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ICCROM青年·遗产·非洲方案(2020—2029)在《2063议程:我们想要的非洲》第5号文件中,呼吁建立一个具有强烈文化特性、共同遗产价值观和道德的非洲。非洲大陆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增长最快的地区,14至35岁的年轻人占人口的40%以上。到2030年,非洲大陆的青年人数将增加到42%或7.5亿。让社区青年们广泛参与保护和促进其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旅游(Culture Tourism)》本书第一版旨在说明遗产和旅游目标如何融入管理和营销框架,以生成可持续的文化旅游。本版进一步将文化旅游的讨论建立在文化和遗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简言之就是要认识到,要使旅游业蓬勃发展,就必须保持它所依托的资源基础的平衡。文化旅游的"保护伞"方法作为该书的独特视角,力求为所有相关部门获得最佳结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会议简介l、CIWIH布达佩斯2013年会简介cBuda—pest Annual Meeting,Symposium and 30th Anniversary of CIWIH)CIWIFI(ICOMOS的历史村镇科学委员会)的2013年会和研讨会,暨CIWIH成立30周年庆典,于201 3年9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科学研讨会以两个平行的工作坊的形式开展,两个主题分别是\"在城市历史景观中的现代基础设施和新建筑——当代干预的成功案例\",和\"旅游  相似文献   

4.
5.
<正>Arches平台——弥合遗产的过去和数据丰富的未来文化遗产数据本质上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并且经常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些特点使其难以管理,即便采用最现代、最复杂的数字系统也是如此。此外,负责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知识的公共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众所周知的资金不足,缺乏开发有效数据管理系统所需的资源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全球茶文化景观研究历程概述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茶文化景观\"作为茶文化载体,鲜明地反映了茶组植物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反映了种茶、制茶、售茶、饮茶环节不同人群对茶文化景观的影响.我国茶文化景观遗产申报,历经十余年的漫长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弘扬、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发布《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旨在促进《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施,并具体为开展下列工作设置相应的程序:①将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②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保存;③世界遗产基金项下提供的国际援助;④调动国家和国际力量为《公约》提供支持。该《操作指南》共分为九个部分。第1部分:引言。阐述了《操作指南》、《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遗产引领城市未来——意大利博洛尼亚ROCK项目ROCK项目的英文全称是“The Project for the Regeneration and Optimis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reative and Knowledge Cities”,即“创意及知识型城市的文化遗产再生及优化计划”,是由欧盟在欧洲文化遗产年框架下的“地平线2020”计划资助,并得到了包括地方政府、教育机构、私营公司和相关组织等33个合作伙伴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全球茶文化景观研究历程概述2023年9月,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茶文化景观”作为茶文化载体,鲜明地反映了茶组植物对自然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反映了种茶、制茶、售茶、饮茶环节不同人群对茶文化景观的影响。我国茶文化景观遗产申报,历经十余年的漫长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的弘扬、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文化与自然融合联合实践计划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0M0S)的联合探索项目,旨在促进人们认识到大多数海陆景观中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紧密相联,致力于在遗产评选和管理框架内探索识别自然和文化价值关联性的新方法,来保护具有融合价值的遗产地。  相似文献   

12.
13.
正《管理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资源系列手册(Managing Cultural World Heritage)1.关于世界遗产资源手册系列自从《世界遗产公约》于1972通过,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便不断发展和稳步增长,迫切需要为执行公约的缔约国提供技术指导,定期报告各种专业会议和结果,为特定地方提供集中培训和能力发展,从而为缔约国和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提供更大的支持。因此,一系列的世界遗产资源手册应运而生。编制资源手册的目的是为执行公约的缔约国、文物保护部门、地方政府、世界遗产地的管理机构与当地社区,以及其他在遗产价值认知与保护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资源手册立  相似文献   

14.
遗产数据管理当今社会,数字形式的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可避免。数据渗透我们的工作、沟通、资讯、创造,甚至购物……它是一种无形基础设施,不但塑造我们世界的轮廓,还支撑着我们在情感与理性之间的选择取舍。数字数据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录、评估、监测、分析、规划和干预,都在某种程度上涉及数字数据。与许多其他类别数据一样,文化遗产数据也需要在未来进行管理、交换和使用。然而,致力于保护保存领域的数据本身就有丢失的风险,即使可检索,仍存在不可读的数据损失。  相似文献   

15.
Arches平台——弥合遗产的过去和数据丰富的未来文化遗产数据本质上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并且经常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些特点使其难以管理,即便采用最现代、最复杂的数字系统也是如此。此外,负责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知识的公共组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众所周知的资金不足,缺乏开发有效数据管理系统所需的资源和技术,这导致遗产保护机构往往受限于使用文化遗产专有领域之外的商业开发软件,最终使得自己和数据都被锁定在持续的许可和维护费用中。  相似文献   

16.
闫昆峰 《山西建筑》2011,37(9):30-31
对我国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进程、现状及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现实矛盾,我国目前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引导人们加强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欧美历史遗产保护领域最常用的两个“保护”,即“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的概念进行辨析以及对美国历史保护“Historic Preservation”对象名词性和动词性的探讨,明确美国历史保护中“保护”(即“Preservation”)的概念。同时又通过对不同时期影响美国历史遗产保护之保护理念的著名保护思想进行阐述,以探求其“保护”概念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列举美国历史遗产保护领域中常用且公认的保护干预手法,进一步将“保护”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对美国历史遗产保护概念进行解析,旨在为我国现阶段历史遗产保护,尤其为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孙成军,现任必维集团上海协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文物及历史建筑总工程师,参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徐家汇观象台、凌家滩遗址等多个项目的保护修缮。王福成,现任必维集团上海协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参与了包括大世界保护修缮工程、东亚银行优秀历史建筑外立面修缮及局部(加固)装修工程、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维修工程、上海佘山圣母教堂文物建筑修缮工程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9.
李和平 《室内设计》2013,28(4):13-18
保护制度是历史遗产保护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而法律制度是保护制度的核心。美国历史遗产保护正是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而取得明显成效。介绍了美国历史遗产保护的多层次法律体系,以及以法律为基础的历史遗产管理系统和建立在法律框架下的经济激励政策;并对我国历史遗产保护制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遗产保护运动以1850年乔治华盛顿故居的保护为起点,目前已经历近170年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历史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历史遗产保护问题是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才逐渐引起美国民众普遍关注的,并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目前,面对美国城市经历低密度扩张之后暴露的诸多问题,历史遗产保护开始尝试与精明增长理论相结合,作为引导城市更新、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近年来开发较为成功的北卡罗来纳州美国烟草公司历史街区为案例,分析总结了美国如何在历史遗产保护实践中运用精明增长理论的相关策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