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常用模具材料热处理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8、CrWMn、9SiCr、Cr12MoV和GCr15五种模具材料在常规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比较,并利用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优化了它们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这五种材料热处理后的断口形貌均为解理或准解理脆性断裂,组织结构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且Cr12MoV经1010℃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3HRC;T8钢经78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HRC:CrWMn经83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0.2HRC;9SiC经86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HRC:GCr15钢在835℃淬火200℃回火后的硬度为61.5HRC.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水平电磁连铸空心铜管坯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在中试水平的空心铜管坯水平连铸过程中施加工频电磁场,分析其对铜管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加电磁场时相比,施加电流强度为140A的工频电磁场后,水平连铸空心铜管坯的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度由未施加磁场时的3.1提高到8.3,周向组织均匀性也得到明显改善;抗拉强度提高40%左右,延伸率提高50%左右.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热处理改变硬质合金钴相组织,是目前提高材料强韧性的研究重点。本文以0.8μm WC-10%Co超细晶硬质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快冷+回火)工艺制度,制备超细晶硬质合金,并检测合金力学性能和粘结相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提高合金的断裂韧性,但热处理过程中易引起硬质合金超细晶晶粒长大,导致硬度和抗弯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含硼耐磨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淬火—回火工艺处理了含硼球墨铸铁。随淬火温度升高,碳化物减少,球状石墨长大;基体组织为球状石墨、硼碳化物、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淬火温度以850~910℃,回火温度以290℃为宜,此时力学性能HRC=53.5~54.5,αk=6.0~7.5J/cm2。 相似文献
13.
14.
热处理对ZW21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WDW-100D型电子万能实验机等对ZW21镁合金铸态及固溶+时效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经525 ℃固溶4 h后进行250 ℃时效,合金中没有完全溶解的第二相将会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逐渐向晶内聚集,最后在晶粒内形成菊花状组织,并且经时效24 h后,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243 MPa,伸长率达23.75%,硬度(HV)达68.7,与铸态下的ZW21镁合金相比,其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乔迈张超梁伟刘博志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3,(5):127-130
现代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中,钣金件的应用占比越来越大[1],其在主体承力结构部件隔热、气流通道组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航空发动机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其所用钣金件的材料通常强度储备水平较高,但这种材料一般成形性能较差,且在钣金件的成形和装配过程中一般会伴有热处理和校形操作,这对钣金件的整体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某发动机所使用GH536材料的钣金件为例,通过试验研究的手段获得了热处理及校形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数据,可为同类钣金件的设计和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耐候钢热处理双相化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铁路机车车辆用的两种热轧耐候钢经热处理双相化的的金相组织及各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候钢双相化后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等轴铁素体晶粒和不规则岛状马氏体组成,且原始组织对其有很大影响;两种热轧耐候钢双相化热处理前后的显微镜组织和力学性能均无明显的各向异性,研究发现,双相化加热温度对马氏体含量,铁素体晶粒大小,屈服现象,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伸长率及加工硬化指数(n值)等双相化钢的组织和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耐候钢最佳热处理双相比工艺为780℃加热,10%NaCl水溶液淬火,本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采用控制轧制法进行耐候双相钢的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为解决因残余应力、组织不均匀性、成分偏析所造成的铸态Mg-3Zn-0.8Zr-1Y(mass%)合金性能不佳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固溶和时效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3Zn-0.8Zr-1Y合金的最优热处理工艺是480℃均匀化退火12 h后520℃固溶处理12 h,最后在170℃时效24 h。均匀化退火处理缓解了铸态合金中的偏析现象,固溶处理使铸态合金中的W(Mg3Y2Zn3)相基本融入α-Mg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时效后组织中析出细小且弥散分布的纳米级短杆状Mg2Zn3和颗粒状Mg4Zn7第二相。与铸态合金相比,经最优工艺处理后合金的硬度、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升到83.4 HV、204 MPa、139 MPa和12.5%,自腐蚀电位提高到-1.793 V(vs.SCE)、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到59.64μA/cm2,腐蚀速率降低到1.36 mm/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