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1)
在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小学科学教育必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宗旨,注重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小学科学学科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更为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要求,所以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引起了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2)
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科学素养是在生活化的教学中逐渐形成的。我国现在最常见的小学科学教学形式是在课堂内讲授知识,狭小的教室和课堂内的几十分钟不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不能将课外、课内知识进行有效地结合。将小学科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本文简析了小学科学课堂延伸到课外的重要意义,着重从教师、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小学科学课堂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8)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慢慢形成的阶段。教师为了培养城郊地区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情况作为出发点,以课堂培养作为主要的方法途径,体现科学精神与素养的态度,将一些主题活动设置在课堂上,加强城郊地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科学的教学在小学生的学习中逐渐增加了比重。但是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学习的低效率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能保持同步,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不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明白小学科学的学习对于小学生的积极作用,为小学生的学习构建具有创造力的发展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小学科学教师们要对小学科学开展教学策略方面的探讨,达到高效的科学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8):95-97
根据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以"学生应该在科学课堂上学到什么"为核心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发现北京某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理解是表层且不清晰的,在实践中致力于科学知识的教学,科学探究、科学情感等目标被游离。基于小学科学教师知识观的现状分析,呼吁大家重视和关心小学科学师资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问题,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免贻误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2)
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组织课程活动时需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并为学生活动创建出一定的空间,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做好"放手"策略,以此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扩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4)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考虑学情,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做到学会学习,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方法、能力和品质得到初步的锻炼和养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
目前我国在小学阶段大力推广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希望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小学生培养深厚的科学素养,以及通过大量的课堂动手实验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攒下大量的感性认知,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好基础。这种重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思辨力、动手能力的课程初衷是很好的,但实际实践操作上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着走过场式教学、学生不规范操作,学生合作不足,娱乐有余,一味模仿却不去思考等现象。这样一来就背离了教学初衷。对此进行探讨,希望通过系统研究能够寻找到提高小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33)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要认识课程改革新理念,围绕新理念进行教学,抓住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关注点,保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度,引导其在无形中形成自己主动探究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开拓创新,促使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4)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自2001年实施以来逐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科学课程的充分实施离不开各种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