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历史性城市的 文化遗产资源正遭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 冲击,导致其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减少与历史 文脉的中断。为保持历史性城市文化遗产 资源的完整性,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引入 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从“事件”、“功 能”、“空间”方面提出关联性保护与利用的 一般方法,最后提出构建城市线性文化景 观的一般步骤,能有效整合文化遗产资源, 并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邓璐 《建筑与文化》2020,(4):130-132
历史建筑是城市景观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既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旅游资源和建筑技术的研究素材。随着城市文化景观保护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持续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城市历史建筑及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文章将以博物馆文化景观为全新的研究视角,以青岛近代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诠释在新时代发展框架下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与景观更新的新方法,用新时代的笔法赋予历史建筑景观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景观是历史古镇保护和利用的核心,商业业态空间是历史古镇经济发展的载体之一。以唐家古镇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文化景观构成内容和价值,总结矛盾特征,提出空间活化方法,探寻历史古镇文化景观保护与商业业态空间活化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整体保护视野,将文化资源空间意义上的"点"延伸到"线"层面,尝试从城市层面提出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在相关概念解析基础上,从定义、构成条件、分类方面对城市线性文化景观进行解析。通过与文化线路的概念进行比较,进一步厘清其内涵。最后,以重庆渝中半岛山城步道线性文化景观为例,从"演进规律-生成环境-构成要素-生活需求-线性交通-城市功能"方面提出保护与建构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一般方法,以期拓展文化景观的外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文化的复兴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目前针对县城地区运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为例,构建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明确了"运河文化景观带"作为"运河文化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其"线性""层次丰富性""功能多样性"等特征,分析了"运河文化景观节点""运河文化景观轴线"两大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及其布局,确定了构建多层级文化景观节点与多样化文化景观轴线规划体系的目标定位,并分别阐述了具体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地区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出以遗产理景综合"文化景观"与"城市历史景观"双重视野,分析福州古城历史中轴景观的"三个空间切面",进而将有形的历史建筑谱系梳理置于更大范围的城市地理环境中进行价值剖析,构建福州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远观细察"。  相似文献   

7.
工业建筑是后工业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中,积淀城市文脉与工业文化最多的重要景观资源。本文以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中的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传承工业建筑文脉的方法与策略,通过遵从工业历史文化空间和凸显工业建筑景观标志来实现对工业建筑的改造,以实现后工业文化景观创作中建筑文脉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利用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8.
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是一座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承载该城市记忆、文化与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但因其特殊性在快速建设的当下很容易成为现代城市中的"孤岛"式景观。谋求与时俱进是历史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作为文化景观中一大类的遗址公园,其保护规划、阐释方法与其他文化景观不尽相同。通过对西安市寒窑遗址公园的保护规划及景观设计案例的介绍与再阐释,探讨几种历史城市中的文化景观保护、阐释与营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老城传统风貌保护中存在历史连续性断裂、建筑遗产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发挥整体文化效能等问题,强调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着力点是修补断裂的文脉,强化建筑遗产的关联性,重塑历史空间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将老城散点建筑遗产连线成片保护与利用的"主题式整合"方法,将建筑遗产资源有机融入整体保护与展示系统之中,形成一种线性或网状结构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主题框架。阐述了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在"主题式整合"方法运用方面的探索,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波士顿自由足迹这一美国重要的城市遗产足迹,指出其囊括的波士顿中心区17处城市遗产,不仅在美国独立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其保护实践对于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通过对波士顿自由足迹保护的"建筑本体-历史环境-城市复兴-文化景观"4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回顾与分析,总结其经验,以展现美国城市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特色。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6)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区域的扩张与面貌的更新必然引发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矛盾。笔者通过剖析沈阳历史建筑的存在之由和变迁之故,以及论证保护历史建筑的必要性,可以得知,进行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建筑活化,才是保护与活化历史建筑的圭臬。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建筑"自主与他律""原型与变形"的辩证思考,直面当代城市的关联、冲突与混杂,以城市设计的视角和策略介入微观建筑的构思与创作,揭示了当代城市背景下建筑的交互性角色和关联性本质。以复杂区域环境的外部压力为前提,分别通过"服从退让""叠层杂交""拓扑进化"和"语义参照"四种基本应变模式,回应区域的外部制约,形成建筑与区域的对话性存在。  相似文献   

13.
张家瞳  沈晨 《华中建筑》2015,(2):173-176
文化景观是乡土文化重要的载体,是传统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补充,已成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的新热点。该文结合当前文化景观研究现状,将语义符号学与建筑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文化景观研究领域,从实效型设计、类比型设计、象形型设计和法则型设计四个方面对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符号学解析,同时结合实例对其设计类型与特点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化"文化景观"含义,以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砖造历史建筑传统的营造技艺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正在面临着生存危机。为保护中国历史砖造建筑,延续城市记忆,活化老旧社区的社会机能,创造多样性的都市和城乡纹理,并基于台湾地区与福建省有着独特的"五缘"关系,文章以台湾斗六行启纪念馆为例,从建筑预防、检查、修复、再利用4个方面入手,阐述台湾地区砖造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细节过程及探讨其再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当前乡村本土营建的思考,探讨适宜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本土营建策略以及"隐于自然、生态安全的人居山水格局""引绿入村、各行其道的线性空间网络""以人为本、各得其所的空间利用格局""延续文脉、尊重乡土的建筑营建智慧"的本土营建方法体系;并以青海贵德松巴村为例,对以生土建筑为特色的村庄进行了保护与利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代化、城镇化给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带来巨大冲击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资源现状和保护利用情况,建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研究的系统结构框架,探寻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根源",并寻求在保护中凸显村落特色与差异的有效对策,以实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了一项新的国际文书——"城市历史景观"的新建议,以帮助实现城市保护驱动下的城市发展控制。解释了"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关系,以文化景观的创新视角阐述了对于活态城市的理解和诠释,指出其实质是借用文化景观概念和方法管理活态城市的各动态关系和脉络,总结了一系列应用此概念的实践重点,如"城市历史景观方法"以及战略框架中的研究领域,旨在提高认识,在研究和实践中提升中国城市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特色正逐渐模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能够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城市层面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和提升,以缓解其孤岛化和破碎化的现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编制手法上提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专项规划。梳理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与城市绿地的复杂关系,从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面,构建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结构。以城市绿地为具体物质形态,促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结构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网络的形成。基于城市整体区位形象提出全面提升方案,对保育城市文化特色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性城市历史文化景观进行重点突破,指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绿地布局和绿地主题定位,促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肌理"恒定-转化""拼贴-融合"二元属性的诠释,揭示了肌理演化中城市结构复杂动态的发展规律;以区域不同类型的外部制约和内生动力为前提,分别通过"补形""变形""分形"和"生形"四种基本的城市肌理操作策略,回应区域城市的关联性需求,实现建筑与区域肌理间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20.
范银典 《华中建筑》2015,(2):127-131
针对在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中,现代技术及功能要求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权衡问题,以香港茂萝街/巴路士街"活化与保育"计划为例,基于信息传递的活化策略视角,从技术信息、艺术形式信息、社会信息三种信息传递角度浅析香港在历史建筑活化中的历史解释与呈现方法,认为既尊重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又融入现代技术要求与功能的方法可以实现在恢复历史建筑生命力的同时保持历史建筑价值与精神的动态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