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依托南京某深基坑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研究深基坑施工对邻近桥墩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比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利用已验证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各个施工阶段下围护结构及桥墩的变形规律,探讨了深基坑与既有桥墩距离对桥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形态与基坑开挖深度及支撑结构有关,水平变形沿深度方向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最大水平变形量为15.8mm,未超过控制值±30mm,基坑围护结构整体稳定;桥墩承台沉降量最大值为1.5mm,桥墩倾斜率为1.08‰,未超过控制值±2‰,结构安全稳定;基坑周边土体注浆加固及增大桥墩与基坑距离可有效减小桥墩的变形,桥墩变形与桥墩距基坑距离反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隔离桩墙和盾构施工对高速铁路桥墩的影响,依托某地铁盾构隧道侧穿高铁桥梁桩基工程实例,通过对比是否采用隔离保护措施的三维有限元计算和未采用隔离保护措施的盾构施工现场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旋喷桩柔性隔离墙能有效减少高铁桥墩的变形,但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喷头射流压力对桥墩的变形影响更大。当隧道所处地层较好,且距离桥桩较远时,通过盾构自身施工参数控制和信息化施工更有利于对铁路桥墩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错综复杂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逐渐落地,如今邻近既有结构进行新的基础设施施工也越来越多,因而新建工程的施工对邻近既有工程影响的分析非常重要。由此,论述了某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匝辅桥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邻近既有高速公路的影响以及基坑边坡稳定性的问题。模拟发现:该施工过程对既有高速公路造成的沉降符合技术要求,制定的基坑边坡支护方案可以保证施工安全。该模拟完成后可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重型机械施工期间邻近高铁桥梁及其周围土体的扰动情况,从而保障重型机械施工期间邻近高铁的运营安全,依托宁和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基于PLAXIS 3D软件建立了高铁桥墩及相应土层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重型机械荷载作用下周围土体的变形影响范围和高铁桥墩的变位值。在此基础上,对履带吊静置前后土体侧向应力,以及重型机械施工期间邻近高铁桥墩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和倾斜度进行了实时监测,并将数值计算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履带吊静压后,测试点处侧向土压力明显增大,但对深层土体无明显影响,履带吊就位后各测点土压力值均无明显变化;土体附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且土体变形的水平影响范围不超过20 m;施工过程中高铁桥墩的竖向位移、倾斜度变位情况稳定,且均小于预警值( 0.8 mm),但水平位移受重型机械施工影响相对较大,接近于预警值;所得结论可为今后类似邻近既有高铁线施工工程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昕铭 《四川建筑》2023,(3):147-15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快速发展,在城市核心区出现了大量枢纽车站,而枢纽车站通常采用多次建设,后期实施的线路需解决在紧邻既有线的情况下安全修建超深基坑的难题。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3期工程骡马市站超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调查现场情况、研究监测数据,对既有结构变形的诱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成都地区选择“间隔围护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配合基坑外降水是可行的;在局部变形敏感的范围采用部分盖挖拟作实施主体结构能更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保护既有线安全。分析结果可为紧邻既有线的超深基坑设计、施工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文灵路节点上跨地铁4号线姚祥路站—活力岛站地下区间的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对三轴搅拌桩群桩施工引起的土体孔隙水压力、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以及地表沉降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土体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轴搅拌桩施工开始的前23 h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增长并达到最大,之后随时间逐渐减小,距离施工区域越远孔隙水压力增量越小;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朝桩体方向,且随着深度逐渐减小;地表竖向变形表现为下沉,且随距施工区域距离增加沉降量减小。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桩锚支护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浅基础框架建筑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本文针对某基坑工程进行了现场地表沉降和支护结构位移的实测分析,并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相互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对桩锚支护深基坑开挖影响下地层应力、围护结构变形以及邻近浅基础框架结构的附加内力演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桩锚支护方案及施工参数能较好地控制地层变形并保障邻近既有浅基础建筑结构的安全。桩锚支护基坑开挖不仅导致浅基础结构产生差异沉降,还会引起基础水平位移。桩锚支护基坑开挖后结构柱附加弯矩趋向于集中在框架底层,建议类似工程中结构安全监测重点布置在紧临开挖侧的低楼层板柱连接处。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某地铁线单层导洞洞桩法(PBA工法)车站为工程背景,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车站PBA工法施工过程中地表竖向及水平位移、底部隆起、边桩水平位移进行模拟分析,并将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略有差异,但变形趋势相同,即在整个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及底部隆起均呈现对称趋势,但地表最大沉降点始终发生在中线位置,而最大隆起位置从中导洞逐渐移动到车站中线上;地表水平位移呈现以车站中线为对称轴的反对称图形,两侧土体向中线方向移动;两侧边桩向结构内部移动呈现凸形.  相似文献   

10.
《市政技术》2017,(2):151-154
以密涿高速公路现浇框架地道桥下穿京沪高铁高架桥工程为背景,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地道桥相邻基坑同步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际施工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了相邻基坑先后开挖对高铁高架桥墩变形的影响,证明了合理的基坑开挖顺序对桥墩变形控制的有效性,为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并为类似的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软土地区市政桥梁群桩保护工程,研究不同隔离桩设计参数的隔离效果,并提出适合软土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隔离桩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隔离桩对群桩侧移的控制作用远大于对群桩沉降的控制作用;隔离桩设计深度宜取1.25倍基坑开挖深度,弹性模量宜取20 GPa,隔离桩间距取1~2 m。  相似文献   

12.
李明超  余建民  王荣彦 《土工基础》2021,(2):130-134,138
CFG桩施工完成后桩体强度的增长与混凝土龄期呈正相关的关系.CFG桩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内侧被动区土体被扰动呈流态型,早期桩体强度很低,对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 GTS/NX对CFG桩沿基坑长边顺序施工和基坑短边跳打施工不同方案进行了三维模拟.两种方案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对比表明...  相似文献   

13.
吴楠  邢冬冬 《山西建筑》2014,(29):96-97
以某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变形为例,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了基坑降水条件下邻近地铁结构的变形规律,探讨了基坑与隧道的间距、基坑止水帷幕深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为今后基坑工程设计和地铁隧道安全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苏州某基坑工程,现场实测并分析了坑内土体,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以下简称MJS工法)群桩加固施工引起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土压力、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层沉降、地表沉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JS工法桩施工时,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增量总体较小且随与施工桩的距离增加而减小;MJS工法桩群桩实行跳打施工,可降低和防止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相邻基坑同时开挖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建设中。其受力状态与变形不同于单基坑,但目前的行业规范标准和计算方法对于该类基坑无明确规定,设计与施工时缺乏可参照标准。以上海地区某相邻基坑工程实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相邻基坑施工引起围护结构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同时,分析基坑间距、基坑间连接措施和施工顺序等因素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相邻基坑间距小于2.5倍开挖深度时会对围护结构变形产生影响,相邻侧围护结构间设置连板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顶部变形,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可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地铁1号线某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研究了地铁隧道与基坑不同距离条件下隔离桩控制隧道变形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隔离桩设置条件下,隔离桩对地铁隧道变形的控制效率会随着隧道与基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隧道与基坑距离在22~28 m之间时,设置隔离桩控制地铁隧道的变形最有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面积三轴搅拌桩加固施工影响下的紧邻运营地铁隧道变形控制问题,结合背景工程研究了优化的施工工艺和控制技术。分析提出了通过控制施工顺序、浆液配比和施工速率等参数来优化搅拌桩施工工艺,并根据单桩施工和群桩施工的现场试验结果得到合理的施工参数。大面积施工的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结构的隆起量小于传统施工方法的影响,确保了运营地铁隧道的安全,可作为今后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布辛奈斯克位移解与p-y曲线法,求解沉桩引起的自由土体水平位移并建立了单桩水平位移控制方程,采用两阶段法研究了沉桩引起的既有桩响应,分析了既有桩桩顶约束条件、桩身刚度及土体强度对既有桩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沉桩初始阶段在邻近既有桩中产生较大的桩身弯矩,沉桩深度增大时,既有桩桩身弯矩减小。既有桩桩顶约束条件对桩身性状有明显影响。土体强度增大时,既有桩桩身弯矩与变形均增大。既有桩桩身刚度增大时,桩身位移减小,桩身弯矩增大。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地铁 11 号线侧穿古建筑的实际工程,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最新型的 MJS 桩基施工预加固与新建隧道侧穿引起的邻近古建筑的沉降进行了深入研究。整个施工力学的全过程对建筑物的影响分为桩基施工扰动阶段、上行线穿越阶段和下行线穿越阶段 3 个阶段。其中先期桩基施工扰动的影响相对显著,但由于 MJS 桩的保护作用,上行线穿越影响次之,下行线穿越影响最小。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桩基施工的预加固与隧道左侧建筑物的存在,使得地表的沉降槽与传统的形式有较大区别;同时,地表的水平位移分布规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外,由于隔离桩的保护,大大减少了盾构掘进对地表以及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对比分析也表明两者所反映的规律较一致,其数值差别较小,进而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软土深基坑工程实例,深入地了解桩间土体加固对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性状的影响。采用双排型钢桩进行基坑支护时,前、后排型钢桩间土的加固可较好地保证前、后排型钢桩共同受力,且加固效果随前、后排桩间距的加大而增大,对型钢桩变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桩间土加固削弱了型钢桩与连梁的连接刚度对型钢桩变形的影响,可更好地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