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岛人地关系反映了人类与特殊海岛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海岛聚落的核心。本文以平潭海坛岛聚落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海岛聚落的整体地理分布情况、内外空间形态和建筑单体特征,探讨海岛聚落在特殊人居环境下的组织模式和演变规律,为海岛人地关系的协调及传统海岛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更新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传统海岛聚落在新型人地关系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岛四面环海的地理隔绝性导致聚落的生产、生活功能紧密依附自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立体人居模式.本文以平潭白青乡为研究对象,依据地理信息数据及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揭示人地关系视野下海岛环境中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演化特征,总结海岛聚落空间形态的独特性,以期对当代海岛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晋  张静 《中国园林》2022,38(2):83-88
聚落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乡村聚落的分布及命名承载了极其重要且生动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区域人地关系变迁及传统人居环境特点的重要依据.以京西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解析与空间分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门头沟传统山地聚落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水文系统...  相似文献   

4.
作为特定环境中的人居系统,海岛聚落生长的驱动因素亟待科学研究.本文基于聚落空间研究的历史与当下,以平潭海岛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海岛聚落的空间特征出发,结合建筑学、地理学等领域的量化研究手段与方法,探讨海岛聚落的选址倾向和空间组织并分析聚落演化的动因与模式.论文提出了独特环境下引入学科交叉手段的针对性和多元量化研究方法的必...  相似文献   

5.
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兼论茜洋村的聚落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02,20(1):79-82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建筑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建造房屋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与作用必然作用于建筑之上,人类对人地关系的理解也必然反映在建筑的营造意识之中。该文从分析比较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与现代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入手,以小小山村茜洋村为实例,论述蕴含在人类聚落环境中,在建筑营造意识中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6.
舟山群岛人居环境营建体系主要包括单元内聚落空间构成和民居等微观层面的设计建造,是落实人的居住对海岛环境的应对的最终环节。这个层面的最小落脚点是单体建筑,最大的研究范围是聚落住区。本文从舟山群岛传统聚落建筑的几种典型出发,分析海岛人居聚落建筑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提出群岛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遗址区聚落空间的演变来研究聚落发展是乡村人地关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人地关系的依存、驱动、重构3个维度的作用机理,以及遗址区聚落与遗址的互动依存、聚落对遗址的生产驱动、聚落与遗址的承载重构内涵入手,讨论了人地关系视角下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特征,探究了汉长安城遗址区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 发现:(1)人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1)
针对全球范围内气候环境的变化,研究古时代聚落的演变发展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可深入了解人地关系,为制定聚居决策提供参考。以GIS为研究方法,对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时期至龙山时期的995处聚落遗址进行统计,发现其中单一型聚落遗址546处,叠置型聚落遗址449处。单一型聚落遗址的数量变化为增长、下降、迅速增长,聚落遗址重心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移动,这与该地区气候历经的4个不同的变化阶段有着密切关系。在所统计的叠置型聚落遗址中,有11处包含了4个时期的聚落遗址。在裴李岗时期至龙山时期,聚落遗址的叠置系数由小到大,随着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聚落的继承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分析甘肃文县白马河流域藏族传统聚落的现状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结合传统聚落有机更新,提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空间更新的策略,使传统聚落中"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地"的人文自然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实现聚落的有机更新,以期为同类型经济落后的聚落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郭睿  王竹  钱振澜  王珂  周从越 《城市规划》2023,(12):97-105+116
从海岛人地系统基本单元——“岙”的认知出发,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海岛岙历史脉络中空间格局演变的解析,揭示出海岛人地关系演进中“需求-地貌”耦合的驱动机制,明确了海岛人居环境的营建逻辑。进而以“岙”所代表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研判出当下海岛人居营建中对于海洋产业精细化、适应社会与空间结构急剧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的现实需求,围绕地貌资源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多岙融合、资源挖掘、设施盘活、肌理导控、原型调试与海岸重塑等营建策略,旨在为我国海岛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林志强 《规划师》2006,22(12):85-88
聚落的空间形态是人地关系作用的结果,是当地居民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发展、扩散、整合的结果和反映,而文化的演变往往是难以逆转的.对广西传统聚落的空间意象的研究包含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环境六项元素,该研究有利于理解、保护和继承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并对协调现代的人地关系、现代城市空间设计和人居环境营造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韦诗誉 《风景园林》2018,25(12):110-115
将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置于人类学视野之下有利于科学认知乡村所独具的人地关系价值。对山区聚落的典型代表——桂北龙脊村和瑞士弗林村的聚落景观分别展开研究,首先剖析其空间单元与社会建构、生产活动的关系,进而阐释中观层面的组团分布或受自然地理限定或以公共活动为中心,而两者在宏观格局上则因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从乡村聚落景观生成的源头探索人类活动与空间的深度交融;通过2个跨文化案例的比较研究,剖析乡村聚落景观多样性的成因——自然要素、文化要素、生产要素与空间要素之间丰富的关联,揭示乡村聚落景观的多元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3.
潘莹  韩加米  施瑛  白芮 《中国园林》2022,38(12):70-75
硇洲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是中国南海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景观保留较好的岛屿。岛内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对可持续性岛屿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风景园林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GIS对硇洲岛101个聚落进行落点,结合传统时期聚落的产业属性,分析海岛产业的开发时序。选取“滨海距离”“火山地质地貌”“岛屿土壤类型”“地下水资源”“岛礁空间分布”为敏感因子。探讨主要因子对聚落空间分布的机制,总结归纳出海岛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试图通过对硇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的分析,解析海岛先民是如何适应海岛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适宜的海岛产业景观,并建立较为宜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海岛的人居有其特殊的形成环境,在此过程中风水等文化传统也起到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史料和考察,选取定海城与沈家门港——舟山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人居聚落,分析海岛特色的风水形制对聚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潘莹  白芮  施瑛 《中国园林》2021,37(11):33
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人类对地表景观开发的关键因 素,以土地开发时序为主要脉络是探究聚落形成机制的关键。 基于涠洲岛地形地貌,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历史卫 星地图收集等研究方法,以土地开发为时间轴线,总结归纳 出受涠洲岛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景观特征:1)土地开发历 程围绕该岛各个地貌单元展开,聚落选址与各地貌单元关系紧 密;2)南、北聚落分布高程与坡度值的不同,导致人口承载 力存在差异,在移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呈现聚落斑块北大南 小、聚落密度北低南高的景观差异;3)具有抵御风灾的多层 级防灾景观特征;4)海岛资源限制下,利用特有的石材建造 民居景观。通过涠洲岛这一小型热带海岛聚落景观的研究,试 图挖掘小型海岛的开发历史,在中国建设以岛屿为“海洋第二 经济带”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处独特水域环境的珠江三角洲先民们在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中,营建了独特的水乡聚落营居秩序。在人地关系处理中,传统水乡聚落营建法则在顺应自然地理水文规律下,形成良好人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塑造了趋利避害的人文审美观。文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水乡传统聚落营居时以水为相地法则的秩序观,解析其营居择址的自然秩序、 整体布局的环境秩序、以及民俗信仰的文化秩序,归纳出珠江三角洲传统水乡聚落水环境与其人居环境的并行发展的营建智慧与技艺,籍以对传统聚落的生长机制提出保护与更新并行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传统傣族村寨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人、场所、环境之间的感情连接主要体现在空间依赖、场所精神、归属感和安全感等方面.从人文地理和场所精神的角度分析传统村寨的空间格局、建造手法及环境关系,可以观察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点对村寨聚落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中物质层面与精神感受的联系纽带.人对环境所产生的家园依恋是建造行为...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江汉平原人居环境与生态社会环境之间互动频繁的历史背景中以历史聚落形态内容为中心展开。自明代开始,江汉平原地区人口较前代增加显著,地区内土地以"垸田"形式逐步得到开发,交通通达,经济逐渐繁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改变,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催生出的居住形式与聚落形态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以江汉平原的"平原"地貌以及江汉平原内低洼地势中河湖交错这一地理自然环境特征为思考起点,综合本地区自明代开始在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垸"这一关键要素,以及本地区内文化和政区的相关划分依据,提出"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这两个有助于凸显本地区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聚落形态特征的具体时间范畴和地理范围概念。研究以"自然/社会/文化-聚落"关联为经,以"人地关系"为纬,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地方志舆图和民国地图信息解析以及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将聚落形态与民居单体样式置于更加广阔和生动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通过以上论述,研究主要有以下4方面结论:宏观层面上,在明清垸田开发、地区堤垸兴筑、商贸文化兴盛以及水神民间信仰文化的诸多背景中,河湖地区呈现出以河湖环境中的堤垸格局为基本地理格局的聚落形态区域分布特征。中观层面上,城市、集镇与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各有不同。以河湖地区五州县治所城市聚落为主要探讨对象的城市聚落,其城内空间由"城+市"的模式构成,是符合宇宙模式和有机体模式折中的混合形态;沿河岸形成的集镇聚落主要受河流的影响和约束,主要街道多与河岸平行或重心向河岸倾斜,并主要呈现出沿河岸伸展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在堤垸体系中形成的水利关系成为江汉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类型,围绕水利关系衍生出的以"垸"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成为这一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深层结构,并最终促成了乡村聚落以"垸"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微观层面上的住居形态与聚落住民这一主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住居形态体现出一定的地域适应性及文化特性。船居是受惠于河湖环境丰富水资源的、较为原生态的逐水而居的住居形式,而茭簰水居和吊脚楼则是对河湖地区住居形态中应对水患的特殊形式。此外,河湖地区乡村聚落中的住民在民居建造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堤垸环境、应对水患的营建策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人地关系视角下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贯穿始终:明确了河湖自然环境和堤垸格局是影响河湖地区聚落形态特征的关键要素;并从聚落防洪以及对水环境的改造利用两方面体现水环境对河湖地区城镇聚落形态的影响;堤垸格局中的乡村聚落不仅形成了以"垸"为中心的空间形态,还呈现出以"垸"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水患对住居形态的影响最甚,应对水患的房屋组成元素和构件说法的混淆,地区寡于积聚的风俗,"苟且"的营建态度,以及本是对气候条件回应的建造样式在乡间却作为较高等级房屋规制的观念被反复强调的有趣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患影响下乡村聚落住居形态中建造传统和文化的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环境研究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环境研究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环境研究由建筑、城规、景观学结合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和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理论而形成。它主要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改造起源于“定居”,定居活动涉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定向”活动。人类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特定的“宇宙观”,宇宙观进而指导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活动。宇宙观的不同影响人类塑造的环境形式。传统社会的人类用与宇宙观相联系的三种方法来确立自己的生活环境:一、区分“神化的”和“未开化的”世界;二、确认自己的环境居于世界的“中心”;三、认为自己所属的环境是“分层次”的。聚落是人工环境的主体,聚落的形式和结构是有规律、有特定模式可寻的,该模式是与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模式协调的。因此可使用“近代学”的方法对人类聚落的模式进行研究。此外,介绍了环境分析和研究中十分有用的四种外缘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环境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研究传统环境,文化景观、民居、地方建筑、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乡土环境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