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受诸多因素影响,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其中许多因素存在灰色不确定性特征.王河煤矿位于荥巩矿区中部,单一开采太原组一1煤层,属带压开采,是荥巩矿区矿井水害最为严重的矿井之一.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生突水事故达50余次,并造成淹井2次.通过对井田及与其处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且开采同一煤层的邻近矿井已发生的突水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灰色风险模型对王河煤矿今后开采一1煤层发生矿井突水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价,计算了灰色风险率和灰色风险度,为王河煤矿制定矿井水害防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矿区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上,对福建省大田县大竹林煤矿区水害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大竹林煤矿区水害老窑积水和地表水现状特征,并从水文地质学的角度分析存在水害隐患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478-481
在大湾磷矿区多孔抽水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资料,完成对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建立了概念模型,并以多孔抽水试验场的地下水流场演变过程为信息,以矿床地下水流数学模型检验为手段,建立了矿区地下水运动的分布参数系统仿真模型,并在检验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F1断层性质的查明,对后期开采阶段矿区涌水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72-274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能有效反应地下低电阻率地质目标体的地球物理方法,在煤田水文地质专项勘查中,能较好地探测岩溶发育带,为煤矿水害防治提供可靠地质依据。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川南地区某煤矿的水文地质专项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四川某矿区的延伸接替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运用Visual Modflow对地下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校正后的模型,预测不同开采水平下地下水流场的分布及涌水情况、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影响范围,定量比较不同开采深度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程度、与地表水体的补、排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最大达4.03km2,降雨旱、雨季补给条件对深部巷道涌水量影响较小,水库至开采区方向存在地下水分水岭,对矿区深部开采充水影响不大。本研究为今后该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矿区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建地 《建材与装饰》2013,(36):107-109
煤矿水害是矿井在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重大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大田县奇韬煤矿小溪洋一号井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形成的特点,针对这一水文地质特点提出防治水害措施与对策,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鑫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3):93-94
以城郊煤矿为例,对矿区高承压太灰水动态引流疏降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为避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消耗,使吨煤成本过高,借鉴相似条件的邻近矿井的相关防治水经验,在对城郊煤矿二水平具有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研讨出采用疏水降压措施,对矿井水文地质单元进行精细划分,使底板太灰水害得以防治,并对相关技术经验进行总结,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马利军 《山西建筑》2014,(8):101-102
依据矿区的水文地质状况,探讨了矿区水文地质勘探阶段的划分和勘探方法,并建立了矿区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对于防治水害,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盘龙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基础,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类型及当前矿区防治水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禁止越界超挖、组建专门水害防治部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防治矿区水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矿区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水文地质钻孔的布置、钻机的选型以及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等角度出发,研究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水文地质钻探的施工效率,有效防治水害,保证矿区的安全生产和正常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潞安矿区煤水共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煤矿安全开采,基于绿色开采理念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提出区别于疏干开采和排供结合的煤与水共采的观点。以潞安矿区为基地,分析地下水系统特点,发现并利用了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成功实施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和煤与水共采。研究结果表明:煤与水共采既适度开发地下水、维持泉组流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又经济安全地开采了浅部大量受水威胁的煤炭资源。奥陶系顶部隔水层是不需大幅度降低底板奥灰水位就能实现煤水共采的前提和保障,不仅解放了3#煤,而且解放了占矿区总储量1/3的下组煤;煤与煤系地层水共采和矿井水的净化利用为保持矿区乃至整个盆地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基本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煤与水共采是以保水、保安及环境保护为前提的2种资源的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12.
秦磊  谭康雨  岳鹏军  孙宁 《矿产勘查》2021,12(1):174-180
矿坑涌水是矿坑地下开采面临的首要问题,南非西格里夸兰盆地某铁锰矿属于未开采矿山,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向基岩裂隙含水层补给.基岩裂隙含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补给,并沿导水性较好的构造裂隙径流...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煤矿区是我国大型煤矿区,近年来大规模的开采,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呈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和河流污染,诱发了瓦斯爆炸、水土流失,地表开裂等多种地质灾害。现从煤矿开采的正负两面出发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针对各种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水库下采煤导水裂隙发育监测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安矿有8.00×107 t煤炭资源处在小浪底水库水体之下,煤厚变化大(0.0~18.8 m),现有的导水裂隙高度计算方法不能满足水体下采煤安全评价的要求,水体下采煤存在突水隐患。为确定开采过程中覆岩破坏上限及其是否导通地表水体,研究区在5个地面钻孔中进行超声成像观测,在5个井下钻孔中进行并行网络电法CT观测,并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各种不同开采条件下的覆岩破坏过程。观测及模拟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发育最大高度主要取决于煤层采厚,两者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计算公式,为结合其他突水影响因素确定安全可采分区提供可靠依据,并得到3个位于安全可采区内的工作面工业性试采成功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北京西郊南水北调受水区进行了地下水数值模拟和流场趋势预测,为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首先建立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将模型概化为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南水北调供水前,地下水位持续小幅下降;南水北调供水后,地下水储存量增加了4.2×10^8m3,地下水位平均上升幅度为6.24m。其中,在研究区北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地下水上升幅度最大,一般为8—10m,在研究区南部上升幅度较小,一般为3~4.5m。  相似文献   

16.
Coal mining under aquifers in China: a case study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very complex in many coal mines in China. Water inrushes from aquifers near mining coal seams occur frequently, and coal mines often suffer from serious water disasters during coal extraction. Therefore, mining safety from groundwater hazards is a common concern of both mine operators and researchers.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determine mining-induced strata failure and strata hydraulic conductivity variations for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water inrushes in coal min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coal mining under aquifers in China, and presents a case study for mining under a water-bearing alluvium. The case study consis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es to evaluate the stress redistribution, strata failure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resulting from coal extraction in Daliuta Coal Mine, Shaanxi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17.
陈书客  崔萌  宋少秋 《矿产勘查》2018,9(2):354-359
矿井涌水量是煤矿开发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对煤田进行经济评估、设计和制定采掘方案、确定防治水措施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精度取决于矿井充水条件的正确分析及预测方法、参数的合理应用。目前用来预测矿井涌水量的方法较多,包括大井法、非稳定流定降深井流法、水文地质比拟法、数值模拟法等。本文以下梨园煤矿为例,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为下梨园煤矿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8.
张涛 《城市建筑》2014,(9):386-386
煤炭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井水,而我国西北煤炭矿区水资源匮乏,因此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矿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对矿井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是未来矿井水深度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开展均匀介质稳态渗流模拟试验、非均匀介质稳态渗流模拟试验和采动应力影响下的非均匀介质渗流模拟试验,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讨论室内试验中一次场电流(激励电流)I与试验模型进水量Qi之间的相关关系;深入矿井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地下水渗流地电场动态监测试验,在试验期间发生了矿井突水事故,及时进行了突水水量Qo的测试工作,并讨论一次场电流I与突水水量Qo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匀介质稳态渗流模拟试验和非均匀介质稳态渗流模拟试验都表明,固水二相介质中,水未达饱和时,一次场电流I与模型进水量Qi呈线性相关关系。非均匀介质采动条件下的渗流模拟试验表明,在水文条件稳定(水源充足、流速稳定)的情况下,一次场电流I仍然呈现稳态渗流特征,即I与Qi呈线性相关关系,由此认为,在该种条件下,一次场电流主要响应于渗流场的演变和渗流过程的发展,而对岩体的破断与裂隙发育过程响应相对不明显。结合室内试验结论,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井下探测数据,发现在矿井突水过程中,一次场电流I与探测区域出水量Qo呈正相关关系,基于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利用电流I的变化趋势实现对探测区域出水量Qo的变化趋势的预测。同时一次场电流与出水量相关度较高的电极,对渗流通道的位置具有指示作用,有助于视电阻率探测成果的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为保护阿富汗艾娜克铜矿一带地下水资源环境,同时在开采期间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在阿富汗艾娜克铜矿一带进行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及水源地稳定流抽水试验成果采用补偿疏干法对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进行计算并对水源地取水后对当地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本水源地为山间河谷调节型水源地,本次研究确定的地下水资源储量1 255~28 m3/d,精度为探明的(B级)允许开采量。水源地开采运行后不会对周边产生危害性沉降,但是会对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北段1 240 m、南段1 860 m)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铜矿水源地正常开采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