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茜 《四川建筑》2010,30(4):88-90
论述了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根源、发展、内容及其对建筑领域产生的影响,辨证地分析了解构主义哲学与解构主义建筑之间的联系,同时,揭示了从解构主义哲学以及解构主义建筑中可以发掘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2.
正UED:多数中国读者都是从1988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解构主义建筑"展开始了解您的。那么从您着手实践开始,您的概念和作品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解构主义建筑"展上的程度?您又如何看待"解构主义建筑"这样的标签?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项目无疑是我参加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一个原因,拉·维莱特是那次展览中少数几个得以真正在建的项目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  相似文献   

3.
颜舒婷  王力 《城市建筑》2014,(2):213-213
本文从解构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对解构主义建筑的分析与概括并以广州歌剧院为例,解读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途与存在的一些问题,取长补短,深刻挖掘解构主义建筑的审美价值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磊  黄欣 《华中建筑》2014,(11):24-27
以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建筑"观念的形成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立场的"空间"理论分析、直线进化时间观、杰弗逊"第三世界批评"三种理论为研究框架,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独特逻辑。认为"传统"遭遇了西方"他者"文化的碰撞,价值系统发生转型是中国现代建筑对待"传统"问题发生价值转移的重要?因。"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峙及赶超关系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学风的回溯,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回归,现代中式建筑日益成为建筑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贝聿铭、吴良镛、张永和等新老建筑家们推动着现代中式建筑的发展。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得主王澍从乡土地域出发,努力将传统建筑文化转换成当代的建筑语言,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法相结合,营造中国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建筑。文章通过研究王澍的全部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其建筑作品中传统建筑材料的当代地域性表达,探讨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材料进行处理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意境,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纽带,为探索中国建筑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回归本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赛强 《山西建筑》2007,33(9):70-71
试从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和解构建筑产生理念角度出发,以现代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屈米代表作巴黎拉.维莱特设计为例来解析解构主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并总结出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的创作手法,提出解构思维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领域特别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引起了激烈的冲突,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地域性特征与设计方法趋同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建筑文化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引入了"历史性"、"效果历史"等哲学观念,剖析了"崇洋"和"崇古"两种错误做法,提出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视域融合",创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贾玲利 《四川建筑》2005,25(5):32-34
从解构主义理论及其在建筑学上的表现出发,结合哈迪德多项著名的建筑作品,探讨了现代解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扎哈·哈迪德的主要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提出哈迪德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及其创作中存在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从解构主义、非线性等现代建筑理论可以看出建筑设计和哲学之间的关联。哲学思潮的兴起引导建筑设计思想的变革。建筑设计是建筑观在设计实践中的反映。哲学与建筑学的跨界联姻使建筑设计有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熊瑞源 《福建建筑》2012,(10):38-41
在现今室内设计领域,中国的传统装饰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从中国的传统装饰纹样着手,分析西方的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探讨把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与解构主义"陌生化"设计手法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使传统历史文脉更好地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传承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朝灿  丁承朴 《华中建筑》2011,29(6):35-36,89
解构主义建筑是20世纪后期建筑创作中的一种探索方向,其观念变革表现在对结构主义的分解和破裂、对形而上学的批驳、实现反传统的建筑形式等。时至今日,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焕发新的生命力。该文以央视新大楼、广州大剧院代表性建筑展开,力图对解构主义建筑的"非存在"、"非功能"、"非理性"、"反记忆"等建筑创作手法及形象特征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论述了哲学中解构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产生背景、解构主义对现代建筑产生的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解构文化现象,通过分析解构主义在建筑、时装、娱乐节目等方面的渗透与运用,试图说明现今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另类创新思维的灵感都体现了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旨在归纳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特征何以在新建筑中应用、创新。以"后世博民居文化区——美丽上海"项目为例,从布局形式、结构样式、立面元素、氛围营造、技术工艺和新旧建筑融合等方面,分类归纳研究传统建筑特征在新建筑中的实践与创新,探讨如何在新与旧、传统与时尚之间,平衡出一种独特而富于情趣的空间体验,满足新建筑时代要求。传统与现代如何相结合是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之路。  相似文献   

14.
景泉  贾濛  周晔 《建筑技艺》2020,(7):66-71
传统绿色营建理念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根植于天地四时的宝贵建筑实践经验,而我国现代绿色建筑理念及技术却始终无法真正从中汲取营养,导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绿色建筑实践的影响甚微。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绿色建筑必须合理回归建筑历史文脉,重视传统绿色营建方法的现代转译,以"节地、节能、节材、节时"为理论依托,结合绿色建筑工程实践,揭示现代绿色建筑与传统营建方式之间的深层关联,提出基于传统绿色营建理念的当代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施梁 《华中建筑》1998,16(1):35-37
作者考察了解构建筑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与现代建筑的关联,讨论了解构建筑,认为建筑中的解构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文章通过对思路界解构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文章通过对思想界解构主义的评介,指出解构理论的不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及“解构主义建筑”的产生、观点和实践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建筑”没有灭亡,“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补充和发展——“现代建筑”的多元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安徽建筑》2013,(3):15-16
在当今社会复杂化的前提下,人们的思想也从原有的单一形态向复杂形态变化。在建筑设计上人们开始对以传统哲学思想引导下的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并提出了以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解构主义。然而就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的斗争的同时,建筑师哈迪德以她独特的哲学语言诠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思想不是完全"反"现代主义哲学,而是对传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发展以及对解构主义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解构主义提倡反中心、反权威、反传统的哲学理念,深入影响了建筑学与文学创作。屈米和卡明斯分别是建筑和文学领域的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本文从解构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了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和卡明斯的蚱蜢诗,肯定了这两类作品的美学价值。最终从类比中概括解构主义带来的作品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构成主义,还得顺带说下解构主义。1988年在MoMA举办的一个名为"解构主义建筑"的展览,策展人是菲利普·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参展览建筑师有艾森曼、盖里、屈米、蓝天组、里博斯金、库哈斯和扎哈。展览很成功,"解构"这个词一度变得很火。可是,马克·威格利虽然指出了解构主义建筑和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的联系,但他却把解构主义定位在构成主义的"隔世遗传"上。从建筑形式语言上来看,参展建筑师都用到了斜向的建筑元素,强调空间的动势,确实和构成主义的建筑语言很相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5)
与传统的结构主义相比,解构主义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更能产生各种各样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受解构主义的影响,现代服装设计行业变得更加标新立异、时尚前卫。文章从服装的面料、颜色搭配和款式造型等方面概括了解构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