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改造中拆墙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托换结构体系。首先对拟拆墙体上部采用外包角钢加固形成钢-砌体组合托梁,然后对上层墙体采用钢筋网聚合物砂浆面层进行加固,组合托梁与加固后的上层墙体形成组合墙梁结构,形成托换结构体系。通过对4个试件的试验研究得到:该托换结构的受力机理与砌体墙梁结构相同,可简化为拱结构,加固后的上层墙体通过拱作用将荷载向两端支座传递,角钢和钢筋网水平钢筋为拉杆,减小了组合托梁的内力,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托梁端部和上层墙体端部均设置构造柱,保证了上层墙体内钢筋网水平钢筋的锚固,避免了托梁支座处砌体局压破坏。原墙体内是否有圈梁和角钢大小对托换结构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该托换体系墙体最终产生斜压破坏,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可按照砌体墙梁墙体抗剪计算公式计算,但计算结果偏保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5个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带洞口配筋砌块墙粱和1个无洞口配筋砌块墙梁的承载力试验,了解了该类墙梁的受力与变形性能、破坏过程与形态等特征,考察了洞口的大小、位置和托梁高度等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居中开洞还是偏开洞口配筋砌块墙梁,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其受力模型均为拉杆拱,洞口的存在会削弱墙梁的内拱作用,托梁与上部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3.
华鹤林  阮倩  易琨 《建筑工人》2021,42(6):24-26
一、关于结构平面布置图的思考 结构平面布置图是依据该层建筑平面图的轴线关系,包括水平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在内的构件位置图,不仅包括平面位置,同时也包括竖向位置,即位高.比如层间梁标高、斜梁两端标高,如果剪力墙上有洞口,洞口的平面位置、洞口本身高度及洞口的竖向位置等都应注明.  相似文献   

4.
1995年7月15日早7点,甘肃永登县某地发生一次6.2级地震,许多砖木及土坯墙结构农房遭到严重的破坏。房屋震害情况如下:1.农村房屋大多数是土坯墙及砖木结构的小平房。其结构简单,平面规整,传力简捷,但基本自振周期短,地震反应大。水平地震作用时,建筑物以剪切破坏为主,兼有扭转效应。2.农房前墙门窗洞口过大,窗间墙上下均出现细小水平缝。过大的窗洞使宙间墙仅留下250~500mm宽,同时宙间墙与横墙接控不好,形成独立的砖柱。当遇横向地震作用时,洞口的下截面受弯曲破坏,产生水平缝,洞口的上截面,预制钢…  相似文献   

5.
农村建房应重视抗震设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7月15日早7时,甘肃永登县某地发生一次6.2级地震,许多砖木及土坯壤结构农房,遭到严重的破坏,给国家和农民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对实地震害调查作一介绍,为今后提高新建农房抗震能力,减轻自然灾害提供借鉴。1.农村房屋大多数是土坯墙及砖木结构的小平房。其结构简单,平面规整,传力简捷,但基本自振周期短,地震反应大。水平地震作用时,建筑物以剪切破坏为主,兼有扭转效应。2.农房前墙门窗洞口过大,窗间墙上下均出现细小水平缝。过大的窗洞使窗间墙仅留下250~500mm宽,同时窗间墙与横墙接槎不好,…  相似文献   

6.
为使家居装饰设计符合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不久前上海市家庭装饰行业协会对从事家居设计的设计师提出以下“十不准”: 1.不得在外墙扩大或缩小原有门窗洞口尺寸或者另开门窗; 2.墙体拆建不得拆除连接阳台门窗的墙体,特别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至破坏结构。也不得擅自封闭阳台,改变阳台的受力形式;  相似文献   

7.
砌体夹芯墙作为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墙体,特别是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应用广泛。但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劣势又制约着其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砌体夹芯墙在应用中存在的热桥问题(圈梁处热桥、门窗洞口热桥)、施工工法和耐久性问题。针对夹芯墙中存在的典型热桥节点构造,提出了在圈梁悬挑位置使用装配式悬挑梁、在门窗洞口位置引进泡沫混凝土用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装配式预制陶粒混凝土外墙的抗震性能,对5个不同窗墙比的单层单跨陶粒混凝土墙体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5个墙体的裂缝开展过程、破坏模式以及墙体的强度、变形能力。结果表明:窗墙比越大,墙体初裂荷载及初裂位移越小,但窗墙比对墙体极限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窗墙比较小的墙体最终破坏区域为节点区域混凝土;而窗墙比较大的墙体最终破坏区域为节点区域及洞口周围混凝土。因此为满足多高层结构的抗震要求,装配式预制陶粒混凝土墙体在窗墙比较大时应进行洞口加固或使用可滑移节点。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对上部结构进行托换是其关键技术。为研究砌体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设计了9个足尺砌体承重墙双梁式托换结构,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托换梁截面高度及纵筋配置对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托换结构出现了两种破坏形态,即砌体墙与托换梁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及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随着托换梁截面高度增加,从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向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发展,而砌体墙的破坏现象与砌体结构中的墙梁破坏特征相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托换梁与墙体界面剪切强度取值为0.6 MPa。  相似文献   

10.
在建筑物移位工程中,对上部结构进行托换是其关键技术。为研究砌体托换结构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设计了9个足尺砌体承重墙双梁式托换结构,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托换梁截面高度及纵筋配置对托换结构受力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托换结构出现了两种破坏形态,即砌体墙与托换梁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及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随着托换梁截面高度增加,从界面冲切滑移破坏向砌体墙斜压或局压破坏发展,而砌体墙的破坏现象与砌体结构中的墙梁破坏特征相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托换梁与墙体界面剪切强度取值为0.6 MPa。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存在的带门窗洞口围护墙体系易遭受地震破坏以及围护墙的附加刚度和约束效应对结构抗震不利等问题,提出一种开设门窗洞口的减震墙体——减震围护墙。为验证装配式钢框架-减震围护墙的工作机制,采用ABAQUS软件对减震围护墙(开洞)-框架单元、普通围护墙(开洞)-框架单元和减震墙板(未开洞)-框架单元进行建模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墙体对框架附加刚度、墙板应力和洞口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围护墙相比,减震围护墙为框架提供的附加抗侧刚度和水平承载力大大减小,解决了普通围护墙过强的约束作用和附加刚度效应对结构抗震不利问题;在大位移加载工况下,减震围护墙一方面可避免墙体破坏,另一方面可减小或避免门、窗洞口变形,起到保护门、窗部件作用,从而保证地震时逃生和震后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震围护墙对框架的附加作用主要由减震层提供,门窗开洞对框架受力性能影响较小;设置减震围护墙可避免门洞或窗洞洞口角部发生局部破坏;装配式钢框架-减震围护墙的“墙-梁”型连接构造合理可靠,门窗开洞对连接件受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王敏 《山西建筑》2012,(35):39-40
介绍了砌体结构中载体桩上部拉梁的几种设计方法,其中有墙梁设计法、连续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通过工程实例,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析了上部墙体和洞口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使门窗洞口施工质量能够保证门窗安装所需要的精度尺寸,而不再需要土建进行二次抹灰收口,来弥补由于预留门窗洞口而出现的误差,为建筑门窗在建筑预留洞口内安装提供了有效的质量保证。建筑门窗与建筑墙体间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并要达到有效的密封,保证其保温性能,为此在建筑预留的洞口内进行建筑门窗用附框的预埋,通过附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其建筑门窗与建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已建成了许多高层住宅,但外墙渗漏现象屡见不鲜。渗漏现象多出现在门窗框的四周;墙与柱、墙与梁的连接部位;固定模板穿墙螺栓孔、管道穿墙口、设备螺栓穿墙口和空调机洞口部位;剪力墙上留的后浇上料台洞口;剪力墙与楼面、后浇女儿墙、阳台板混凝土与墙的连接部位等。一、渗漏的原因高层住宅的外墙饰面一般采用饰面砖和天然饰面  相似文献   

15.
砖混组合托换梁受力性能和荷载传递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换梁受力性能及其荷载传递方式是既有砖混结构改造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现行规范对此内容尚不明确。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托换梁在承重墙体拆除过程中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实际结构进行全过程监测。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监测结果,讨论了托换梁上部墙体的荷载传递方式。结果表明,托换梁的受力特性取决于上下结构相互变形的协调,托换梁与上部墙体形成了墙梁,而托换梁可仅考虑其自重和本层楼盖的恒、活荷载。  相似文献   

16.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楼由老一辈建筑大师杨廷宝主持设计,该楼以其精美的建筑造型和丰富的建筑细部处理,展现了我国近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和创新精神,已被列入江苏省省级文物。该楼结构采用内廊式结构布置,结构形式为纵墙承重结构体系,横墙布置很少,虽80年代进行过抗震加固,但横墙间距仍然不满足7度抗震设防构造要求,墙体削弱较多,外墙窗间墙部分砖风化严重。本文介绍其墙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情况,供近代建筑物加固改造工程中参考和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7.
梁下或填充墙最上部采用立砖斜切的好处目前框架结构的填充墙以及一些半砖隔断墙,多属非承重堵,当砌至梁、板下皮时,由于操作困难,塞灰不严,使墙体上部与梁、板接触处产生空隙,墙体上端呈自由端,当墙体受门窗开闭和周围一些经常性振动时,天长日久往往上端灰壳开裂...  相似文献   

18.
考虑托梁高跨比、墙体高跨比、底部框架柱的截面高度与其长度之比、墙体洞口位置诸因素,采用正交试件设计,对单跨带洞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中洞口对托梁内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单跨带洞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墙梁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托梁内力系数.  相似文献   

19.
综合楼营业大厅扩展托换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一个实际工程,介绍采用托换梁的方式,成功的将6层砖混结构的底层由横墙承重转换为内纵墙及柱承重,从而将部分底层的一些小房间扩展成大房间,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后置墙梁受力状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 5个砖混改造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梁柱换墙技术的试件试验,了解了其受力特征、破坏形态。试验研究证明,只要后置墙梁与上部墙体间采取适当的连接构造措施,两者便可协同工作,这时其与普通墙梁具有相似的工作机理。因此,可采用普通墙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但应适当提高其安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