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原平  李冰 《山西建筑》2011,37(10):3-4
对避难疏散场所的定义、分类以及主要技术要求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且对太原市小店区的避难疏散场所的设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解决城市临灾脆弱性问题,提高老龄化社区道路安全和避难场所的可达效率为目标。对大庆某老龄化社区路网、避难场所、人群对社区避难场所的熟悉度特征等进行深入调研,作为模拟数值依据,使用Pathfinder软件对算例社区进行疏散模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住区和避难场所的设置、人群对场地的熟悉度均会影响疏散效率。以存量建筑拆毁率最小化为前提,优化后疏散有效路网密度提高了32.46%,人均疏散路径减少26.93%,老人人均步行疏散效率提高22.04%。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国内避难场所相关研究和避难场所相关规划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避难场所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现状问题,满足不同避难人群和不同灾害情景下的避难需求,在城市立体化发展趋势的启示下,笔者创新性地提出立体避难场所系统的概念。立体避难场所是指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用于避难人员集中疏散避难、救助救援和避难生活,符合应急避难要求的空中、地面和地下避难空间。立体避难场所系统包括空中、地面和地下避难场所。最后提出立体避难场所系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于2004年2月19日通过专家审定。该《标准》现定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及相关应急设施、设备和周边道路指示标志,标志牌将设置在居民紧急疏散的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体育场、学校运动场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5.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或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之后,临时安置百姓生活的场所。5·12汶川8.0级地震、3·11东日本9.0级地震等国内外大量应急避难场所应用实例,充分证明了应急避难场所对于做好民众的疏散安置工作,稳定民心、安定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成以来,我国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工作得到全面发展。有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为使场所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编制场所疏散安置预案是将场所设施功能与民众疏散安置工作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该预案的编制对于规范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绵阳地震灾区应急避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应急避难及紧急疏散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公共避难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在地震灾区经验教训和部兮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应急避难场昕的建设要求,并就厦门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避难疏散体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灾变环境下对保障城市安全需求的不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变环境下自适应避难疏散体系,探讨了灾变环境影响下避难疏散体系在防灾功能、层次结构与空间特征配合支撑、避难场所建设设防标准和应急避难场所配置系统协调四个方面的自适应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解放碑地区E标准分区为例,分析列入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的场地总面积,进而分析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缺乏的区域。对照已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级防灾疏散避难场所基本覆盖整个标准分区。根据人口总量反算,避难场所面积不足,需多利用常规以外的场所,与城区危旧房改造相结合增加避难场所用地,外迁解放碑地区一定数量人口以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9.
港口城市中港口产业用地的大规模分布会对人口避灾活动造成不容忽视的干扰,对避难场所疏散可达性构成消极影响。本文以名古屋港区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将港区避难所、大型避难公园、紧急避难公园依次组合,依据港口城市孕灾与建设环境设计人口疏散通行成本,通过ARCGIS空间统计工具分别进行成本分配模拟,测算不同组合下的避难场所在累计人口疏散通行成本最低时服务覆盖面积的变化和避灾人口容纳能力的提升。通过比较,论证三类避难场所在分工协作方式下承担的应灾功能和空间选址倾向对避难场所可达性优化、缓解港口产业用地的干扰作用,包括提升人口疏散的快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大地震"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这一重大复合灾害为背景,通过对日本城镇海啸避难所规划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归纳出海啸避难所定义与类型、海啸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方法和发展策略,另一方面探讨了日本法律背景下的疏散计划框架。我国沿海城市灾害类型多且频繁发生,但避难疏散场所建设及防控措施单一而薄弱。本文力图弥补当前我国避难场所的课题研究的空白,系统化完善避难疏散场所规划体系,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灾害损失,以期对我国沿海城市避难疏散场所提供实效性较强的规划策略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街区层面空间要素对于紧急疏散避难行动时空过程的影响,基于空间环境设计与防灾技术设施整合的角度,从疏散起始-建筑及其场地、疏散行进-街区疏散路径网络、停留避难-紧急避难场所3个层次,提出提升街区疏散避难能力和空间防灾安全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的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余震播报后,大批居民涌入街头广场、公共绿地和体育场避难。汶川地震灾后的避震疏散基本处于自发的、无组织的过程。避难场所的选取、场所的功能完整性、场所的使用都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避难过程的无序混乱,大部分避震疏散场缺乏灾后避难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排污、电力、通信、.指挥、医疗等。因此需要制定应急避难场所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对策,有序引导灾后人员的疏散行为。  相似文献   

13.
林姚宇  丁川  吴昌广  马婷  姜雪 《规划师》2013,29(7):105-109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避难行为选择与综合决策需求应该成为规划的依据和导向。研究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突发灾害条件下居民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相关特性,构建了居民避难场所及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完善住区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以形成合理的避难空间布局及安全、可识别的应急疏散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体育场馆作为避难场所的现状调研分析,指出体育场馆建筑设计从整体规划、建筑选址、功能设计、交通疏散、结构安全、建筑造型六个方面,均应充分考虑其作为防灾避难功能空间来抵御地震等灾害的设计原则,最后阐述了体育场馆在城市防灾避难体系中的功能层级设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在居住区及居住小区设置避震疏散场所的相关问题,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关于城市避震疏散场所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紧急避险地"的概念。并针对紧急避险地的设定意义与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设置紧急避险地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明确提出了居住区及居住小区紧急避险地的设定原则与对策要求,着重分析了居住区及居住小区中心绿地、楼间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绿地的各种布局形态,并提出了各绿地布局形态下紧急避险地的设定结构与设定要求,以解决城市防震避难疏散的基础环节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内涝灾害对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损失巨大,内涝灾害条件下居民的避难需求以及对避难场所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是避难场所规划和防灾减灾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法对牡丹江市西安区沿江地段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在突发内涝灾害条件下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特性,以交叉列联和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出影响居民避难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以多项排序离散选择模型建立疏散避难场所选择的决策行为模式,其分析结果有助于规划师更好地了解避难场所选择需求与决策行为,完善避难场所系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中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需要设置避难层。
  避难层功能
  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主要是供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
  高层民用建筑不但功能复杂、人员密集,而且机电设备众多,竖向管井也很多,一旦发生火灾,因烟囱效应、风效应,易产生火势迅速蔓延的情况,扑救困难。同时因为层数多,高度大,人员疏散距离远,所需疏散时间长。据统计,普通人在楼梯里连续下行5分钟后,就会感到体力不支。火灾发生时,楼梯间发生拥挤,人们会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建筑物层数越高,疏散所需的时间越长,疏散难度就越大,要将人员全部疏散至室外非常困难。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间隔一定层数,设置避难区域,为人们提供休息避难,等待救援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介绍养老建筑设计建造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分析养老设施在安全疏散和避难空间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结合老年人的行为能力或护理等级制定疏散宽度指标,提出增加疏散出口和疏散宽度、严格控制楼层数等建议以保障人员疏散。利用公共活动空间或生活用房设置避难间、避难空间设置电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舞钢市灾害类型及现状防灾避难场所进行研究,在舞钢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建立完善的道路疏散系统,缩减防灾避难场所的服务半径,规划多等级的防灾避难场所,提高生命线工程建设标准,增强城市防灾水平。建立城市综合防灾指挥平台,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通过智能交通控制、防救灾设施管理和灾害手机报警系统,保证灾害发生时的人员快速疏散和快速救援。在避难场所和生命线工程建设上采用两套系统,保证灾害发生时城市重要部门和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与减灾》2006,(3):14-14
北京市昌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系统建设,为了增强城市应急避难能力,区政府将亢山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了昌平区2006—2008年迎奥运环境整治工程。2006年3月开始进行亢山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同月竣工。亢山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占地40850平方米,地势平坦,绿地和步行道相间呈环状分布。灾时可利用面积36765平方米,疏散灾民18382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应急状态下,附近居民可在政府的组织下,紧急疏散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