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妍 《砖瓦》2022,(1):66-67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改善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模式,将海绵城市理念用于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既能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又具有生态研究的科研价值和环保科普的教育意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梳理景观规划实施路径,采用"渗、蓄、滞、净、用、排"等海绵城市措施,控制地表径流,构建雨洪系统,通过绿地空间、道路系统和建筑单体等海绵措施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校园建设的热潮已经从新建校园向现有校园的改扩建转变。在改善教学设施的同时,也应同时提升校园的生态效益。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校园有机更新,旨在通过优化校园水生态系统,整体解决新老校区统筹、提升校园生态效益和突出校园特色等问题。珠海某高校改扩建总体规划,基于对校园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场地规划、绿色交通、生态景观、建筑措施、雨洪系统五个层面的策略,整体构建海绵校园。文章指出海绵城市也是一种有机发展的思想,为校园有机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说明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包括水系湿地规划、绿化带设计、人工式改造、市政道路以及广场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城市构建路径,近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绵体的构建对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绵校园"可以理解为海绵城市理论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及构建方法与大学校园实际相结合,构建校园区域生态海绵体。本文通过设计理念、构建方法两个层面,对海绵校园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明确了在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校园可以通过多层次的系统性构建,进行生态海绵体的规划建设。保证校园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生态效应,将固有景观赋予新的生态内涵。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校园景观建设中,并以三亚市为例,阐述了雨洪管理的设计方法,达到了生态校园景观的效果,解决了校园洪涝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及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城市水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占地面积大、绿地比例高等特点,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把校园打造成“海绵校园”,将会对“海绵城市”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安阳市殷都区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校园河道改造治理和校区规划设计中来,提出了“反规划”与“海绵校园”相结合的构建策略,结合校园地势及现状条件,从低影响开发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海绵”措施,使校园成为实践“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典型。  相似文献   

7.
海绵城市是解决水问题的有效方法策略,在大学校园和职教园区中运用广泛,本文通过研究云南嵩明职教园区人口、用水特点、水厂供给量、降雨量、排水工程和方法等现状,分析嵩明职教园区建构海绵校园的必要性.总结海绵城市的相关策略,缓解嵩明职教园区缺水危机.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乡高新区的用地建设现状和规划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探讨宁乡高新区新的建设理念,结合宁乡高新区的特点,研究采取塘湖保留改造“、绿、灰”排水设施联通、地块退让带下凹绿地改造及生态湿地构建等方式,提高宁乡高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水平,实现有效利用流入城市路面体系中的降雨能量,缓解降雨对路面体系正常通过能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以"海绵城市"的兴起为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沈阳建筑大学海绵校园改造工程进行了说明,阐述了"海绵城市"理念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生态作用,并针对该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了沈阳市海绵小区的合理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规划案例出发,探讨了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海绵校园规划建设。该项目将径流总量控制作为控制目标,分别对景观水体、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生态树池、路边生态滞留区、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与透水混凝土进行规划分析。结果显示:该新校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达到了海绵校园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结合重庆市南岸区大众水体公园建设的工程实例,探讨了海绵城市雨水湿地公园水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水质水量保障的具体措施与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雨水湿地公园水系统的运行费用及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环境效益,以期为海绵城市雨水湿地公园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海绵城市顶层设计,是科学有序建设海绵城市的基础。针对镇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为例,从地理位置、资源特点分析着手,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西集镇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以及水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本底和现状问题,提出西集镇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及指标体系,给出以镇域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建设思路,构建了西集镇"两廊、两带、多点连片"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最后将西集镇海绵城市建设适应性划分成四个功能分区,从农田林地、水系湿地等方面提出海绵建设的对策建议,为通州区西集镇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镇域生态建设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生态规划建设长达八年的系统化实践,将成功经验总结为:湿地再造与校园功能一体化模式.所阐述的生态因子分级控制创新理念,是对其深化研究的成果.目的在于为这一模式建立套系统化的操作方法,用以指导再造湿地生态活性的建构设计.它包含首序、层级、边界三原则,具体体现为以水资源共生为核心的湿地斑块活性规划;以生态机能共生为核心的湿地廊道活性规划;以亲水生物共生为核心的湿地基质活性规划.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校园内涝、水污染问题对校园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设计中被提上议程。该文从校园绿地、建筑、道路、广场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微观层次的表达。基于《宜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通过海绵设施分布图、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汇水分区图等施工图纸设计,计算得出下沉式绿地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使其满足宜昌市海绵城市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特点,研究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意义,并从地面铺装、绿地、屋顶、水体等方面,介绍了高校校园的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海绵化"的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背景下,由传统的"景观表象审美主义导向"的校园规划设计,转向通过"海绵校园"理念引导校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生态设计的概念入手,解析了生态设计理念的内涵,进而梳理了雨水生态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方法及其重要理论,总结了海绵校园规划中生态设计的技术策略,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提出雨水生态校园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新校区建设对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生态价值平衡的生态校园规划思想。从城市生态系统衔接、校园生态子系统构建和校园生态节点建设三方面,阐述了一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生态校园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晨晖 《绿色环保建材》2020,(3):103-103,224
本文论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规划方法,如总体规划、专题规划、细节规划,以及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如铺筑渗水砖、建造绿化屋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等,旨在深化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市政技术》2017,(5):131-135
海绵城市作为系统解决水问题的综合表达,涉及城市水系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以株洲市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思路,通过该规划,形成了具有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特色的"1+4"模式,即通过构建株洲市海绵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海绵城市水生态系统、水安全系统、水环境系统以及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布局,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