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解住区开放空间适老性研究趋势,文中从微更新理念的产生背景出发,通过界定微更新的内涵,给出微更新的概念模型,从道路交通空间、庭院空间、广场空间和景观生态空间四个方面梳理了住区开放空间适老性微更新的研究进展,得出微更新视角下住区开放空间适老性研究趋势,体现为塑造特色适老性功能空间和强调适老性文化活动建设,为住区开放空间适老性微更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白雪 《城市住宅》2021,28(4):96-99
滨河区域占据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滨河空间在保证水利工程发挥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被寄予修复滨河生态、带动土地升值、提升人居环境的期望.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良性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城市滨河空间的诉求,提出"安全、生态夯基础""特色、合作创价值""风貌、功能塑情怀"3个方面的设计思路.比较开封护城河与新乡凤泉湖项目中景观主导滨河建设的实践情况,通过强调景观专业"后来居上"意识的重要性,推动多专业合作模式优化,为城市滨河空间探寻更健康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已经成为我国主流养老模式。然而,寒地城市住区因其特殊的地域、气候特点,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住区环境和老年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寒地住区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通用设计的理论,针对哈尔滨市丁香家园,从生理适老、心理适老、行为活动适老三个层次提出适老性改造策略,为我国寒地城市实现"社区养老"提供物质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公共绿地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扬州段北护城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定了该地段的设计理念,并阐述了种植绿化区、漫步游赏区、滨河休闲区、文化展览区的景观设计方法,旨在打造出一个富有扬州市地方特色的滨河休闲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的景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文对苏州河滨河空间开发建设的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城市滨河空间规划与开发的若干策略,主张通过规划控制实现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做好城市改造更新项目,以静安区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景观工程为例,介绍了沿途苏州河两岸的历史文化,聚焦了生态建设、文化传承,通过整合苏州河两岸现状资源,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滨河生态空间,打造静安区段两岸高品质活动区,使其成为静安城市休闲生活新地标。  相似文献   

7.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主动式健康干预的住区空间适老性建设的意义重大。以住区公共空间及其老龄健康风险为研究对象,借鉴环境行为学和安全学等相关理论,基于行为安全视角,探索住区空间老龄健康风险研究的理论方法:概念、原理与框架,并通过典型样本调查与关联量性研究,分析住区公共空间老龄健康风险的致险规律:风险源、关联及致险规律,构建住区公共空间老龄健康风险的评估模型与防控策略。为建设我国城市健康安全的适老性完整住区,提供理论方法、科学原理及工具策略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规划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的景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文对苏州河滨河空间开发建设的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城市滨河空间规划与开发的若干策略,主张通过规划控制实现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的景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文对苏州河滨河空间开发建设的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城市滨河空间规划与开发的若干策略,主张通过规划控制实现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以苏州九龙仓时代上城项目为例,根据适老性的原则,从社区的道路规划、场所空间、景观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策略,营造出适合老年人交往、休憩的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养老发展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老龄化问题较其他新兴社区更为典型,是社区养老建设的重要阵地。因其制度转型导致原有功能和结构破碎,使得该类社区普遍存在适老性缺失问题,突显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更新研究的迫切性。以重庆土湾重棉厂社区为例,通过社会调查量表和半开放式访谈等方式,调查老年人日常行为路径、社会网络特征和文化记忆感知,发现了社区服务体系分离、社会网络分化和集体记忆缺失三大既存问题,由此构建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增加多元交往空间、延续单位集体记忆的适老性景观干预途径,从而为单位社区适老性景观建设提供理论探寻和实践样本借鉴。  相似文献   

12.
薛峰 《城市住宅》2015,(2):5-13
<正>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明日之家2012"示范样板房设计为基础,结合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的基本情况,从住区适老配套、室外适老措施、住宅适老改造、适老功能空间、适老部品配置、健康适老技术、社区适老关怀七个方面入手,提出适老住宅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如何为老百姓建造适合一辈子居住的好房子。1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1.1老龄化社会增速快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绿地适老性已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我国在适老性城市绿地的工程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在城市绿地适老性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很少涉及,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设计标准或评价方法,适老性城市绿地的建设与更新缺少理论指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绿地适老性设计的主要原则,归纳得到城市绿地适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收集老年人对评价指标的主观评价数据。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数据,本文采用SEM方法构建城市绿地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模型拟合分析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完成了对城市绿地适老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城市绿地的适老化建设以及既有城市绿地的适老化更新提供了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4.
《华中建筑》2021,39(9)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年人口日益增多,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以赣州市老城区西门片区为例,基于环境行为学、老年心理学以及场所精神等理论,运用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城市畸零空间中的老年行为类型、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研究,分析老年密集行为的畸零空间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归属性为原则,对老年密集行为的畸零空间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对城市畸零空间的积极性、适老性设计与改造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现“积极老龄化”是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新挑战,住区开放空间作为大多数老年人的主要体力活动场地,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建设重点。选取江西省丰城市6个住区为样本,通过实地勘察法、行为注记法,对住区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及老年人体力活动特征进行研究,并运用SPSS相关性分析,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住区绿化环境、公共设施规模,以及开放空间单元形态、可达性与围合性,是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建议,为住区开放空间及其公共设施的适老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策略借鉴。  相似文献   

16.
更富于建设性的“积极老龄化”理念更新中的具体因素,在前期设计定位可促进相应的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策略的创新,以此探讨若干不同城市适老空间的具体设计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婕 《山西建筑》2014,(15):9-10
结合城市滨河建设的现状,对滨河沿岸街巷空间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以开放空间、慢行通道、复合片区为基础、"点—线—面"一体的绿色空间网络系统,加强了滨河与城市腹地的联通与互动,提升了城市的可达性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滨河绿道将滨河空间的特征与城市绿道建设相融合,是拓展绿道建设服务内涵和梳理城市滨水界面、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游憩休闲需求的重要一环。同安中心城区绿道建设的实践,强化了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梳理整合了地域山水自然基底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并结合康体游憩、养生保健、绿色生态和创新智慧的绿道设计特色,实现了安全、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世界各国及地区老龄化进 程进一步加快,各界学者基于此纷纷展开应 对老龄化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是世 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陆地区将 于2021年起正式步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并将 于2027年进入老龄社会。在诸多城市公共服 务系统中,交通系统较早面临老龄化影响, 然而中国大陆对于改善老年人出行的理论与 实践研究明显不足,适老出行设施配置与服 务供给严重短缺、相关专项规划和保障政策 长期滞后。基于大陆现阶段适老交通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以及日 本适老交通的经验,总结了包括完善相关政 策法规、加强公交系统建设、改善慢行出行 环境等启示性经验与措施,为更好应对我国 加速老龄化现状以及老龄化社会适老交通 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帮助和促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以益阳市单位型住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休闲空间及居民活动现状基础上,研究了休闲空间多代际共享适老化改造策略,以加强多代际间的交流互动,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