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创新设计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特殊燃烧方式的新型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该锅炉采用了双炉排反烧的结构,可使锅炉工作连续平稳,燃烧更稳定,热效率更高.同时,烟气中的气体及固体的不完全燃烧损失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烟尘含量远低于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颗粒燃料取代常规煤燃料对节约常规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意义。生物质颗粒燃料与常规煤燃料的特性有较大的区别。当将燃煤锅炉改造为燃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时应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本公司锅炉为实例对燃煤链条锅炉的炉膛和燃烧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对炉拱、炉排、风室、卫燃带、上料系统、燃烧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锅炉与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的良好匹配。能效和环保测试结果表明,锅炉改燃生物质颗粒燃料后热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节能》2020,(1):131-133
生物质颗粒的挥发分含量远高于煤炭,导致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严重超标。采用在链条锅炉喉口处增设二次风,在炉膛内设置双层炉拱等措施,一方面能加强炉内的氧气与不完全燃烧物质充分反应,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延长烟气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极大促进烟气中一氧化碳的燃尽,进一步提高锅炉出力及热效率。采用Fluent计算软件,针对采用此种改进结构的生物质颗粒链条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对炉内气流分布规律、气流充满度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通过热态实验加以验证。发现采用增设二次风和加装双层炉拱等措施后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显著下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从而验证了此种改进措施的有效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优质的清洁燃料,可替代煤炭等化石燃料,广泛应用于炊事、供暖等民用领域和锅炉燃烧、发电等工业领域.文章简述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对3种类型的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器、进料系统、控制系统、清灰装置以及污染物排放等进行比较,最后指出了目前燃烧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6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油页岩半焦燃料的工业试烧实验,并对锅炉燃烧特性、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燃料给料量提高至适当值后,锅炉均能稳定运行,主蒸汽温度、压力及质量流量和主燃烧室床温等参数基本保持恒定,锅炉不存在任何燃烧不稳定的迹象,锅炉燃烧效率均在95%以上,且所有气态污染物排放质量浓度均达到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限制的要求;循环流化床技术能够清洁有效地处理油页岩半焦这种高灰分、低热值的燃料,实现油页岩资源100%利用.  相似文献   

6.
CFB(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炉膛物料热容量大、低温燃烧燃料在炉内停留时间长和尾部污染物排放低的特点,适合于燃用各种动力煤、城市生活垃圾、煤矸石、生物质、石油焦等燃料,成为环保型锅炉的典范。目前,  相似文献   

7.
工业锅炉燃烧的NOx处于无控制排放.利用燃料再燃技术在工业锅炉上控制NOx的排放,以抛煤机锅炉为背景,对在抛煤机炉内应用再燃技术脱除NOx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采用气体燃料再燃,可以将再燃喷嘴设计在前拱中,用废气作为再燃燃料,亦可以用飞灰回燃超细煤粉再燃形成还原性气氛,从理论和实验证明抛煤机炉内再燃可以还原NOx40%以上.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为准确研究其替代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并采用发热量比较法、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的节能效益、CO2减排效益、废气污染物减排效益。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预计202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折合1579.5万tce,减少CO2排放4011.93万t,减少SO2排放30.99万t,减少NOx排放4.06万t,减少PM排放175.29万t。  相似文献   

9.
《电力与能源》2015,(3):301-305
大容量超(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多采用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配置低NOx旋流燃烧器,有效控制了NOx的排放,但部分锅炉存在CO排放浓度偏高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某660MW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可控因素对锅炉CO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燃尽风总风量及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配风方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燃烧机理出发,分析了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等主要因素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机理。该方法可作为锅炉相关性能建模时辅助变量的选取办法。  相似文献   

10.
大容量超(超)临界对冲燃煤锅炉的燃烧系统多采用炉内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配置低NOx旋流燃烧器,有效控制了NOx的排放,但部分锅炉存在CO排放浓度偏高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某660MW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可控因素对锅炉CO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燃尽风总风量及同层燃烧器外二次风配风方式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燃烧机理出发,分析了运行氧量、燃尽风直流风量和燃烧器内二次风量等主要因素对CO排放浓度的影响机理。该方法可作为锅炉相关性能建模时辅助变量的选取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