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21)
<正>一、一个球引发的"混战"我在学校教的是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他们非常可爱、天真。有一次一个非常调皮的小孩跑到我办公室对我说:"老师,下节体育课我们上什么内容啊?可以打篮球吗?我想打篮球哎!"我问他:"你会打篮球吗?"没想到他回答我:"老师,你可以教我们呀!"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思考。于是那节体育课就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0)
<正>我的幸福很多,从班主任角度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学生的改变。"愣头儿青"的改变当时我在一个很偏僻的山村学校教学,我们8个初三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只有7个。有一次,一个学生上课睡觉,语文老师用书碰了一下他的头,他就说老师打他了,还扬言要报复。语文老师也很年轻,他俩的矛盾逐渐升级。后来我找到这个学生,和他比赛爬山,直到晚上11点多才下山。在下山的路上,我给他讲当老师的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0)
<正>在我的记忆中,改变我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三年级圆号课上的那位老师,令我至今难忘。三年级的时候,我自主报名参加了学校管弦乐队的训练。当时教我们的老师年近60岁,瘦得像一株小麦,眼睛突了出来,还带着一股杀气,有点像《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他的教学方式因循守旧、枯燥无味。每次上课,他都只用基本理论来填鸭式地教我们,就像拿着一本《道德经》在那念给我们听一般,从来没有吹过一首曲子,使我觉得学圆号太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正>"气功大师"王老师王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不敢评论他是个多么优秀的老师,说实在点,他说话有点口吃,当然,是个别时候,比如在某些字的读音上。除了教语文,王老师最大的兴趣就是练气功。每天早晚都在操场的一隅僻静之地摆开架势,气沉丹田,半蹲,然后双手护在胸口,这个动作要持续五分钟。五分钟之后,他就开始练习自己从电视里学来的气功健身套路,据他自己说,里面其中一套就是当年华佗创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9)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那么在这一大形势下,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形式,将成为我们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Z1)
<正>身为目前国内民办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卢志文如今成了"空中飞人",江苏、北京、温州……全国各地穿梭。但是,无论他飞得多高,都无法忘记一个人,无法忘记那个人给他的飞翔力量,那就是他的启蒙老师——教他初中语文的李老师。李老师原本在西安地质研究所工作,是作家徐迟的朋友,自己也爱好文学,发表过不少短篇小说。上世纪50年代因文惹祸,被打成"右派"返乡,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0)
<正>我们都熟悉关于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的故事,虽然那未必是真实的,但爱因斯坦小时候确实没有显现出天才的光芒来。据说,他很晚才学会说话,一直到七八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因斯坦的学习成绩很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与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当时文科类科目是学校的主课程,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很是厌恶,曾经公开断言:"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1)
<正>从教二十余年,回顾自己所教过的众多学生,有欣慰,有时也会感觉到些许遗憾。但是有一位学生,只要一想起他,作为教师的我,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四年前,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生病了,我便成为了学校三甲班的代理班主任。做代理班主任之前,便从老师们的口中得知班上有位可难搞的"主",老师们还开玩笑说:"有了这位主的折腾,你的白发要增加几根了。"这位老师们口中难搞的"主"就是小伟。个子较矮,黑黑的小脸,身上的衣服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大学一年级时,李剑晨老师休假,由杨廷宝老师教我们画建筑素描。他一开始就十分强调画直线条,有长线、短线、斜线、逆斜线。杨老还教我们画水平的、垂直的长线,在心中有一个边长为5cm的方框,在这无形的方框内画水平线、垂直线、斜线、逆斜线。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斜线与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正>雷锋短暂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精神价值。他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以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构筑成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历久弥新,在今天越发凸显出时代的特色,已被年轻一代注入了更多、更新的内涵。我从小就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我参加全市"学雷锋,做好少年"演讲比赛还拿到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当然,我更加积极参加各类学雷锋活动,每年3月55日,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