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瑞雷波探测原理、工作方法出发 ,介绍了利用瑞雷波方法探测碎石质混合土的具体应用 ,并结合瑞雷波速度进行混合土密实度和不同持力层的分层 ,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建材》2015,(6):183-184
井筒基岩破碎带强度低。厚度大且含水丰富,结合典型井筒工程,采用地面预注浆加固破碎带岩体。使用分支孔对注浆孔进行施工;根据注浆深度、段高的划分、注浆压力等确定注浆量,破碎带堵水率达到99.5%,起到了很好的加固堵水效果,为其它类似井筒注浆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孙礼钊 《城市勘测》2022,(1):200-204
水库坝体隐患有可能演变为险情,危及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水库坝体隐患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某水库坝体正常土体与隐患之间的波速、电阻率、介电常数差异,针对性地采用瑞雷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法等综合物探技术探测某水库坝体隐患,最终查明约8.5 m以下地层为坝基土;坝身土体具有上密下疏的结构特征,圈出三处异常...  相似文献   

4.
鲍晓军  洪勇 《安徽建筑》2010,17(3):146-147,160
瑞雷波检测技术是对工程质量检验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施工简单。在泌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使用瞬态瑞雷波对地基和路基的压实度和块状塌落进行检测,相对于有损检测,瑞雷波有着对路面扰动小、检测过程科技含量高,结果准确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碧流台银铅锌多金属矿区通过X荧光仪及视电阻率测量圈出2条异常带、4个异常区,其中Ⅱ号异常带南部的异常区与已知矿体完全对应;在X荧光仪圈定的异常图上表现为异常区,同时视电阻率又表现为低阻异常的地区,均发现了银铅锌多金属矿.由此可知,X荧光仪与视电阻率测量相结合的综合找矿方法在研究区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稳态瑞雷波勘探在地震安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稳态瑞雷波法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介绍了SM98-24B瑞雷波仪的参数,以及在地震安评项目的波速测试中,稳态瑞雷波法勘探与钻孔波速测试的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
本文以深井巷道组过特大型断层(落差大于100 m)破碎带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断层破碎带中巷道组围岩的力学特征以及相互影响;结合断层破碎带围岩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早预报、超前探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观测"的断层带施工技术和综合保障体系,形成超前物探、超前加固、微震开挖、分步动态支护等综合配套技术,保证了巷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桩斜检测中的瑞雷波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瑞雷波在层状介质中具有频散特性,利用这一特性,用瑞雷波解决工程中的桩斜检测问题,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本文简要介绍了瑞雷波检测桩斜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瑞雷波测试路基压实度的理论,改造了现有的瑞雷波检测仪器,开发了一种用于瑞雷波室内标定试验的模具,通过室内标定试验建立了瑞雷波波速和路基填土压实度的数学关系模型,得到了瑞雷波波速和路基压实度关系曲线,为瑞雷波检测路基压实度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12 000 kN.m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施工、检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瑞雷波试验、浸水与不浸水平板载荷试验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与同一场地3 0008,000 kN.m能级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得出有效加固深度、湿陷性处理效果等结论,为大面设计、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ST技术在贵州高速公路顶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效隧道位于汕头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中段贵州境内,岩溶发育,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采用了TST技术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结果表明,TST技术采用空间观测系统和最大能量扫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和构造定位精度,应用二维方向滤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侧向回波和面波,成功地解决了断层、破碎带及含水带的地质超前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12.
饱水度对砂岩纵波波速及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石饱水度、纵波波速及强度的相关性研究中,较少综合地考虑饱水、风干过程及各向异性对岩样纵波波速、强度的影响,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超声技术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层状砂岩,制备垂直层理和平行层理两种岩样,进行岩样的饱水和风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岩样的纵波波速与饱水度具有明显非线性、非单调的关系,含水岩样的纵波波速不仅与饱水度的大小有关,而且与饱水、风干过程有关。(2) 砂岩各向异性明显,在饱水和风干过程中,垂直层理岩样纵波波速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平行层理岩样,饱水后,砂岩的各向异性特征略有增强。(3) 在饱水、风干过程中,岩样的抗压强度和纵波波速存在变化规律不一致的现象,岩石矿物颗粒表面和孔壁的吸附水对岩样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影响较大,而岩石孔隙内的饱水程度对纵波波速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成果对含水岩石的强度、波速测试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相关试验方法也可以为类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racturing degree on P-and S-wave velocities in rock.The deformation of intact brittle rocks under loading condit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a microcracking procedure,which occurs due to flaws in their 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propagates through the intact rock,leading to shear fracture.This fracturing process is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as it affec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rock and hence the wave velocities.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fracture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 of fracturing degree,samples were loaded at certain percentages of peak strength and ultrasonic wave velocity was recorded after every test.The fracturing degree was record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ample and quantified by the use of the indices P_(10)(traces of joints/m),P_(20)(traces of joints/m~2) and P_(21)(length of fractures/m~2).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wave velocity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fracturing degree.Additionally,the fracturing degree is described adequately with the proposed indices.Finally,other parameters concerning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rock type and scale influence were found to contribute to the velocity decay and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相似文献   

14.
在水中激波对饱和水泥试样冲击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弹性波速测量、孔隙度测量和渗透率测量实验,利用量纲分析确定了引起水泥损伤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出激波压力和弹性波速平方的线性关系,使用经验公式回归出弹性波速和裂缝孔隙度的关系,最后通过离散裂缝模型简化求出裂缝渗透率和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以上关系,找出激波压力对裂缝渗透率的提高作用,得出激波压力和裂缝孔隙度为二次多项式关系,确定出提高水泥试样渗透率最优的动载荷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土体剪切波速是工程场地地震效应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苏州城区的大量剪切波速实测资料和工程地质特征,探讨了第四纪深厚沉积层剪切波速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给出了不同工程地质分区的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变化的经验公式;基于不同深度范围内土层平均剪切波速间存在的显著相关性,建立了基于浅层剪切波速外推深层剪切波速的逐步外推法,验证结果表明:(1)苏州城区等效剪切波速ν_(s20)和ν_(s30)的空间展布具有显著的分区特征,覆盖层厚度d80m的Ⅲ类和Ⅳ类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分界值ν_(s30)可以取为170 m/s;(2)平原区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呈幂律函数关系;丘陵区细化为3个小的区域后,各分区内土层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呈二次多项式关系;(3)逐步外推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当外推深度处的土层剪切波速存在剧烈变化时,剪切波速的逐步外推法失效;(4)基于剪切波速逐步外推法,可给出剪切波速不小于500 m/s和700 m/s的任意假想基岩面埋深H_(rock)及相应的微震动场地卓越周期T_g,发现T_g值和H_(rock)值的空间展布基本一致;选取剪切波速不小于700 m/s的土层顶面为地震基岩面时,各工程地质分区的T_g值和H_(rock)值空间展布的差异性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波速变化是判定岩体裂纹扩展、损伤演化的重要手段。联合单轴压缩与超声波波速测试试验,探索了加载过程中砂岩试样的波速变化特征,并据此对砂岩的破裂发展及损伤程度开展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压密和弹性阶段内,砂岩的波速和动弹性模量都呈增大趋势,表明砂岩结构随加载变得更加致密;而随加载进行由弹性阶段逐渐进入塑性阶段,波速和动弹性模量均开始下降;横波、纵波波速的转折点基本对应压密—弹性、弹性—塑形的转折点,而波速比的变化较符合岩心内部裂隙发展特征;对比发现,横波波速变化比纵波波速敏感性更大;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岩石的动弹性模量与应力应变曲线都呈现良好对应关系,表现为弹性阶段后期动弹性模量开始下降,而进入塑性阶段后,动弹性模量下降速率渐趋于最大值。该研究可为砂岩内部损伤演化规律及灾变预报预警等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多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固结灌浆检测资料,分别对断层破碎带、风化及开挖影响区等不同条件岩体固结灌浆前、后波速的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固结灌浆后岩体波速提高率与灌浆前岩体波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波速变化与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与瀑布沟水电站进水塔基础固结灌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待灌浆岩体自身的可灌性是固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不同工程条件岩体具有相对应的波速提高率范围,置信水平为95%条件下,断层破碎带、风化岩体和开挖影响区岩体波速提高率范围分别为14%~38%,10%~25%和6%~16%;波速提高率与灌浆前岩体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对岩体固结灌浆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区地形、地质情况相对复杂,各种物探方法的应用都受到一定条件限制,进行岩溶断裂破碎带勘察时,应进行综合物探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本文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广州地铁九号线工程田美断裂进行探测,详细查明田美断裂的走向、破碎带宽度、构造破碎特征、断裂的性质、规模和产状等;同时辅以少量勘察验证孔施工对断裂做验证,以便有效地揭示断裂特征,通过实验取得较理想的成果,并意外地发现了田美断裂的次一级断裂。  相似文献   

19.
 寒区饱水裂隙岩体受反复冻融作用影响,沿裂隙端部出现裂纹萌生、延展、偏转、分叉等现象,造成裂隙端部局部化区域损伤,进而诱发端部断裂造成岩体整体失稳。现采用相似材料配制0°,30°,45°,60°,90°的单裂隙类砂岩试样,并对裂隙内部充分饱水,展开10,20,30,50次冻融循环试验,而后观测裂隙端部区域在不同裂隙倾角、冻融循环次数下局部化损伤效应差异规律。藉此,对裂隙岩体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局部化损伤效应进行分析,并结合断裂力学应力叠加理论,验证了因局部化损伤效应造成的裂隙端部断裂特性及扩展路径规律。结果表明:(1) 冻融循环作用下单裂隙岩体存在局部化损伤效应,按照局部区域宏观裂纹发育状况,可将裂隙端部划分为:断裂区、渐进损伤区、系统损伤区;(2) 随着裂隙倾角增大,冻融循环过程造成的局部化损伤效应越不显著,对应的声波波速值越大;(3) 冻融循环过程中,主要在30°,45°,60°斜裂隙岩体出现主裂纹分叉、偏转现象;(4) 裂隙角度愈缓,冻融循环作用造成的主裂纹偏转现象越早产生,偏转方向逐渐趋于水平,且沿初始裂隙走向的延展长度越短;(5) 冻融循环引起局部化损伤在上下端部存在差异,裂隙下端部较早发生宏观断裂,且倾角越大,差异现象越明显。研究将为冻融作用下裂隙岩体局部损伤及端部断裂演化规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岩石声波、声发射一体化监测装置,系统地研究三轴多级循环荷载作用下盐岩超声波波速与声发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岩石的超声波波速和声发射活动与应力状态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加载阶段,超声波波速上升,声发射活跃,卸载阶段,超声波波速下降,声发射平静,应力级数越高,这一特征越显著。(2) 盐岩的声波、声发射特征与试验围压应力密切相关。围压水平越低,应力循环试验中岩石波速变化率越大,声发射事件数量越多;围压水平越高,岩石超声波波速变化率越小,声发射事件数量越少。五级应力荷载试验中,围压条件为5,10,15,20 MPa时盐岩的声发射事件数量分别为1 026,703,361和206个,显示了“围压致密效应”。(3) 分别应用卸载模量、裂隙密度和Felicity比表征盐岩的损伤演化。结论认为:盐岩的裂隙密度和Felicity比变化与岩体承载破坏特征较为一致,可以较好地反映盐岩的损伤破裂过程,而利用卸载模量表征盐岩损伤误差较大,这是由于盐岩特殊的黏塑性变形特征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