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刘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的河段地形特征和历年河床质泥沙粒径级配资料,分析了变动回水区河段淤积和冲刷时,河床质泥沙中值粒径的沿程变化和历年河床质泥沙中值粒径变化过程,并指出粒径分布由粗变细的转折点在变动回水区寺沟峡峡口处.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紫坪铺站连续三年试测的卵石推移质资料,应用多种整编方法,在结合试验资料选用采样效率系数的情况下,进行了整编推量和系列延长;同时应用爱因斯坦理论曲线和起动流速公式,对该站实测卵石推移质资料进行了相互检验和修正,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床面颗粒的受力特性,需要同时量测床面颗粒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所受的瞬时力,为此研制了精度高、动态特性良好的二维测力传感器。采用二维激光流速会计师测两个方向的瞬时流速。编制了计算四维随机变量统计参数的系统软件,能实时量测和分析四维随机变量的各种统计参数。采用该量测分析系统对床面颗粒的受力及颗粒附近的流速场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河流的全沙测验中,推移质泥沙测验的难度最大,目前国外研究进展亦较缓慢。近十多年来,我国河流推移质泥沙和床沙测验,无论在采样机理、采样仪器、测验方法、资料整编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进展,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三峡施工期及运用后,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及水位变化对航运的影响,根据实测资料,对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的水沙过程及河床演变、宜昌水位下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坝段经过葛洲坝施工期及正常运行期,河床已处于相对平衡.宜昌枯水位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泥沙补给减少、人工采挖沙石骨料以及近坝段河床明显冲刷造成的.坝下游枯水航道问题可通过调度和工程措施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自1967年陆续开展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分析工作以来,河流、湖泊的颗粒分析方法为沉降法中的粒径计法,该方法工作步骤繁多、时效性较差、重复性不好,且其分析范围有限,已达不到水利部关于颗粒分析精度的新要求.激光粒度分析仪(马尔文MS2000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果质量佳、稳定可靠、误差小的特点,能满足颗粒分析及资料整编的精度要求,能较好地适用于本省河流颗粒分析工作,大幅提高成果的精度,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工作时间.本文主要介绍激光粒度仪在江西省部分河流颗分站的使用、比测及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9.
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三峡施工期及运用后,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河床演变及水位变化对航运的影响,根据实测资料,对葛洲坝枢纽下游河段的水沙过程及河床演变、宜昌水位下降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坝段经过葛洲坝施工期及正常运行期,河床已处于相对平衡。宜昌枯水位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泥沙补给减少、人工采挖沙石骨料以及近坝段河床明显冲刷造成的。坝下游枯水航道问题可通过调度和工程措施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10.
11.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广州、佛山等地防洪安全的大型水利工程。通过对枢纽下游3km河段7年的河道测量资料进行演变分析,并分析其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航运及发电等的影响,以期对枢纽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健 《陕西水利》2009,(6):117-118
本文对某城区河段的泥沙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利用动床变态模型,根据河床质泥沙和悬移质来沙的特点,采用不同容重模型沙对其进行了模拟.依据不同年份实测河道冲淤断面资料及水沙(汛期、非汛期)资料进行了模型河床冲淤地形验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尼雅河泥沙特性和河床演变,结果表明,尼雅河输沙量随河流径流量和含沙量大小而变化。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与径流、含沙量年内变化基本一致。尼雅河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且集中程度比径流量更甚,尼雅河悬移质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河床演变过程中,山区河段主流较稳定,左岸冲刷较重,右岸冲刷较轻,平原河段河床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涪陵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综合了国内几家研究单位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预报了在三峡蓄水运行后涪陵河段的泥沙淤积与河床演变情况,并对城区移民迁建防护大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按试验优化比选后所提出的布置方案修建防护工程后,对该河段行洪能力影响较小,可彻底改变涪陵城区长江沿岸的大量边滩淤积的状态,使整个长江防护堤沿岸的水陆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1~2005年长江界牌河段南门洲的实测资料和以往分析成果,概述了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基本情况和冲淤特性;针对长江中游界牌河段的河床演变特性,并结合界牌河段南门洲汊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值和实测断面资料,计算了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槽断面的演变过程和泥沙淤积量,分析和总结了长江界牌河段实施整治工程以后,南门洲汊道及出口河段的河床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的泥沙颗粒分析方法普遍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手工操作环节多、分析时间长、成果精度受人为因素制约等问题,利用适用于实验室测试分析的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动态泥沙粒形分析技术以及适用于野外在线测量的在线粒度分析技术等全自动颗粒分析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高自动化水平的黄河水文泥沙颗粒分析技术体系。该体系能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快速、精确地给出泥沙的粒度、粒形信息,实现了泥沙粒度分析的野外在线作业,丰富了对泥沙颗粒形貌特征的认识,拓宽了水文在泥沙领域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泥沙粒径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传统分水岭分割方法直接作用于梯度图像,受图像噪声、目标的细小边缘及纹理等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会相对降低。通过标记重构和区域合并对传统分水岭分割法进行优化,提出改进算法。基于实测数据,围绕数字图像处理相关技术,借鉴其他领域图像分析设备和方法,以数码单反相机和Image J2x图像处理软件为基础,建立一套泥沙图像粒径分析系统。采用图像法、机械筛分法和激光分析法分别对同一批沙样进行粒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较好地用于泥沙粒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冲积河流沙质河床推移质级配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罗号  张红武  赵晨苏 《水利学报》2017,48(12):1465-1472
推移质级配是进行推移质输沙率、河床冲淤等计算模拟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分析沙质河床近壁紊动源区内泥沙运动临界图景入手,运用瞬时动量对撞平衡原理得到推移质泥沙临界运动条件,并基于垂向瞬时紊动速度所具有的高斯分布规律,求解随机方程,建立了理论性较强的沙质河床推移质颗粒级配计算公式。黄河与长江的实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公式能同天然沙质河床推移质实测资料符合,因而对于确定冲积河流沙质河床推移质泥沙级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水文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文测站进行泥沙颗粒分析计算时,有大量重复性的计算工作,而且计算环节一环扣一环,介绍了颗粒分析计算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曲线模型及应用,使用颗粒分析计算应用程序可大大减轻分析人员的计算工作量,使分析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渭河临潼河段渭淤20—27断面河床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典型断面河床物质的层理结构特征、层理淤积结构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960—2009年河段累计淤积泥沙0.728 7亿m3,其中汛期淤积0.838 7亿m3,非汛期冲刷0.110 0亿m3,河槽淤积0.214 0亿m3,滩地淤积0.514 7亿m3;②河槽部分多年平均河床质中值粒径为0.098 1~1.252 8 mm,滩地部分为0.036 8~0.079 7 mm;③渭河高漫滩从上至下呈上粗下细的二元结构特征,按沉积相可分为漫滩相沉积物与主槽沉积物,渭淤24—26断面河床物质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沙砾石、圆砾,粉质黏土层中0.010 mm以下的细颗粒含量为20.0%~42.5%;④临潼、咸阳、张家山三站悬移质年均中值粒径均呈细化趋势,悬移质0.025、0.010 mm以下沙重百分数明显增大;⑤临潼河段河床物质层理结构是来沙级配差异并产生淤积而形成的,形成粉质黏土层的泥沙可能来源于渭河咸阳或泾河张家山以上的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