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北京地铁7号线02标段黑—万盾构区间隧道下穿京哈高速路、侧穿南大沟桥(双一级风险源)为工程背景,对盾构隧道穿越风险源的变形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盾构设备下穿风险源前,选取100 m试验段,通过试验分析,确定了盾构掘进参数,包括刀盘扭矩、盾构推力、土压力、掘进速度、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以及二次注浆的频率等。监测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有效控制了盾构施工对京哈高速路和南大沟桥的影响。工程实践验证了施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温军 《建筑技术》2021,52(10):1269-1271
以北京地铁某工程盾构隧道施工为例,阐述盾构穿越前、穿越中以及穿越后三个阶段的处理措施,提出富水粉砂地层盾构机选型的关键要点,研究各阶段施工措施和施工参数,采取控制掘进参数及隧道内外注浆等措施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了盾构顺利穿越富水粉砂地层重大风险源,各项指标均优于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雷蕾 《市政技术》2016,(4):85-87,91
盾构下穿施工一直是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而做好下穿各级风险源的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依托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东干渠输水隧洞02标段盾构法下穿施工过程,通过分析各级风险源的类型、级别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从管理角度出发,阐述了盾构穿越风险源的前期方案确定的流程,总结了关键的管理控制工序以及控制方法,为盾构穿越风险源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13号线后海站—科苑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盾构掘进过程中需穿越大规模锚索区。阐述了盾构穿越锚索区采取的"旋挖桩拔除锚索+静压注浆地层加固+开仓处理锚索"综合锚索处理措施,并对盾构穿越锚索区时的掘进速度、掘进扭矩、刀盘转速、掘进总推力、土仓压力及刀盘磨损情况等掘进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调控各项参数在掘进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掘进过程中适时的刀盘磨损检查,保证了盾构穿越锚索区的顺利掘进。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凤茹 《特种结构》2007,24(2):64-64
由住总集团历时两年施工的地铁十号线11标段盾构区间双向全线贯通。该标段盾构工程的顺利完工,加快了十号线全线贯通的步伐。11标段隧道工程全长5400m,是北京地铁盾构掘进距离最长的一条隧道,先后穿越了301所楼群、威力过街天桥和亮马河等一级风险源。由于环境条件所限,麦子店西路到亮马河的隧道走向设计为M型,盾构机施工时要连续拐三个弯,  相似文献   

6.
福州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区间盾构穿越的地层主要有淤泥质土层、全断面富水砂层、卵石层、全风化岩等,且沿线下穿重大风险源较多,给盾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盾构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本文主要从盾构选型、盾构始发与接收、盾构掘进以及下穿重大风险源等几个方面,对福州地铁盾构法施工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具体工点,基于WBS-RBS法对盾构施工风险进行全面界定、辨识,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盾构法施工风险进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泥水盾构下穿堤防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泥水盾构法在软土地区修筑水底隧道时,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堤防。对泥水盾构穿越堤防的风险源进行系统分析,阐述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规避和处理措施,并结合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泥水盾构穿越钱塘江南岸大堤的工程实例,验证所述风险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表明,优化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主要包括合理的切口泥水压力设定、良好的盾构姿态控制、及时有效充分的盾尾同步注浆等、外部不利条件的避免,如持续降雨、江河汛期、堤防顶面道路车辆荷载等、实时精准的监测,详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的制定等,可以降低或规避泥水盾构穿越堤防的部分风险,以确保堤防结构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地铁4号线盾构隧道穿越海河为实例,结合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处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对比以往成功穿越海河段盾构隧道埋深特征值,分析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影响。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可能对河道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盾构隧道穿越海河工程影响防治及风险应对措施,以保障堤防安全、河势稳定以及地铁工程建设期、运行期安全。  相似文献   

9.
李媛 《建筑机械化》2022,43(3):22-24
以厦门地铁3号线洪坑站~林前站盾构区间穿越孤石地层为背景,通过揭示孤石段盾构掘进参数规律,介绍一种行之有效地盾构掘进安全控制技术,为类似地层盾构安全掘进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盾构穿越铁路施工过程中对土体产生扰动引起铁路沉降变形,文章以某区间穿越沪宁城际铁路及京沪普速铁路为例,结合盾构穿越过程中的掘进参数、变形数据分析,总结出盾构穿越铁路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保证盾构穿越铁路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王永  甘森 《市政技术》2010,28(4):107-109
沈阳地铁1号线某区间盾构穿越地下商业街时存在诸多难点,该处是沈阳地铁工程的重大风险源之一,且基础底距离隧道顶部最小处仅为5.2m,因此根据地质和实际施工情况,在盾构穿越前、穿越中和穿越后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西路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工程浦西段盾构近距离穿越逸仙路高架和地铁3号线高架的桩基施工工况,在浦东始发段设置试验段,通过地表沉降、桩基位移等监测数据,研究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各阶段对桩基的扰动规律.结合盾构掘进施工参数,探究减小盾构近距离穿越对桩基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隧道将不可避免的穿越水下岩溶区,受制于岩溶地层的复杂性、注浆加固后地层的诸多不确定性,盾构穿越该类地层施工风险极大,而选取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是确保盾构安全与高效掘进的关键。以长沙地铁三号线盾构穿越水下岩溶段为工程依托,首先通过统计与分析钻探数据,明确了岩溶分布特征;其次,通过输入地层特征参数和隧道特征参数,建立了可输出盾构掘进速度、推力、刀盘扭矩、开挖仓压力、气垫仓压力和同步注浆量等掘进参数的BP神经网络水下岩溶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模型;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训练,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训练的输出值与期望值吻合度较高,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输出的预测结果能有效反映实际盾构掘进参数的变化趋势,预测值与实际期望值的平均误差均低于13%,在误差可接受范围内。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安全范围内,盾构掘进过程中未发生工程事故,盾构掘进参数选取合理,姿态控制较好。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水下岩溶盾构隧道工程施工,且该方法的提出也为其他复杂地层盾构掘进参数合理选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和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的情况日益增多。本文以无锡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连续下穿火车站售票厅、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3处重大风险源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下穿施工风险因素,制定了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施工风险防控技术,包含穿越段主动预加固控制、铁路部门对接审批、下穿施工掘进控制、加强变形监测、其他防控要点等,现场监测表明该防控技术安全可行,为同类工程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案例,从盾构的刀盘优化控制、掘进参数的控制、泥浆指标的控制、掘进操作精细化的控制等方面,阐述盾构穿越泥岩地层时采用泥水盾构施工所用到的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地层盾构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工程咸水沽北站—双桥河站区间盾构在淤泥质土地层中穿越老海河施工为例,对穿越前、穿越过程中盾构掘进参数与沉降关系进行分析和动态调整参数,总结盾构穿越淤泥质土地层(河湖)沉降、防水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合肥地铁3号线新—经盾构区间隧道在350m小半径曲线上穿越园上园小区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群,该建筑物群沉降变形控制要求高,施工风险大(为1级风险源)、难度大(小半径穿越老黏土)。盾构穿越过程中,如何控制盾构姿态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如何控制建筑物沉降保证其安全使用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通过工程实例来讲述如何保证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上穿越地面建筑物施工质量及保证周边建筑物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依托苏州轨道交通盾构施工首次穿越复合地层工程为背景,从设计优化、地质补勘摸排、地表预加固、盾构选型与刀盘刀具配置、掘进模式与参数建议、建筑物及管线保护措施等方面对盾构穿越复合地层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盾构穿越复合地层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展开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9.
依托南昌市轨道交通4号线(安丰站—东新站)在建泥水盾构过江隧道工程,研究泥水盾构掘进穿越不同地层时主要掘进参数的演化规律,并探讨各项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首先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总推力、刀盘扭矩、掘进速度以及刀盘转速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掘进参数沿区间隧道纵向不同地层中的变化规律,说明盾构掘进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合肥地铁2号线铜陵路站至东二环路站盾构穿越既有废弃人防为背景,分析盾构穿越废弃人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采取抽取地下水、分段设置封堵墙、分段分层回填、后注浆工艺、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强化施工监控等技术措施,成功穿越了废弃人防工程,确保了工程与周边环境安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