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30)
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促进了交际模态的多元化。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门信息传递性极强的课程,需要重视科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种新传播媒介与交际方式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多模态交际与商务英语翻译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课程观,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多模态化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引导学生创造性利用多种模态提高商务背景下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186-188
本文在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为例,探索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提出将跨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并讨论了初、中、高级阶段的课程设置问题,以便为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从目前初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分析了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论述了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以文化为切入点,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本文主要以创新中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中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其次从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五育并举理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创新中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有效实践方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7)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时时渗透文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但由于课时少、师资短缺等原因,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未受到重视。为改变这一现状,作者从理论、技术及跨文化教学等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博客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教学的课外辅助工具,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缺失,以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6)
<正>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它是学生英语学习与实践这段旅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小山丘",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交际面更广,抽象意识已经逐渐成熟,在这个时候有效地渗透跨文化教学知识,发展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1.生活原声,以情境促理解生活是语言交际最直接、最真实的发生平台,跨文化交际也不例外。在高中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联系紧密。跨文化交际既是翻译的目的之一,也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格外重视的影响翻译成效的因素之一。译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需要培养,也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锤炼。从凉州贤孝文化的汉英翻译实践来看,译者是否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既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也影响译文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2)
跨文化意识作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在以高考为导向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太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中的缺陷,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4)
<正>英语翻译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部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良好的翻译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还为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然而,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弱化了翻译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能力均衡发展。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英语整体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加强翻译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