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井妍 《砖瓦》2022,(1):66-67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改善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模式,将海绵城市理念用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既能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又具有生态研究的科研价值和环保科普的教育意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梳理景观规划实施路径,采用"渗、蓄、滞、净、用、排"等海绵城市措施,控制地表径流,构建雨洪系统,通过绿地空间、道路系统和建筑单体等海绵措施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及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城市水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占地面积大、绿地比例高等特点,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把校园打造成“海绵校园”,将会对“海绵城市”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安阳市殷都区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校园河道改造治理和校区规划设计中来,提出了“反规划”与“海绵校园”相结合的构建策略,结合校园地势及现状条件,从低影响开发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海绵”措施,使校园成为实践“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典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海绵校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缓解城市水环境污染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文中以陕西省汉中市某高校校园为例,从GIS二维和三维基础数据组织和低影响开发理念方面入手,针对雨水收集、回用和管理作了空间布局分析与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IS空间分析方法能够与用地布局、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场地设计参数和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净化、储存和再利用等环节可借助地理空间建模和水动力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与模拟,为解决校园内雨水资源利用、景观绿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和海绵校园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海绵校园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文章将湿地生态理念引入高校生态规划中,提出在具有良好生态本底的基地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形成校园生态雨洪系统。阐述校园湿地的意义和设计原则,结合规划实例探讨校园湿地的构建策略,为海绵校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校园内涝、水污染问题对校园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设计中被提上议程。该文从校园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微观层次的表达。基于《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通过海绵设施分布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汇水分区图等施工图纸设计,计算得出下沉式绿地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使其满足宜昌市海绵城市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特点,研究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意义,并从地面铺装、绿地、屋顶、水体等方面,介绍了高校校园的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海绵化"的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众多城市开始实施小、初、高全阶段一体化选址策略,建设十二年一贯制的复合型学校。文章从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切入,分析该类复合型中小学校园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通过适度复合、整体设计、绿色生态等规划设计方法,构建新型的校园空间框架。进而,从校园整体功能布局、校园环境教育、可持续更新等层面对传统中小学校园进行重构,在满足中小学校当前使用要求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变革升级的教育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校园规划设计中,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从绿地系统、路面铺装、景观水系管网三方面,阐述了该理念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解决了校园用水紧缺及雨水内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对海绵城市以及排水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提出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理念应用于校园水循环系统建设中的观点。以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根据安徽建筑学院北校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整理其产生内涝的多种原因,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思路,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达到保证校园自然水系统的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内涵提升与品质优先阶段,高校校园更新也向着空间集约化、高质量化发展,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校园规划控制原则愈加重要。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动态更新的校园规划机制,从校园土地利用、历史景观格局保护、交通规划等方面指导校园进行规划控制和动态更新,这为我国高校校园的弹性发展规划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海绵城市"的兴起为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沈阳建筑大学海绵校园改造工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生态作用,并针对该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沈阳市海绵小区的合理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大学校园更新具有价值多元化、内外功能一体化、校园空间组织复杂化和多样化、校园组织运营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大学校园更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转型过程中城市组织秩序模式的变化,在构建校园内部秩序的同时,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城市系统,建构一种新型的校园内外部关系,以实现大学校园在开放共享的...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为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日趋严峻的水资源匮乏、水体环境污染和内涝灾害频发等城市水问题,提供了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新思路。海绵校园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对推进建设新型绿色校园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探讨了海绵校园建设的必要性、优越性以及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为海绵型绿色校园的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昆山市某高级中学为例,对校园海绵化改造系统方案进行了研究。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校园场地分区的海绵化改造策略,根据场地绿化、竖向等条件,结合景观需求合理确定汇水区径流组织形式,将校园分为分散式源头处理区、蓄水池收集处理区、生态湿地处理区,详细布置生物滞留池、蓄水池、生态湿地等海绵设施。同时,采用SWMM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结果表明,校园海绵化改造方案合理可行,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提高了项目规划设计科学性,也为其他校园海绵化改造项目的方案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注重生态效益和自然环境,海绵城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方式,在国际中被誉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它能实现城市低效能生态化发展,同时可以统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水循环。重点介绍了海绵城市中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建设,以期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城市构建路径,近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绵体的构建对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绵校园"可以理解为海绵城市理论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及构建方法与大学校园实际相结合,构建校园区域生态海绵体。本文通过设计理念、构建方法两个层面,对海绵校园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明确了在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校园可以通过多层次的系统性构建,进行生态海绵体的规划建设。保证校园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生态效应,将固有景观赋予新的生态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大批高校的新校区快速建设,众多高校的新校区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在高校建设或更新过程中,校园规划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甚至产生了很多规划问题。由于一些高校基地的自然环境较复杂,加之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不少高校的校园在后续的校园生活中遇到许多问题,例如,一旦校园遇到强降雨,就容易引发内涝。"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具有低影响,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和特征。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规划为例,基于"海绵城市"核心思想,从建筑规划的角度提出了校园更新设计的策略,尝试解决校园内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邹锦 《室内设计》2018,(6):26-32
海绵城市建设希望解决的是城市 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问题。在 现阶段,单纯为了满足一系列海绵城市规划 设计指标,而把海绵设施建设考虑在项目规 划设计后期的“+海绵”情况比较突出,由此 产生了很多弊端。笔者因此提出“海绵+”理 念,希望在综合解决城市雨洪与水资源问题 的同时,主动强化其附加的生态效益与社会 效益等,提出了“海绵+”在生态、社会、文 化等方面的应用策略,在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同 时,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进化与 真正和谐的人水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海绵校园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低影响下海绵校园改造,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现状排水系统的解析,从校区全面摸查、雨污分流、海绵设施改造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利用雨水,解决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为高校海绵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校园景观建设中,并以三亚市为例,阐述了雨洪管理的设计方法,达到了生态校园景观的效果,解决了校园洪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