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背景下应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矛盾的重要规划途径。相比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静态性,生态安全格局更具动态性,更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复杂系统。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功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不同敏感性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包含一级生态刚性边界、二级生态刚性边界和生态弹性边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经历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高速推进,这些变化不仅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生态红线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保护重要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生态红线的划定与管控提供了科学支撑:(1)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分区为生态红线的功能分类提供参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为生态红线划定、管控提供依据,为生态补偿提供标准;(3)生态系统服务制图为生态红线方案制定和调整提供具体方法 ;(4)生态系统服务的尺度特征符合生态红线的层级管控需求;(5)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理论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路径,增加了生态红线管控的系统性和弹性。总体而言,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生态红线制度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国土空间资源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针对国家试行和可能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梳理分析了我国在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调整、正面清单制度、有限人为活动管控、责任追究等方面可能制定的新要求;总结明确了国家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分的重点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极其脆弱的生态区域和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以避免盲目划分。阐述了国家实 行正面清单制度,对于有限人为活动管控,具体明确了9类有限人为活动。最后建议尽快制定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空间控制规划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有效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控制城市无序增长,对城市发展形成反向约束和引导,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效应.文章试图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类别和界定方法,提出“两线三区”生态空间管制分区,通过“线控”严格保护生态资源,界定城镇增长边界,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空间管控策略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粟君莲 《居业》2021,(7):21-22
以西昌市为例,通过对"三区三线"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进行探讨,为确定国家级与省级生态保护红线方案打下基础,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开展勘界定标、管理、监管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继耕地红线后,生态保护红线成为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从概念界定、红线划定、政策管制三方面,对城市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进行了有益探索。规划以红线"划定"为手段,通过有效的管控,努力达到"严守"的最终目的,实现了从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向生态控制线的底线规划转变的规划创新与制度突破。  相似文献   

9.
城市复合生态的管理、生态空间的管理尤为重要,应以预防污染、清洁性生产为前提,积极进行生态社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升复合生态与生态空间管理工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管控工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运营实态的基础上,从交通状况、建设标准、功能布局等方面比较了其服务区的设计特点,结合湖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实践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功能的扩张,出现了大城市的郊区化现象,伴随着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概述了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新城建设方面的经验,将我国新城建设现状与发达国家间经验进行了对比,提出以健全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公司化运作、总体规划等方面的新城建设建议。同时,在产业导向、住房布局、绿化预留和公共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结构规划走向空间管治——非建设用地规划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国内外非建设用地规划发展实践,将其归纳为生态空间结构型规划分类控制型规划城市增长边界型规划、禁限建区规划、综合空间管制型规划等5种类型,提出非建设用地规划3个转向:规划模式从理想蓝图转向务实操作,规划方法从单一要素转向多元综合,规划实施从注重形态转向公共政策。结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央提出的新常态、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要求,综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梳理"城市开发边界"的相关概念,从历史发展、空间规划、法规建设、政策引导、社会治理角度分析相关概念背后的空间规划体系与空间管制手段。在中央要求地方盘清总量、全面推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三线划示"应在判断发展阶段、厘清空间层次、评估既有空间管制手段的基础上进行划定,突出政策工具属性,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中国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发展历史,指出生态空间类规划曾经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系统"得以逐步发展和丰富。在当前"一优三高"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地位将发生跃迁,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将逐步建立,规划的编制要从4个方面调整编制思维,即做好生态空间棋盘、协调城绿空间布局、提供多元服务供给和完善规划治理模式。未来在基础理论方面要着力于生态空间治理的"影响动因及其演变规律""参与主体及多元治理"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规模、高强度的旅游区开发,会造成区域生态系统的失衡,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了使旅游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该文从生态基础设施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生态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以哈尔滨市道里区长岭湖风景区概念规划为例,从核心节点(开敞空间)、链接环节(水网系统链接环节和绿带系统链接环节)、技术措施(雨水处理与净化和湿地植物与物种选择)三方面深入阐述了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在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期望为其他地域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社会体系3个方面构建了《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为3级.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该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测度.研究认为,该规划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但技术体系和社会体系中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生态移民等项目实施力度较差,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针对实施现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行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朱喜钢  宋伟轩  金俭 《规划师》2009,25(9):83-86
<物权法>为公民的不动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使得独享城市滨水空间这一稀缺性资源的开发商、私人社区与个人将合法地拥有本来属于非排他性的不动产物权.为更好地保护城市日益稀缺的滨水空间资源,应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划出公共的滨水区,通过建立"城市白线"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体现优质城市空间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平性,形成以城市白线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邵明  李方正 《风景园林》2021,28(7):114-120
生态功能空间范围划定与主导服务功能识别管控是城市生态功能空间规划的基本前提与首要任务.以成都市东部新城为例,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衡量生态功能空间存量标准,通过热点分析指标(Gi*指数)划定核心生态功能空间分布范围,同时筛选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对应的空间落位,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空间,并据此通过双变量空间局部自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圣保  赵志伟  高华 《华中建筑》2012,30(4):134-137
现代产业园区是以生态文明主导。该文从山东省青州市猛山经济发展区的现状出发,分析地缘环境和空间发展方向,确定规划范围,提出生态规划理念,制定生态目标与原则。结合土地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规划该区功能结构布局结构。对生态空间进行分析,划分生态功能组团。通过对山体、沟塘等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机组织,形成“五轴、一带、多点”的生态空间布局结构。并对生态用地建设进行评价,旨在促进生态文明的现代产业园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