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地校园本身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艺术学校自身需要具有文化个性,两者的融合更渴求以适地性的地域技术、灵动多变的艺术空间彰显特色校园的构建。文章以重庆艺术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例,通过校园规划和地形环境的完美融合、校园规划与艺术特色的有效发挥、个性化建筑设计表达地域文化这三个设计方法,从尊重地形、规划布局、建筑布置、景观空间、生态系统、地域文化等多方面来探讨艺术个性与内涵校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山地个性院校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华大地富裕辽阔的土地诞生了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是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文化交流碰撞,地域特色的建筑逐渐消失。延安地区以黄土高原风貌和窑洞著称,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审美共识的黄土文化意识尤为重要。本文概括了延安的地域文化,总结了当前延安校园建筑设计的现状,探究了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及应用,分析了校园建筑设计中延安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策略。深入挖掘延安地域文化元素,并将其切实融入校园建筑设计,使学生能从校园建筑设计中学习陕北地域文化,实现延安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果表明:地域文化元素以图形形象和色彩元素提取为主,主要应用于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内部布局和艺术装饰;目前延安校园建筑设计色彩过于单调,缺乏独特文化内涵;需要对陕北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细致研究,将延安地域文化元素切实融入校园建筑设计,加固地域文化底蕴,实现延安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校园建筑是不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质文化载体,地域文化对校园建筑设计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诠释为建筑语言融入到校园之中,是建筑创作构思的关键所在。文章将从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地域文化特性在校园建筑中的演绎方式,最后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总结出地域校园建筑设计方法,以期为之后的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变迁,教育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步.逐渐演变出一种新的校园模式:一贯制学校.而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校园的整体建筑设计布局不再拘泥于课堂部分,关注点逐步延伸到校园公共空间及校园外部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公共空间以及交往空间进入建筑从业人员的视野,如何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环境,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生活场所,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最大的便利成了建筑师们努力的方向.文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及研究,对一贯制校园入口空间的分布形式、占地面积以及场地设施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关于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入口空间设计的总结,对未来研究一贯制学校空间设计方法有探索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出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当代校园建筑设计理念,分析了建筑设计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校园建筑创作的关系,通过对地域建筑的有关理论和地域文化的特点研究以及对高校校园建筑的典例分析,提出了设计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校园建筑的抽象思维模式,使地域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中的实践表现更明确,进一步的典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确实可以在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校园建筑上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对校园建筑设计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校园中隐含的地域文化内涵是激发校园活力、形成校园特色、塑造校园精神的内在动力。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实践的总结,揭示了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深层驱动与价值基础,进而构建出基于校园地域文化视角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通辽东北希望国际学校规划设计为实例 ,探讨了在总体布局上提出学校规划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与周边社区互动生长的关系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采用院落空间理念 ,来加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素质教育 ;通过景观设计使校园空间环境整体化、连续化并倡导单体建筑设计在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同时 ,提高校园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校园是学生们成长和学习的乐园,是学生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能够展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在校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之间的差异会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情,每一个校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情怀。但是,现在许多学校都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盲目地模仿西方建设设计,对于自身的文化内涵没有加以体现,缺失了自身的景观设计特色。在未来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色来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校园景观,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温馨的学习乐园。本文主要探讨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首先分析了我国一些校园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随后论述了校园景观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意义,最后提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的具体措施,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南通中央创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实践为例,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规划布局、交通系统及建筑功能、造型、空间等方面,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今后的类似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西部地区三种不同类型校园设计案例,探讨设计师在校园建筑设计方面的实践策略,包括地域文化表现、集约化布局、校园文脉延续、绿色校园实践,以及开放交流空间、注重建构逻辑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以校园建筑类型为出发点,为西部建筑设计探寻带来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星 《山西建筑》2009,35(29):51-52
以大学城的建设为切入点,强调环境建筑设计的理念,指出现在大学城建设的误区,同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指出因地制宜,融贯古今;或结合地域文化,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建设出独具个性特色的校园。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9)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学校,其发挥了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创造教育效益的作用。然而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小学、初中分立的学校相比,具有更大的组织规模,集聚效应也更强,学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也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新理念思维,创新管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运行机制,提升学校运作的一贯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秀全中学新校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从校园总体规划,建筑单体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秀全中学新校区空间营造思想,明确以地域文化作为校园规划建筑设计的切入点,对提升校园的气质与文化品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九年一贯制学制模式是近年来伴随城市扩张而快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存在受众的年龄跨度大、功能复杂、空间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提高九年一贯制校园设计的应用性和适用性、使校园设计更好地融入新旧教育模式转换的大环境和城市更新发展的浪潮。本文结合项目实践,以"融"理念为脉络,以地域文化为内向,以时代需求为外向,思考校园建筑环境在设计理念、建筑要素、空间场所三个层面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考虑高校功能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地域文化的理念,在近年来的大学校园建设中已基本获得共识,尊重企业文化则是民办高校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基于这些理念,文章从校园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空间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研究新时期学校建筑设计,有助于特色学校的建设。笔者通过自身设计实践,论述了在学校设计中,如何结合地域化开展建筑设计。尤其在校园总图布局,教学空间、生活空间的设计中,结合地域特点提出了新的空间构成模式,以期对今后的学校建筑设计起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斌 《福建建材》2020,(1):39-40,102
校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引进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同安区大同第二中心小学为例,从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规划,分析了构筑物与景观小品设计、植被配置方面的具体营造方法,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特色校园建设是校园空间规划中不容小觑的部分,特色校园营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从山地和地域两个角度对特色校园的营造提出设计策略,旨在探讨处于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民族类校园空间,如何在适应特殊地形的同时传承文化,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空间。山地特色方面:首先阐述了山地校园空间规划现状及难点,其次从形势共生和活力共享两个角度对校园布局、交通轴线、交往空间等予以阐述。地域特色方面:阐述规划现状及难点后从民族特色和地理特色两个角度对校园风貌、地域特色景观等提出设计策略。最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延边大学为例,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策略,为其他特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佟壬秋 《建筑结构》2021,51(2):后插5-后插6
作为高校校园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载体,高校校园建筑承载着提供特定空间区域以及展示学校形象的作用,是建筑工程技术和校园人文艺术相结合的物质财富。因此,应当重视高校校园建筑设计。基于仿生学设计的校园建筑。建筑是用材料做出来的,从某种角度而言,校园建筑没有必要成为一件具有艺术特色与视觉美感的"作品",不应当只是墙与柱子之间的组合,其价值也可以源于与本土文化与环境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分析某学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指出当代岭南校园新建筑创作应以适应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为出发点,汲取古今中外建筑文化精华并以现代建筑语言加以表达,才能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