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的古建筑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墙壁只起围护和隔离作用,也即是常说的"墙倒屋不塌"。我国古建筑结构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灵活,屋架结构可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两种构架也可混合运用并且可以多种形式和比例混合。我国的木构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1.抬梁式所谓抬梁,就是在房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设置梁,如此层叠而上。抬梁式的优点是室内少柱或  相似文献   

2.
从工程营造角度,提出"控制柱网"及"实际柱网"的概念,以木结构柱网平面布局为出发点,厘清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理论基础、标准化、工程化及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营造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所透露的"减柱、移柱思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皖南宏村民居厅堂木作的减柱、移柱造法的工程特点。从场所的精神意义、地域特征、空间分析、视线分析的角度揭示其工程意义及实际意义,揭示了宏村民居厅堂建筑木作减柱、移柱造法的目的:(1)符合透视原理,通过对中轴线尽端节点的强化,凸显厅堂空间核心地位;(2)符合反透视原理,增强厅堂与其周边建筑空间的融合;(3)通过建筑空间的横向视觉拓展,提升建筑木雕、砖雕、灰塑等的视觉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重庆建筑》2014,(4):49-49
正我国的古建筑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墙壁只起围护和隔离作用。也即是常说的"墙倒屋不塌"。我国古建筑结构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灵活,屋架结构可分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两种构架也可混合运用并且可以多种形式和比例混合。我国的木构架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1.抬梁式所谓抬梁,就是在房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设置梁,如此层叠而上。抬梁式的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一般用于  相似文献   

4.
《四川建材》2017,(11):83-84
我国的古建筑木结构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以及井干式三种结构,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抬梁式和穿斗式之间的区分逐渐明确,而对穿斗式和抬梁式结构的细分模糊不清。文章根据穿斗结构有无瓜柱将穿斗划分为有瓜柱穿斗结构和无瓜柱穿斗结构,根据穿斗结构是否有围护结构将其划分为有围护结构的穿斗结构和无围护结构的穿斗结构。进而分析了两种分类下穿斗结构的受力,进一步总结了穿斗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晋祠圣母殿为典型案例,讨论其重檐建筑形制与结构构成特点,并以此为线索,阐发古代重檐建筑的基本构成特点。通过调查晋中地区宋金时期建筑,发现圣母殿殿身的简式单槽殿堂结构是宋金时期晋中地区祠庙建筑主殿常用的结构形式。圣母殿上下檐的结构形式、斗栱铺作数存在差别,反映了形制等级的差异。圣母殿扩大前廊空间采用梁栿抬柱式减柱法,文中分析抬柱式减柱法在后世重檐建筑中的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6.
一、花篮厅结构型式花篮厅是厅堂建筑的一种,是普遍厅堂帖式用减柱的手法,在平面上减去数只内柱(少数也减檐柱),减柱部位垂以花篮状的雕刻,籍以美化室内空间,故名日花篮厅。(见题照1)它与鸳鸯厅、四面厅、贡式厅等一样,同是苏州古民居庭院中结构别致,造型典雅,装饰华丽,雕刻精美的花式厅堂建筑。图1是金狮巷某宅花篮厅平面,虽仅省  相似文献   

7.
普陀山观音法界正法讲寺工程的圆通宝殿为仿宋木结构建筑,其建筑制式为殿堂九间,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梁架形式为抬梁式,柱础及大尺寸木构件采用单点吊装的施工方法。木结构框架的拼装遵循"分段对称、分层同步"的原则,并通过移柱法完成梁柱榫卯节点的连接。经专项验收,圆通宝殿的施工精度满足各项规范要求,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沈健  楚超超  尚维 《古建园林技术》2023,(169):36-40转45
解析清初典型方三间遗构玄妙观雷尊殿的大木结构,认为其继承了宋元以来江南“厅堂井字型构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施用大抹角梁和减柱、简化铺作、加固厦两头屋架做法等措施予以改进,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与畅通,精简并加固了结构。基于此,通过对比宋元以来同类遗构,进一步探讨明清苏州方三间厅堂演进特征,认为其具有平面尺度呈阶段性变化、殿身构架整合副阶构架及厦两头出际做法进一步发展等特点,并分别阐述其中动因。  相似文献   

9.
解析清初典型方三间遗构玄妙观雷尊殿的大木结构,认为其继承了宋元以来江南“厅堂井字型构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施用大抹角梁和减柱、简化铺作、加固厦两头屋架做法等措施予以改进,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与畅通,精简并加固了结构。基于此,通过对比宋元以来同类遗构,进一步探讨明清苏州方三间厅堂演进特征,认为其具有平面尺度呈阶段性变化、殿身构架整合副阶构架及厦两头出际做法进一步发展等特点,并分别阐述其中动因。  相似文献   

10.
正乐平戏台的营建技艺既不同于官式做法,也不同于北方三晋大地,甚至与流行于江浙地区的《营造法原》一书中的做法也有差异。"乐平帮"工匠们历来主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长期的乐平传统民居与戏台建筑营建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以因"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而著称的浒崦戏台为例。其木构架采用的是抬梁式与穿斗式,辅柱、穿枋、抱檩修建得奇巧复杂,很  相似文献   

11.
李浈 《建筑师》2014,(5):88-94
本文结合近年考古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尺度的确定和使用作为主要探讨对象,阐述了我国的早期营造尺度的确定方法,历代标准尺的确定及其绝对尺度地变迁状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古代营造尺的使用,营造尺和标准尺的关系,地域尺度即"乡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地域尺度的分布范围、使用方式及研究意义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 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张十庆的研究,这种 方法也适用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 好的唐代遗构佛光寺东大殿,其复原唐尺约 为29.6 cm。本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佛光 寺东大殿20 08年的实测数据继续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唐尺 =31.46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 同时还可能存在一个1/3唐尺的尺度模数。另 外,又因此唐尺尺长作用下本建筑材广刚好 为1唐尺,故本文所推测的设计方案在满足 整数尺法的同时,也是“材分制”设计方法作 用结果的重要例证。文章还深入挖掘了佛光 寺东大殿的建筑技术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 和材分制的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唐代尺 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抬梁式构架     
正我国春秋时就已经有了抬梁式构架,至唐代已经发展成熟,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抬梁式构梁,并用图说明了殿堂型和厅堂型的区别。由于抬梁式构架结构举架的重量全部集中在一根横梁和两根木柱上,  相似文献   

14.
门光尺又叫"门尺",也有称"八字尺"、"门官尺"、"鲁班周尺"、"鲁班尺"、"门公尺",在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则称之为"鲁般尺"或"鲁般真尺",是古代匠人在营造园林建筑,制作器物时,用来度量、掐定门户乃至屋宇、庭院、房床器物尺度吉凶的专用工具。而门光尺法是通过其上所载八字及其所对应字词的吉凶来占定尺度吉凶的。因此,要了解园林建筑及器物尺度设计的内在根由,不得不先要研究门光尺上所载八字吉凶字词的吉凶来源及排列规律。然而,古往今来,对于门光尺的研究多是对八字吉凶含义的简单描述,对于门光尺八字及其所对应吉凶诗词所蕴含哲理、排列规律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后者可以说仍是一个空白。就目前所知的相关研究成果而论,只有明万历《八  相似文献   

15.
整数尺法是东亚早期的一种木结构建筑设计方法,根据研究推测这种方法曾应用于我国宋辽迄前的一些遗构。该文从整数尺法的角度对辽代遗构独乐寺山门196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栋建筑当初可能曾以1尺=29.05cm的营造尺尺长进行设计和施工,而整数尺寸控制现象表现在平面柱网、立面尺寸、剖面尺寸、用材尺寸、斗栱尺寸以及构件尺寸等各个方面,该文深入挖掘了独乐寺山门的建筑设计细节,对认识整数尺法这一古代建筑设计方法和丰富辽代尺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莹  蔡军 《华中建筑》2012,(5):129-133
《营造法原》被誉为"中国南方建筑唯一宝典",但目前学术界对其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书背景和文献内容介绍上,对该文献记载的江南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研究较少。该文首先明确《营造法原》的地位及构成,对《营造法原》中关于厅堂的记述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归纳厅堂大木构架的分类体系,总结各类特点,并对其深入剖析。最后,通过对厅堂大木构架形成模式的分析,阐明《营造法原》中各种厅堂的相互关系及衍变。作为《营造法原》体系研究系列之一,期望能对江南地区厅堂研究进行补充,并力求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维修和保护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托柱梁式转换层结构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林涛 《山西建筑》2005,31(8):29-30
介绍了托柱梁式转换层结构实现了上下层结构柱网改变、截面大、结构受力复杂等结构形式特点;针对托柱梁式转换层的结构特点,在对其受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托柱梁式转换层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整数尺”手法的研究背景,通过对上海嘉定孔庙大成殿的勘察及基于三维点云模型的数据分析,探讨其在屋面坡度设计中的“减尺定侧”作法,即从脊桁至檐桁,相邻桁条之间垂直向间距使用逐渐减小的整数尺的方式;进而结合该地区内多个大木单体样本分析此种定侧方式的营造逻辑和使用范围,以此将“整数尺”手法的研究领域由建筑开间、进深和柱高扩展至屋面坡度层面。  相似文献   

19.
梁式转换结构具有传力清晰明确、结构形式较为简单等优点,但存在许多弊端,如转换梁刚度过大易形成“弱柱强梁”的不利构造以及梁自重较大造成转换层质量过大等缺点。而出现的斜柱转换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梁式转换结构的缺点与不足,斜柱的设置提升了转换结构转换梁抗剪承载力,有效减少了转换梁的截面高度。对此建立了斜柱式和梁式转换结构的两组受力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荷载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斜柱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梁式转换结构的优缺点,通过试验表明了再有效降低转换梁截面的同事,由于斜柱对转换梁的支撑作用以及斜柱、转换梁、框架柱的稳定三角体系,斜柱转换结构比梁式转换结构的抵抗竖向荷载和水平变形能力更优,为高层建筑中应用斜柱转换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次进东、西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也是采用柁墩抬梁构架,设斗拱,二十一架六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四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用瓜柱抬梁构架,设斗拱,二十一架五柱山墙承檩,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设五顶高达7m多的镂空木雕龛罩。后进东、西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采用瓜柱抬梁构架,设斗拱,二十一架五柱山墙承檩,前出卷棚式廊。厅门为十四扇通花隔扇。厅后亦装设木雕龛罩,但规模比大厅略小。东、西斋和厢房略矮,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