数千年城市发展史,"造园"与"营城"相伴相生.随着时代变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等造园手法不断传承与创新.现如今,如何将中国文化之美及中国园林艺术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艺术品质,体现新时代中华基因?在"生态的风景 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上,苏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设计大师贺风春给出了她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陈开武  李妮 《江苏建筑》2015,(3):11-13,61
本文从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地理区位角度出发,研究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适宜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空间布局策略,将风景名胜区与与城市特色有效结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其他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布局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风景是一个国家至为宝贵的资源。风景城市则有其独特的自然风景或文化、名胜古迹。我国著名的风景城市,往往也是重要的历史名城和游览胜地,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桂林、承德、秦皇岛等。我国的风景城市,具有广泛的全民性,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5,(12)
基于城景互动的理念,文章对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进行了分类界定,提出了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3种亚类:市区型、近郊型和远郊型风景名胜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全国分类标准,按照"多规合一"的发展要求,对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的用地分类提出调整与深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提出中国风景名胜区是"真山水"和"大山水",中国古典园林是"缩影山水"或"咫尺山水"或"袖珍山水",即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水文化,是山水自然和风物风情为主要审美与表现对象,是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从而阐述了对中华山水文化与山水文化的概念、形态和中国山水主要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构成.尤其提出了"风景园林文化""风水文化""山水城市文化"和"风景名且牛集称文化等"是中华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呼吁中目和国际相关学界的专家、学者,组织起自己的学术与研究的机构,来为人类作出传统文化与风景园林山水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榆林八景对当代山水城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永 《山西建筑》2007,33(34):342-343
阐述了"八景"的由来,以古城榆林"八景"为例,说明了古城榆林的山水格局,指出当代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吸取传统经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山水城市,以使城市在"环境"和"意境"两个层面上创造出完美的城市空间意象,使城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江施云  乐志 《园林》2022,(9):69-75
城市滨水风景作为山水风景体系中一种不断演进、始终活着的文化形态,亟需对其历史形态进行识别、了解和管理。南京作为滨水风景发展集大成者之一,其历史智慧值得学习。但现有文献缺乏对其开发历史和发展规律深入探究。针对以上不足,以金陵组景视角下的滨水风景变迁为出发点,结合历史地图转译,总结从先秦至明清的滨水风景演进脉络和开发序列,探究其历史规律和驱动要素,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南京滨水风景开发受到自然变迁、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功能变更和文化风尚的综合影响,并最终形成以秦淮河为代表的线性风景体系;(2)城市内部水景格局整体呈现南多北少、河多湖少的状况,这与城市扩张和官方政策密切相关;(3)城市内河水系中开发的人文景点居多,这与三国时期开始沿秦淮河进行的建设以及文化风尚的变化密切相关。对补充南京风景史和认知中国风景发展规律性有一定意义,并为后续风景遗产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其原因是多方利益难以平衡,难以定义风景名胜区内部和外部的产权,并且不能正确处理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导致保护与发展不平衡。城景过渡空间是解决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城景过渡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特点,从而为实现城景一体化提出更科学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湖文化”是以西湖水利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建设、风景营造、游赏组织及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因子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国水利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风景符号。结合《永乐大典》36个城市的西湖历史文献整理,围绕建设动因、选址、布局等关键因子统计,系统总结了在多元建设目标、城市水系组织、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的“西湖文化”生态智慧经验。并在分析相关典型城市西湖风景营建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互融的整体环境观和基于地域适应性的风景调和能力,对营造生态持续、人文健康的山水城市有着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滨谊  丁恬 《规划师》2003,19(7):27-31
以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实例,分析了邻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产业对风景名胜区的蚕食和环境破坏严重,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非自然化,以及城市发展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指出生态环境规划作为协调自然生态环境与人为活动的一种手段,对于维护城市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开放连续的城市绿地系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古代亭记中"亭踞山巅"相关篇目的分析,揭示其风景体验除了"登高眺远"的视觉所观,还包括时空综合条件下的多种身体感知、基于历史感的文化体认、对于物外境域的精神追求,以及心系民生的责任感。中国自然宇宙观中人工与自然之间连续性的认识、时间与空间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传统的感知、认识、理解风景的方式。其风景体验所显示的"借景"内涵可以与《园冶》的"借景"篇充分回应,说明"借景"在本质上并非某种特定的、基于物象的"设计"手段,而可视为在风景经营中丰富生命体验、经历生命旅程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苏州古城及其周边山水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的视角解读了苏州作为山水城市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城市与近郊山水体系组成的"山——水——城"模式下的区域风景系统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剖析了苏州古城西郊浅山区作为关键连接体,在景观和人文上与城内的风景体系相互融合,构建超越城市范围的"城——郊"区域风景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山水城市建设应当在保护自然山水格局的基础上,从区域风景系统的视角将城市与自然山水结合,为当代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