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很多读者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尤其是祥子的悲剧性。祥子变成"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老舍最终也没有给祥子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2.
陶醉悦读     
《Planning》2020,(11)
<正>阅读时可以闻到的书香,在图书馆里更加强烈。我还记得那次我在图书馆里看《骆驼祥子》,看得如痴如醉。又把自己联想成了《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他来到北平来当车夫,赚够了钱,本来打算实现自己的愿望,买辆属于自己的车,却被宪兵抢走了。然后他又把骆驼拿去卖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的是旧中国北京城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老舍在作品中主要塑造了祥子和虎妞另个另类的人物形象,试图通过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和一个泼辣无情的剥削者形象,来突出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对人民内心的摧残和毒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6)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思想深刻,文化底蕴深厚。通过讲述祥子买车的艰辛过程,本文分别从对社会的批判、对个人主义的反对、温情的人道主义、深刻的思想启蒙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这部作品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
中国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面对着如何处理情感和理智的关系问题,他们个人情感体验和理性判断不同,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之时,陷入痛苦的矛盾现状。本文重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揭示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本文重点介绍了钱钟书的翻译理论"化境说"并以葛浩文《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浅析"化境说"在译本中的体现。"化境说"在译本中的体现分为:引"诱"论;避"讹"论和求"化"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4)
《骆驼祥子》描写的车夫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之一,他人生道路的坎坷来自于其自身的性格和社会的影响。虽全书围绕祥子在写,但其中穿插了不少其他人物,正是这些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物,使一个悲惨的旧社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虎妞是一个具多重身份、性格,让人生厌而又令人同情而又并非一无是处的独特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5)
《骆驼祥子》作者向读者介绍了祥子较于其他的车夫来说的诸多优点:吃苦耐劳,不沾染的恶习,节俭的生活。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老实人,却遭受到了命运的不公。在几年的时间里,他成为了一个吃、喝、嫖、赌的行尸走肉。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祥子堕落的过程,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社会悲剧,通过故事的表明更让人深思的是主人公人性的灭亡的悲剧。这就引发了我们进一步去探究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谭君 《建造师》2010,(6):293-295
《骆驼祥子》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役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破灭,不仅是祥子一类车夫们,还有小福子一类下层劳动妇女都无一幸免,在困境中各自挣扎,却最终落入绝望的深渊。以小福子为代表的特殊底层女性群体,她们作为封建社会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其悲凉命运更让人看到,阻碍她们正常健康发展的、影响她们命运及前途的,除了人自身心灵上的原因,影响更大的是社会文化原因。这进一步预示了:要解救她们,不仅需要来一场思想革命,更需要一场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1):223-224
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表达方式。本文以小说《骆驼祥子》、施晓菁和Howard Goldblatt的译文作为案例分析的文本出发,分析和探究英语和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