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传统建筑在注重空间的同时也极其注重建筑中蕴含的时间因素,将时间进程中的阴阳变化体现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从而显示时间在建筑空间中的流动之美."中轴线"的空间布局形式将"居中者方为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笔者以豫东传统民居刘青霞故居为案例探讨中轴线空间布局中隐含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2.
童淑媛  龙彬 《新建筑》2012,(2):146-150
西方传统文化一直重视空间、轻视时间,导致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建筑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种种难以协调的问题。对此,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不得不重新审视时间因素对建筑的作用。一种时间与空间并重的潜流欲从现代哲学、艺术与建筑发展的背景中喷薄而出,这似乎预示着建筑创作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对此现象的探讨,呼吁当代建筑创作重视时间因素,将时间与空间并重,在一种全局视野下进行建筑创作,以期营造更符合科学规律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建筑》2017,(3)
合理、巧妙使用轴线是中国传统建筑及西方古典建筑常用的设计手法。以杨廷宝设计的校园建筑为研究对象,对校园规划中轴线使用特征、轴线的形成及建筑单体的对称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对于新建校区,杨廷宝倾向采用"十"字轴掌控全局,续建校区则采用小组团布局方式;②利用对称的单体建筑、成对的建筑、对称的开放空间及成对的开放空间4种方式来构建轴线,并依据空间轴线方位选用不同的构成手法以尽可能使建筑具有良好朝向;③早期建筑中,大量采用"T"字形、"U"字形和"工"字形来构建单体建筑的对称性。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杨廷宝群体建筑设计手法及深入解读其设计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传统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是中轴线的重要组 成,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中轴线的遗产本体。中轴线 园林绿地是北京老城历史累积叠加形成的具有生命的历史文化遗 产,对北京传统中轴线申遗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传统中轴线 遗产区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厘清了不同时期园林绿地在有形要 素“位置与格局”“建筑与景观”和无形要素“功能与传统”三 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而分析得出中轴线园林绿地的五大历史遗产 价值。结合中轴园林绿地的历史遗产价值和保护现状,提出传统 中轴线遗产区园林绿地保护和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随中国文化绵延了千年,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其中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特质之一,以南北向主轴和对称式布局为特点,而故宫又是中轴线运用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故宫为例,将以人为本、中庸和谐以及礼制3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探究中轴线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价值及其意义所在,并把故宫与同样是对称式布局的法国宫廷建筑凡尔赛宫进行了异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中轴线的意义,最后以现代建筑的案例浅析了中轴线在现代的演绎及潜力。  相似文献   

7.
龙彬  童淑媛 《新建筑》2011,(3):122-125
提出对建筑中的时间问题进行思考,尝试通过分析时空、天时、时序、时感、时义五个传统时间词汇与传统建筑空间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时空融合特征,得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境形成的关键在于"以时率空"的时空关系,并相信研究这种时空关系对营造当代中国特色建筑空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儒家哲学思想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之一的传统古民居建筑,包括湘南古民居,受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较大.文章从"天人合一"生态观的村落选址、"崇中尚和"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和体现"礼乐"秩序的"干支式"村落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哲学思想对湘南古民居村落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磊  黄欣 《华中建筑》2014,(11):24-27
以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建筑"观念的形成为研究对象,运用后殖民立场的"空间"理论分析、直线进化时间观、杰弗逊"第三世界批评"三种理论为研究框架,考察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独特逻辑。认为"传统"遭遇了西方"他者"文化的碰撞,价值系统发生转型是中国现代建筑对待"传统"问题发生价值转移的重要?因。"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峙及赶超关系是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中国现代建筑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营造角度,提出"控制柱网"及"实际柱网"的概念,以木结构柱网平面布局为出发点,厘清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理论基础、标准化、工程化及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指出《营造法式》殿阁地盘分槽图所透露的"减柱、移柱思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皖南宏村民居厅堂木作的减柱、移柱造法的工程特点。从场所的精神意义、地域特征、空间分析、视线分析的角度揭示其工程意义及实际意义,揭示了宏村民居厅堂建筑木作减柱、移柱造法的目的:(1)符合透视原理,通过对中轴线尽端节点的强化,凸显厅堂空间核心地位;(2)符合反透视原理,增强厅堂与其周边建筑空间的融合;(3)通过建筑空间的横向视觉拓展,提升建筑木雕、砖雕、灰塑等的视觉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话题     
无中不立郑孝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名城委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人的"尚中"观念很深。《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传统城市与建筑的空间整体是"无中不立"。就是说,必须有一根中枢脊椎纵向贯通城市这盘棋,才能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北京、苏州、平遥等老城都有中轴线。传统很深的中轴线是怎么来的?源自"天人合一"的理念。明清首都北京地上的中轴线是和天上的中轴线,象天法地对应着的,是神话之美。探索我国古城的和谐整体,不宜只局限  相似文献   

12.
郭银丽  邓广 《中外建筑》2012,(11):90-92
传统建筑空间强烈的中轴线、纵深展开的空间序列、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以及变化丰富的建筑细部,带来了宜人的空间尺度。本文通过分析山西长治行政中心的设计,探讨了如何再现和延续传统空间尺度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以民间的建造—"土木/营造"为基础的,其单体和聚落是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关系的空间呈现,并在历史演变中延续和发展着这种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关系。近现代以来,尤其在近30年来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中,传统乡村空间的自然/人文生态遭遇着严重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复兴正是以自然/人文生态保护下的乡村发展为目的,乡村空间的生态发展成为当下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核心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的中国建筑学术界的民居研究,脱离真实的"土木/营造"之传统建造体系而过于注重民居建筑的表面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而,拨开"形式风格"之迷雾回到"土木/营造"的传统建造体系中,从传统建造体系的合理内核中探求其现代化路径,是乡村空间得以生态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基于"土木/营造"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本质之理论,以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条件变化之中的适应性演变—应变之规律性,认知传统建造体系的内核以辨析其现代化方向和路径之可能性,从而为乡村复兴中将民居和聚落的保护发展联结为连贯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视角。福建作为中国历史上汉人移民的集聚地,闽东北区域是移民经陆路和水路迁徙通道入闽的首站。中国传统建造体系"土木/营造"在移民至闽东北的迁徙和定居过程中再适应而演变发展,形成闽东北传统建造体系—"土木厝"。然而,闽东北区域内因地形阻隔而形成相对地理独立、生态差异、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多个地理文化单元,移民在其间定居和相互交流的发展中,"土木厝"以类型学原理在各地理文化单元中因建造因素的差异而不断应变,形成极为丰富的各种演变类型。本文限定闽东北为空间范畴,以唐末至今为时间范畴,研究"土木厝"的应变规律。"土木厝"依据闽东北移民族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组织空间,根据自然地理因素构筑居住与礼仪空间并置的单座建筑/院落,依据家庭/族群关系和地形条件组合形成聚落。本文以闽东北人文地理背景下"土木厝"的演变规律定义其建筑学基本类型,在基本类型建造要素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应变:地形、气候和材料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基底、墙体、构架、分隔面和屋顶等建造要素在自然地理因素变化中再适应而发生单体类型的应变;家庭模式、经济模式、宗法信仰、行为习俗和安全防卫是"土木厝"应变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素的差异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行为空间的变化引发"土木厝"的单体类型和聚落类型的应变。依据"土木厝"类型应变的研究和调研,初步划定了"土木厝"在闽东北地域的人文地理范畴。"土木厝"应变的研究思路,是去除闽东北民居形态差异和风格特征理论的干扰而直达其建造实质的途径,对于当下乡村复兴中明晰传统建造体系之核心价值与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合理衔接在思想方法上提供指导意义,即:在地形、气候条件无实质性变化而建造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的当下,应循"土木厝"应变逻辑而探求其现代化更新的路径。此外,"土木厝"的应变研究亦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土木/营造"观念的佐证,并作为案例有益于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剑  赵兵兵 《华中建筑》2010,28(12):163-165
根据现存碑刻和考古报告,对奉国寺内中轴线的主要建筑进行了复原与推想,通过分析寺院中轴线院落的空间组成,认为辽代佛寺传统布局的复原,既要着眼于平面布局,亦须注意它的立面轮廓和空间构成。  相似文献   

15.
老建筑是最鲜活的文化传承载体传统的建筑形式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中国古代统治者以忠孝两字治理天下.这俩字也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文化血液里。无论是皇城布局还是济南传统的四合院,其实都是以中轴线布局方式一以贯之的形式变化.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17.
空间.时间—对中国传统建筑时间型特征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阿联  刘起宝 《华中建筑》1997,15(3):110-111
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是沿着时间型道路发展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时间率令着空间,空间在本质上表现为时间进程中的阴阳变化,表现为时间的流动美。提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具有时间的流动性,序列性,节奏性和无限性。中国园林是时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建筑虽然相对恒定,但也需要适应动态需求的相应变化或改造。本文介绍了现代建筑师们在挑战传统静态生活方式、手法、空间形式上进行的多向探索和实践以及中国传统空间美学中的情景相生、以静知"动":进一步引出在技术发展的今天,在时间梯度上也可以让建筑真正实现"运动",以灵活适应需求、提供业主多样的选择性并例举目前可灵活适应动态转化的两种设计趋向和实例。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体系中所蕴含的"易经"智慧。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中国古建筑遗址,从城市遗址发掘后的考证可以发现,无论是建筑单体、建筑群体,还是城市,都有一条中轴线.北京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传统礼制规划建造的城市,其主要特点便是城市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已经启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五方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选择了一条"中性"线路,汲取当代设计精华,又避免了其繁琐因素,打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风格形式,借助位居石家庄城市文化中轴线的城市特征,强调色调上与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相一致,保持沿街的统一与变化;而建筑形态在延续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图书馆空间结构的同时,吸收衍生的文化力量,构建出新的办公秩序空间。凭借纵横街道控制沿街形态,借用分形几何学的手法,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