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本文对典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费方面变化经验进行研究,特别对碳达峰时间及达峰时人口变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以及碳达峰后碳排放变化、能源消费变化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峰值有一定波动性,达峰通常呈现为一段时间的峰值平台期。典型国家在碳达峰时,人口进入低速增长期,经济增速有放缓趋势,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化基本完成,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高,人均碳排放的峰值通常早于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碳达峰后单位GDP能耗持续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必要聚碳排放、碳达峰等监测难题。本文提供了监测框架与核心指标、创新达峰管理模式的设计思路,汇聚能源消费、排放因子、经济社会数据形成专业的“碳”数据库,通过建立准确的碳核算数据模型,开展碳排放达峰监测应用,从时间、地区、行业领域入手,分析能耗和碳排放发展情况,识别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推演排放趋势,支撑碳达峰路径制定。  相似文献   

3.
公共机构是全社会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领域.完善科学统一、合理适用的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标准,准确测算公共机构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基数,是推进公共机构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贡献的关键一步.本文基于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现状和绿色低碳工作的要求,结合公共机构开展碳排放核算的核算原则、主体、边界与...  相似文献   

4.
“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出的强而有力的承诺,也是中国降碳减排的决心与目标.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再一次考验着“中国速度”,意味着我国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碳达峰、用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碳达峰向碳中和过渡.与全球早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从达峰到作出2050年碳中和承诺的所需过渡期约为60年相比,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速度更快、力度更大,而且任务更艰巨.  相似文献   

5.
韩会娟 《上海节能》2023,(3):314-316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将打造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园区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载体,管理者既承载着一定的管理职能,又承担着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的职责。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园区实现碳排放“双控”既需要依托企业,又要实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园区的管理成本。因此,园区管理工作亟须数字化转型,以支撑全域范围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相似文献   

6.
《广西节能》2021,(1):14-15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生态环境部门有哪些新思路?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了回应. 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一举四得",正抓紧确定达峰行动计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黄润秋:...  相似文献   

7.
金颖  祝毅然  孙腾 《上海节能》2023,(9):1304-1309
能源电力领域的碳排放量占全市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能源电力的低碳转型对于实现全社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能源革命将成为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战场。通过分析上海能源电力领域碳排放现状及发展特征,识别了该领域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梳理总结了日本、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能源电力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特点和实现路径。基于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上海市用电量需求进行了预测,并设置了三种低碳转型情景,预测了不同情景下能源电力领域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基于“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上海能源电力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路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伟 《太阳能》2021,(4):5-5
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数据,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3,且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建筑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进一步攀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将成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9.
梁博 《节能与环保》2021,(12):32-33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供热作为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是北京城市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因此,分析北京市供热领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分析余热利用、热泵和太阳能等供热方式可替代潜力,进而提出供热领域节能降碳路径,助力城市"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实现"双碳目标",是北京市各领域、各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北京市城镇建筑领域碳排放在全市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工作直接影响城市总体"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碳排放总量及强度、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细分行业等三个角度,分析北京市城镇建筑碳排放情况,预测不同情景下建筑领域碳排放发展趋势,围绕建筑领域碳达峰目标,提出持续提高零碳能源供应,推动建筑用能效率提升,促进全民碳减排意识提升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喷射器结构分析及两类喷射器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气力输送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从数值计算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喷射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同心气力输送喷射器,将其与传统的气力输送喷射器进行了比较,得出了这种喷射器的优点和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国内某钢铁厂常用的全氢炉为例,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全氢炉炉台氢气进口角度改变后内罩内各处氢气流量的变化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与切向夹角的变化会主要会引起顶部流通通道、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的变化,第三、第四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量随着氢气入口速度矢量变化范围不大,且存在"均匀轴向夹角"和"均匀切向夹角",当氢气入口速度矢量的轴向夹角和切向夹角分布在此范围时,顶部流通通道和第一、第二层对流板处氢气流通通道的氢气流量较为均匀,此时有助于内罩内各个钢卷与四周环境的换热。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比较了气体纯对流换热强化方式、纯净蒸汽凝结换热强化方式基础上,结合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冷凝换热机理及纯净蒸汽凝结换热机理与气体纯对流换热机理的差异,对已有各类换热器结构自身在强化含不凝性气体蒸汽凝结换热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既能强化锅炉尾部烟气对流冷凝换热又能高效回收凝结水分的错列布置垂直光管管外凝结换热器与带有波纹槽道的板式换热器2种优选结构,进一步给出了根据烟气灰尘浓度高低选取2种冷凝换热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周旭南  徐艳 《工业加热》2022,51(4):48-50
随着国家对工业锅炉NOx排放限制的进一步收紧,在用贯流锅炉由于其炉膛尺寸较小,较多的采用表面燃烧进行低氮改造.但贯流锅炉采用表面燃烧改造后,其水管普遍产生密集性裂纹,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认为水管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贯流锅炉原有的热力平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传热学的角度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材料失效分析进...  相似文献   

15.
16.
柳为民 《汽轮机技术》2008,50(3):194-197
气流在轴封内流动时,气流加速、降压发生在轴封齿与轴之间的间隙内,由于轴封间隙较小,气流速度高,附面层的作用强烈.气封齿的形状、气封齿与轴封台阶的组合关系、气封间隙的大小、轴封静止部分与转动部分之间由于热膨胀不均匀而引起的轴向相对串动等都会影响到气封的封严效果.针对较为典型的轴封结构,经过数值模拟,讨论了上述因素对气封密封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毅 《汽轮机技术》2013,55(1):76-78
根据机械制造过程中夹具设计与工件装夹的原理,分析了汽轮机动叶T型叶根制造过程中定位误差的成因和遵循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析实例,所获得的结论对于汽轮机动叶叶根制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国浩 《锅炉技术》2005,36(4):58-60
介绍了目前烟气脱硫装置中2种烟气加热器(GGH)转子的结构型式及特点,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制造要求及相应的工艺措施,如焊接材料的成分及选用、焊接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零件加工的要求、转子组装的要求、工艺程序和多次制造积累的相关经验介绍。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为今后开拓广阔的烟气加热器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业锅炉控制自动化程度不高,其操作基本上停留在手工和简单模拟仪表操作的水平,操作人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容易造成运行事故。文中介绍了一种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并讨论了系统的整体构成方案。将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结合,制定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控制方法。根据这种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很容易被实现,并且将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火电厂中应用先进的气动技术对汽轮机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后,汽轮机的膨胀效率会得到提高,而回热系统则偏离了最佳的设计工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非线性优化方法通过变动汽轮机的抽气参数得到回热系统的给水焓升最佳分配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热力性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火电厂机组的改造具有参考价值。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