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龄期和不同水泥掺量的5种水泥土试样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5种不同水泥土在不同水泥掺量和不同龄期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及不同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规律。试验表明,水泥土在一定的水泥掺量范围内其抗压强度增加显著,超过此范围后,抗压强度增加幅度有限。水泥土龄期60d以前,水泥土强度增长较快,龄期60d后水泥土强度虽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大。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推算公式及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量、不同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与水泥掺量之比和不同水泥掺量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与龄期之比间的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水泥固化软土存在的不足,采用聚丙烯纤维-水泥对广州南沙软土进行固化,分析探讨了纤维水泥固化土的受压破坏方式以及纤维掺量、纤维长度、水泥掺量、龄期对纤维水泥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土中掺入纤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且在一定范围内,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纤维水泥土中水泥的最优掺量为12%;纤维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并且早期强度增长较快,后期增长较慢并趋于稳定;纤维能增加水泥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水泥土试样破坏时的裂缝宽度和数量,改善它们的脆性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萘系高效减水剂对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水稳定性的改性效果,研究了减水剂作为添加剂对石灰改良软土(石灰土)和水泥改良软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软土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萘系高效减水剂能改善软土的力学性能和水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减水剂掺入顺序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很大,先在软土中掺入水泥,闷料6h后再掺入减水剂的顺序能提高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特别是其早期强度提高显著;经萘系高效减水剂改性后,软土呈相互交错的不规则结构,石灰土和水泥土中水化产物变得更丰富且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4.
依托厦门新机场莲河片区沙美路(翔安南路—滨海旅游路段)工程项目,运用浮筒式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获取了软土的压缩模量,确定了水泥掺入比和水灰比,并运用现场载荷试验检测了浮筒式水泥搅拌桩的地基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加,水泥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呈不断增加的趋势;随着水泥土水灰比的增加,试样无侧限抗压呈现幂指数降低的趋势;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增加;在不同里程处软土路基的载荷曲线的变化规律一致,数值相近,采用浮筒式水泥搅拌桩对工程的软土路基进行加固效果均匀,满足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要求,路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宋树祥  郑超  杨昆  冯德銮 《工业建筑》2023,(12):190-197
为探索砂粒对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强度和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砂量和掺砂粒径的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试样,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海水及淡水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同时对加载完毕的试样进行扫描电镜(SEM)测试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土试样的第7,14,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掺砂量的提高而增大,其第28天强度随掺砂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掺砂水泥土试样经历两轮干湿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最大达61%,干湿循环导致的强度劣化特性随砂粒径的减小和掺砂量的增大而得到更好的改善,并且,掺砂水泥土试样在淡水条件下的抗干湿循环能力明显优于海水条件。S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模量替换作用(高模量的砂粒替换小模量的软土);2)砂粒-水泥土界面胶结作用;3)裂纹扩展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7)
为了研究甲基硅酸钠对黄泛区粉砂土性能的影响,对掺有甲基硅酸钠的粉砂土进行了击实试验、强度试验、XRD测试及渗透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随掺入材料的不同发生改变;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同龄期的水泥稳定粉砂土相比,水泥甲基硅酸钠稳定粉砂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17.43%、4.61%、16.76%;7d龄期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能代表28d龄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养生3d的水泥甲基硅酸钠稳定粉砂土中存在SiO_2、CaCO_3等化合物;水泥甲基硅酸钠稳定粉砂土试样的渗透系数为8.84×10~(-5),很好地提高了粉砂土的抗渗性。总之,甲基硅酸钠能明显改善粉砂土的力学性能与抗渗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宁德市连城路(疏港路—学院路段)道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养护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均相同时,试验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小于标养箱;在同一水泥掺量下,试验箱和标养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与养护龄期成正相关,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但其强度增长幅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养护龄期下,不同养护条件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长,且试验箱和标养箱中试样的强度差值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8.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了集料级配类型、试件尺寸、水泥剂量、水泥品种、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等对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分析了不同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从而为强度的合理限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因南沙有机质软土的不良工程性质常需使用水泥进行固化处理,软土有机质中对固化效果影响最大的是腐殖酸。本文以南沙重塑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腐殖酸对水泥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腐殖酸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龄期和水泥含量的增加得到了提高。腐殖酸对于水泥土强度有明显影响,但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其影响效果明显减弱;对于一定含量腐殖酸的水泥土,当水泥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强度会随着水泥的增加呈现较为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碱渣是一种工业废弃物,与水泥一样可用来加固软土地基,配制不同比例的水泥碱渣对软土进行加固,养护28 d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压缩特性的试验,通过试验可得,水泥和碱渣可以明显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并且选出最优配比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微观试验分析,水泥碱渣加固后的土体产生了具有胶凝性的CAH,CSH以及钙矾石,对于强度的增加和压缩特性的变化做出了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利用脱硫石膏及钢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简称GSC)固化软土,既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减少二次污染,又可以节约矿产资源,保护自然生态.通过研究在不同掺入比、不同水灰比和不同龄期时GSC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了掺入比、水灰比、龄期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同时引入似水灰比对GSC固化土后期强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GSC掺入比越大,对软土的固化效果越好,GSC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规律与水泥土一致但早期强度比水泥土低,当GSC掺入比高于水泥掺入比3%,在龄期达到28 d后,如果GSC的水灰比小于水泥的水灰比时,GSC固化土的强度高于水泥土的强度,因此用GSC替代水泥作为软土固化剂可以满足固化土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砖瓦》2015,(10)
将一定量的剑麻纤维掺入污泥中,并加入适量的水泥,研究剑麻纤维对污泥固化体强度特性的影响。将制备好的试样养护数天后,对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确定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剑麻纤维掺入量的关系曲线,试验测得,0%,10%,15%,20%,30%的剑麻纤维含量的污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掺入剑麻纤维,污泥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了提高,过量的剑麻纤维导致污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低温建筑技术》2015,(11):108-110
水泥土搅拌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固化剂和水泥掺入比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水泥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和工程成本。基于上海软土特点,模拟第四层天然软土和吹填土,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和水泥土强度分析,研究了在土聚水泥GEOTONE1000和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为固化剂以及含水量为45%和75%的情况下,低掺入比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含水量及掺入比相同的条件下,两种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规律大致相同;当掺入比大于5%时,水泥土强度增长效果十分明显;GEOTONE1000水泥土强度为P.O32.5水泥土强度的2~3倍,显示出土聚水泥在软土地基加固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东莞滨海湾软土由于其具有高有机质、高含水率、高压缩性和变形稳定时间过长等较差的工程性质,极大限制了区域的建设能力,因此需要使用水泥来固化软土从而提高其工程物理力学性质。以不同养护龄期和不同水泥掺量为变量探究固化软土的强度特性,养护28 d后的试样分别浸泡7d、14 d、28 d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其劣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时间和水泥掺量的增加,东莞滨海湾水泥固化土的强度也会随之提高,最高提升83.6%;试样强度在浸泡7 d后先下降,随后在14 d和28 d出现上升的趋势,且浸泡28 d的强度大于养护28 d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前 《山西建筑》2010,36(18):111-112
分析了土的塑性、水泥和外加剂掺量对水泥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土的塑限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明显增长,掺了减水剂的水泥土的7 d强度有所增加,但以后强度几乎没有增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拌合方式的水泥稳定碎石普遍存在强度偏低而且混合料拌合不均匀的问题。振动搅拌技术可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的均匀性,使水泥及细集料快速均匀分散并且能更好地包裹在粗集料周围,从而使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有很大提高。本研究对振动与传统拌合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振动与传统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对比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对比分析、现场取芯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密度比传统搅拌的最大干密度大,并且最佳含水量有所下降;振动搅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比传统搅拌的强度高。2种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表明: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制了一种自密实固化土,通过改变水泥配合比和水灰比,进行自密实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泥固化剂配合比逐渐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加;(2)随着水灰比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总体上减小;(3)自密实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增加而逐渐增大,土样14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7 d无侧向抗压强度的2.06倍,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2.59倍;28 d时自密实固化土的强度达到了肥槽回填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泥加固酸污染土无侧限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土是利用水泥固化处理后,土体的强度得到提高。针对该项技术,采用水泥固化法处理酸污染土,通过两种试验方案,对水泥加固酸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所用酸污染土用浓硫酸配置人工制备而成,并考虑了不同水泥掺量、不同硫酸浓度和不同龄期对水泥加固酸污染土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水泥固化酸污染土的强度与水泥掺量和硫酸含量有密切关系,二者共同作用决定其强度的变化。在一定硫酸浓度(2~16g/kg)条件下,伴随硫酸含量的升高,水泥掺量较低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整体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水泥掺量较高时,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缓慢上升的趋势。随着水泥掺量提高,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硫酸含量也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9.
潘月雷  王志强 《山西建筑》2011,37(31):60-61
根据胶州湾地区不同地基土所做成的水泥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本地区水泥土的特性。通过大量勘察资料和试验数据,得出了水泥淤泥土、水泥粘土和水泥砂土的不同破坏形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废弃混凝土与废弃砖再生骨料作为轻交通量公路基层材料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不同骨料配合比、不同水泥用量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合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受骨料种类和掺入量的影响较大,掺入混凝土再生骨料含量越多,其混合料强度就较高;含砖量越大,强度越低,但仍能满足现行规范中对基层路用性能的要求。同一种类骨料,水泥用量越高,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也越大。水泥用量的增加可提高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但高含量的废弃砖会降低其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