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设计逐步出现地域性文化归属感的缺失与同质化现象等问题.文章以建筑元素为基础,提取建筑元素中具体的文化内涵,选择具有广泛性和易解码的建筑元素.针对地域性建筑元素显性与隐性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建筑元素文创产品的形式整合设计方法,建立起地域性建筑元素与文创产品紧密又自然的联系.并以提高地域性建筑元素的附加值、传播力与影响力为目的,最终在不同的地域之间产生深远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研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创产品设计与推广策略,目的是解决文创产品行业日益显现出来的设计质量和推广方式问题。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需要站在产品设计的视角,分析市场上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合实用功能和文化元素,形成合理有效的文创产品创作思路,并通过分析文创产品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开拓更优化的产品形式和推广销售途径。最终总结出以用户为中心、以文化元素为连接、以元素重构为手段的文创产品设计思路以及利用移动终端的手机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半成品设计和个性定制下单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4)
该文作者从银杏的形态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把银杏元素与校园礼品巧妙融合进行文创产品设计,从而将银杏文化融入校礼设计,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巧妙结合。该文首先分析银杏的设计价值与主题文创、校礼开发现状;其次总结出银杏主题校礼设计的三个策略:基于银杏元素的图案设计应用、基于银杏元素的造型设计创新、基于银杏元素的文化衍生设计创新;最后指出银杏元素主题校礼设计策略可为今后的银杏元素主题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安特色元素既包括文化和语言等无形元素,又包括城墙和秦岭等有形元素,可以通过拼贴、具象、抽象、嫁接、结合等方法,将西安特色元素充分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之中,设计勤学"镐"问等类型产品,让西安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1)
近年来,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其中,国内文创产业刚刚起步。各高校要通过文创产品宣传自己,输出高校文化、高校精神,但目前的文创市场存在同质化产品较多、产品文化性和实用性难以平衡等问题。该文研究国内外文创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总结设计思想和手法,将其应用到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
本文是关于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文创产品与现代设计理念互动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作为近年来持续走高的设计趋势在设计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文创产品不是单纯将文化生搬硬套应用在周边产品上,而更应当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是功能性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产物。而对于一大部分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自身进行文创生产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部分文化也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就成为当下文创市场需要重视的问题。"羽仙记"仙女湖文创产品设计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理念相融合产生互动,展现传统文化的文创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文创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文章旨在探析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新策略,通过赋予文创产品生命力,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出在开发文创产品时首先要明确消费群体,其次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入手,提取造型元素和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体验,从而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活态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文创产品中引入武夷竹编技艺元素,实现传统手工艺复活和文创产品生态化发展.武夷传统竹编技艺历史久远,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片搜集,研究武夷山竹材特性和编织技法,论证竹编元素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结合武夷传统竹编工艺造物手法和发展现状,将竹编技艺文化进行元素提取,推演出若干个基本图案.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大众对挖掘竹制品文化创新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竹"为题,结合应用载体,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手法发掘竹文化之魅力,以视觉转译方式将基本图案延展至整套文创产品设计,即以"原型→基本图案→转译→应用"的设计路径呈现,使竹编制品更符合现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探索竹编技艺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中国传统年画因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种类型,朱仙镇木版年画便是其中之一。朱仙镇木板年画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民间习俗,蕴含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气息。将朱仙镇木板年画元素作为设计基础,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该文结合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点,探讨朱仙镇木版年画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开发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5)
文创产品是蕴含文化的创意产品,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该文通过研究传统吉祥文化中吉祥寓意的表现形式,提出文创产品设计融入吉祥文化意蕴,将吉祥文化中吉祥纹案、吉祥造型和吉祥色彩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强化文创产品背后的吉祥文化内涵,增加其附加值,实现传统吉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4)
该文旨在研究当下阜南柳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非遗文化视域下阜南柳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路径,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该文作者基于非遗文化视角,分析非遗文化与非遗文创产品之间的关联性,总结阜南柳编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归纳传承和应用阜南柳编的思路,引导人们在深入挖掘阜南柳编非遗文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之上,借用文化意蕴、中式审美、现代化工艺技巧和意象化处理等,将柳编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设计出富有文化特色的作品,为阜南柳编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14)
如今,文创设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亮点,各行各业都融入了创意,我国文创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趋势。该文分析我国航空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意义,探讨航空特色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建筑学科视野,对东北大学梁思成纪念馆的馆徽视觉表达体系进行方案设计研究。在对馆藏相关建筑文化元素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建筑基因”为主导,从汉字双关建筑语义表达、建筑空间语言运用、建筑图形与色彩心理学等角度进行创作构思,并研究馆徽原始图像信息在不同媒介与应用情境下的建筑特质表达,探索馆徽方案及其衍生文创产品设计在建筑文化遗产活化与现代造型演绎及专业精神传播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宗教文化对藏式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比较深远。该文选择宗教文化的视角,结合实例来研究西藏庄园建筑,初步探讨其在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研究西藏庄园建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6):108-112
文章通过对徽州三雕之一的木雕纹样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拷贝设计、二次设计、互动设计三种设计方法;同时,以树人堂木雕为例,基于安徽地域文化保护与研究的视角,将徽州木雕文化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实现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发扬和传承安徽地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徽州建筑历经百年的沧桑在仍在中华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与其所蕴含的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针对全国各地文创产品大同小异、差别甚微的状况,文章对徽州建筑图形符号元素中的二维图形符号元素和三维造型符号元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析徽州建筑中所蕴含的意境美。通过对徽州建筑图形符号元素的深入研究,剖析徽州建筑元素的内涵特征,并将其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中,这对文创产品的创新和徽州文化传承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丁春娟  张锐 《山西建筑》2022,(5):161-163
以大地湾装饰文化创新传承为基础,结合大地装饰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提取,提出大地湾装饰文化元素赋能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并结合设计特色分析提出创新运用文创产品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4)
该课题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为对象,探讨授课环节中的产品方案构思过程对于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导入"产、学、研、用"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方案构思过程呈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尝试总结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以期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拥有独特性质的文化。旅游文创是一种商业终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地域文化能够为旅游文创注入更多的文化价值,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同时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展现其独特魅力。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分析现今地域文化在与旅游文创设计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