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6)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话语层次上的标记,在语篇中起着停顿、过渡的作用,有助于形成语篇的连贯性、条理性,并起到一定的指示和提示作用。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话语标记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英语写作的角度研究话语标记语独特的语篇链接功能,旨在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话语标记语,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篇连贯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过渡语是课堂教学中各个任务板块间的衔接语,同时也是各个任务板块之间的纽带。科学合理地使用过渡语,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且还能够使教学成为有机整体,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9)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作文很难写,但是若引导他们交流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则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交流中。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将表达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表达,然后总结写作经验,最后运用到写作中。这样能将口语表达和书面创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得到综合发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写作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一、轻重有别,详略得当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由此可见写作和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法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在语法教学上只是一味地讲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把语法教学融入到语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篇教学中掌握语法的知识,同时学生的在语篇的学习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英语语法课堂更具有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和文的结合,学生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功底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优化教学语言成为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农村,"孩子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农村孩子爱上写作,快乐作文呢?一、激发兴趣——让写作如此快乐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篇理论被广泛运用,通过语篇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再仅仅是堆砌词汇,而是写出一篇连贯自然的文章。本文根据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阐述英语语篇理论,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给出如何结合英语语篇理论指导学生写作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写作规律,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不断推进,"翻转课堂"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步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青睐。"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将微课引入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从而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向学生过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这种"后教"的方法对学生"先学"过程中的不足给予补充,加之有吸引力的课堂设计和丰富的课堂活动,使中专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9)
<正>《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愉快教学,注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1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儿童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具体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3)
<正>《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愉快教学,注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数学。1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儿童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