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阮仪三  李红艳 《华中建筑》2008,26(4):144-148
近年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在保护实践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产生了大量的“建设性破坏”。原真性是遗产保护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原真性理解差异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带来直接的影响。该文通过回顾国际上关于历史古迹修复的思想渐进过程,对照《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及《奈良原真性文件》等国际历史保存及古迹维护的重要文件,诠释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内涵,指出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出现的理念和实践误区,探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该文详细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及遗产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其次,分析了国外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再次,分析了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探索和发展3个阶段,描述了各阶段的实践、理论研究的特点,并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揭示了公众参与从被动逐渐过渡到有限参与再到积极参与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并提出促进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建议,为推动当代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结论为理解公众参与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对促进我国遗产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吉林省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众参与主体应以建筑遗产为核心,以利益相关者来选择;公众参与需要建立法律机制、回应机制、教育机制来确保其有效实施,从而促使公众参与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发挥实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霁轩 《城市建筑》2023,(13):45-49
伴随古城墙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的积累,针对遗产保护实践中受时代局限性影响产生的问题,运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保护原生价值、发掘再生价值的实践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充分利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独特的原生价值与丰富的再生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民族、个人所寄托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并探讨了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及今后面临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启发后世的中华民族情怀,以期为后人的遗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杨钰欣 《安徽建筑》2023,(12):26-27+179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丝绸之路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留下了大量的建筑遗产,其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首先对西安丝绸之路建筑遗产进行分类梳理,并进行等级评价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西安丝绸之路建筑遗产特点及保护现状;其次对建筑遗产进行价值分析;最后提出保护利用策略,为西安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要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在进行工业生产活动中,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该文以柳州第三棉纺织厂改造为工业博物馆项目为例,从遗产活化的视角下分别从园区遗产价值、建筑本体功能、历史文化要素及外部空间活化四个方面对其改造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科学重构空间秩序、合理确定功能业态、有效升级建筑形象、全面激活场地活力等工业建筑改造启示,以期为工业建筑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安  王瑜 《城市建筑》2022,(2):69-72,77
在广州大规模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量的城中村面临改造,如何在更新过程中保护城中村的建筑遗产已迫在眉睫.广州猎德村的更新改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城中村建筑遗产采取迁移集中保护的方式,较好地保留了城中村的建筑遗产与历史记忆,并延续了猎德村的岭南水乡空间格局.本文综合分析猎德村与其他城中村更新实践中建筑遗产的保护方式,探索具有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美国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事件与项目的梳理,归纳美国建筑历史遗产保护运动充满矛盾冲突与多样性的发展轨迹,分析公众参与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探讨目前美国社会广泛认同的建筑历史遗产保护观念.指出历史建筑可以为民众提高生活内在品质,这些建筑与其建造工艺不仅代表了历史的工艺水平,蕴含了历史遗产宝贵的品质,也是对今天技术品质的见证.  相似文献   

9.
家族书院整体空间环境缀合儒家文化、书院文化、家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相关历史文化信息,是集聚遗产价值的场所。本文从空间遗产视角切入对闽南家族书院遗产价值的探讨,并以泉州永春碧溪堂为例,聚焦作为遗产价值承载的整体环境之空间区域、空间格局、空间精神。在此基础上,从空间、时间、文化三个要素视角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闽南家族书院空间遗产的价值保护有所启示,对类似遗产空间的延续与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建筑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的一种表达方式,如何在城市高速发展、生活极速变化的当下社会中保护延存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建筑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概念为出发点,通过对建筑遗产保护方面重要指导性文件的分析及梳理,进行了关于建筑遗产原真性概念及原真性的层次思考,并探讨了以原真性程度为基础的不同侧重点的建筑遗产保护及再利用方式和影响选择保护及再利用方式的因素。旨在增加建筑遗产保护方式,对当下环境的适用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混合遗产地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和价值对其内的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挑战。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只体现了文物单纯的本位价值观,而忽视了混合遗产地的特性及其对保护区划分、空间格局保护及遗产保护策略的主导性和先决性。重新审视了处于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问题,对现行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流程和技术方法进行归纳,并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并行式混合遗产地"的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在混合遗产视野下经过对自然遗产的评价和考量,对以建筑遗产评价为主导的保护区规划做出修正和补充,并对自然与文化价值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博弈进行评估,提出兼容性的整体保护措施,并结合之江大学旧址保护规划对其进行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中心城区保留730万m2里弄住宅的目标,获得令居民满意的更新结果,上海亟需建立容纳社区参与的居住类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方法。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建国西路620号为例,从社区内部利益矛盾难调解、居民与政府间权责关系不平衡两方面,阐述了保护修缮方案制定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了建立自主协商机制与参与式规划程序,调整居民与政府收益关系,并明确修缮权责两个重要的策略制定方向,探索了基于社区参与的保护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袁芬  吴森 《安徽建筑》2014,(1):19-20,62
文章从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角度探究工业遗产的适宜性的保护方法,并以重钢工业遗产的适宜性保护为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徐敏  韩树娟  臧倩 《华中建筑》2020,38(8):132-137
城市遗产的活力提升已成为旧城复兴及历史街区更新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城市遗产的类型之一,科举考场(贡院与考棚)是我国典型的文化现象:科举文化的物质空间载体,也是文庙、官学等常见的教育建筑类型之外的又一典型形式。科举考场在历史时期曾对城市风貌及街区、建筑景观的塑造产生过深刻影响,而今仍是城市空间中最典型的教育建筑遗存形式之一。该文基于建筑遗产视角,以我国现存的科举考场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其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探讨了这类教育建筑遗产的概念演变及其相应的建筑形制和材料沿革过程;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其区位、规模及形制、空间布局等关键特点;试图阐明其遗产特点与价值,并针对性地提出对贡院与考棚建筑遗产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建筑遗产资源,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此参观旅游,其保护工作不断地在发展。文章以文献阅读、数据采集和现场调研的方法,对西安市建筑遗产的数量和保存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旅游视角下挖掘西安市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保护的策略,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为后续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潘思琳 《城市建筑》2023,(2):117-1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而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我国公众参与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形式化、低效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三大属性,与“参与主体的成熟度”“参与深度”“参与时机的全面性”及“意见采纳程度”四个公众参与有效性影响因素,构建一个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广州市恩宁路公众参与历史遗产保护的过程进行有效性分析,总结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历史遗产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存量更新和全民健身背景下,既有体 育建筑的更新改造成为我国体育建筑内涵式增 长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既有 体育建筑面临拆毁严重、建筑形式与功能空间 不适应、环境性能低效等亟待解决的矛盾。基于 对我国现代体育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现状的调查,梳理和剖析在历史文化价 值、利用与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三个方面不同 力度的价值保护与建筑更新行为,以都灵市政体 育中心遗产保护和改扩建实践进行对比,探析 其在实践中的系统性设计方法,并总结了三个层 面的设计策略:城市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功能空 间的适应性更新和空间环境的个性适宜。比较发现,以历史文化价值、利用与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的保护与提升为基础,整体开放、动态包容 的保护更新策略,有利于实现既有体育建筑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为体育建 筑遗产的保护更新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工业遗产是后工业转型过程中遗留的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记忆的空间资源.出于对土地资源不足及废弃工业用地闲置资源浪费等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考虑,笔者在了解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可行性后,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解析和梳理,思考如何让承载了城市工业发展史的工业遗产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适应性再利用.文章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针对大连实际情况,从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的功能更新、室外景观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使其有机地融入城市空间,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传承和延续其文化,且满足新时代公众对生活需求,以此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工业遗产是后工业转型过程中遗留的承载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记忆的空间资源.出于对土地资源不足及废弃工业用地闲置资源浪费等生态环境和能源问题的考虑,笔者在了解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可行性后,通过对现今我国工业遗存地保护与再利用问题进行解析和梳理,思考如何让承载了城市工业发展史的工业遗产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格适应性再利用.文章以大连前革水泥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分析针对大连实际情况,从利用原有建筑、空间的功能更新、室外景观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使其有机地融入城市空间,保证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传承和延续其文化,且满足新时代公众对生活需求,以此为工业遗存地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城市的更新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廉景森  丁圆 《城市建筑》2022,(22):176-178
在保护利用林语堂故居的过程中,结合遗产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改善了产权体系与交易费用等局限条件。在此基础上,重新考量保护与利用之间的比重关系,提出三种基于多方利益均衡点的保护利用策略,并最终将其落实到园林空间具体的规划设计上,使其既能达到科学保护修缮的目的,维护园林遗产本体,包括历史、艺术、科学与精神等内在价值;又可以通过置入多元现代功能进行有限干预,实现园林遗产外在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自循环与遗产活化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