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解制度的发展离不开调解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其中调解员是调解制度的关键人员。中美两国在诉讼(附设)调解和诉讼外调解中,调解员具有不同的工作制度、资格、培训、待遇、职业规范等。分析了两国不同的调解模式,比较了两国调解员的市场化与司法化特征以及调解员职业化与社会化问题,提出了我国调解员制度发展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争议的调解被称为“绿色”纠纷处理机制,然而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使得劳动争议调解日渐式微。本文提出了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完善方案:设立由政府主导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与行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的补充、替代作用;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员制度建设;赋予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以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3.
法院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独特功能和强大生命力的诉讼制度,具有迅速、高效解决纠纷,节约诉讼成本与审判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法院调解制度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经验"。但是任何一种制度和程序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我国长期以来不论是学理上还是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一直非常重视法院调解,因而很大程度上把调解跟审判的思维定势化和行为模式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于社会经济和法治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在客观地看待调解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不足和提出完善调调解制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诉讼和解制度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针对我国法院调解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德国、美国诉讼和解制度的程序性规范,从而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3小时的民事调解会话录音语料,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民事调解中调解员和当事人回声问进行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回声问多模态分析中,在言语方面调解员大量采用高升调和疑问语气,在视觉语法方面多使用索取图像和垂直的视角。调解员采用回声问为了明确矛盾的关键点和准确性,回声问交际手段可更多地被当事人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获得更加公正到位的调解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法院调解制度的地位逐渐凸显,这一杯世界誉为"东方经验"的诉讼制度,在解决日益众多的民商事纠纷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法院调解制度长时期存在的必要性、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提出了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人事调解制度的缺失,人事仲裁制度的行政化。司法诉讼的形式化等原因,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后。无法得到及时救济。因此.构建内部人事调解制度。增强人事仲裁制度的独立性,并逐步向劳动仲裁制度靠拢。扩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实现人事仲裁与诉讼的实质上接轨,完善对当事人权利救济的途径,成为解决目前人事争议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一调一裁两审"是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制度的应然性设计中,仲裁在劳动争议的解决过程中应处于中心地位,而调解和诉讼应起到补充和辅助作用,三者相辅相成而又层次分明。虽然三种制度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大量的劳动争议,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三大制度功能弱化,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不足,使现行的争议处理制度无法达到制度设计时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仲裁作为与诉讼相对于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民商事主体的青。然而,在仲裁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仲裁诉讼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侵蚀了仲裁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先天的优势,把诉讼与仲裁相混淆,严重违背了仲裁所存在的价值理念。分析仲裁诉讼化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克服,是促使仲裁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调解机制不能完全融人当代法律体系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与诉讼相比,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调解在现在的中国是一种无效或效力甚微的方式。因此,中国很有必要更体系化地重新引入调解这一机制。其中的关键就是使调解延伸至诉讼程序。理论和区域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整合调解机制和诉讼机制是可能的、必要的,并且这种整合将会缩小调解和诉讼间的空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综观我国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医患双方的协商或含不公平、不自愿成分,卫生行政调解公信力和权威性低,司法诉讼方面也颇多诟病,积极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已是迫在眉睫.分析了我国医疗纠纷诉讼机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善建议,以期对我国医疗纠纷诉讼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唐晶 《商品与质量》2012,(S7):182-183
仲裁制度以其自治、专业、灵活、保密、快捷、经济、独立的特点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但是目前在我国,由于历史与社会原因,仲裁制度的发展越来越有着诉讼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仲裁诉讼化"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我国仲裁立法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纠纷类型的多元化为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挑战。立案调解程序处于纠纷正式进入诉讼程序的前端,能够快速、有效地化解部分矛盾,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需求。如何建构我国的立案调解制度,使其真正发挥功效,不仅有利于解决纠纷成本的节约,而且可以缓解司法面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雇员制人事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高校与雇员在聘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纠纷。为了更好地处理高校与雇员间的关系,避免双方矛盾的激化,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和谐稳定,应建立和解、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等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雅婷 《商品与质量》2012,(S7):172-173
新的《人民调解法》颁布了,而传统的民事调解制度却依然存在着诸如调解程序的启动过于僵硬化、适用范围过宽、威信力不足等缺陷。人民调解制度拥有其存在的群众基础,能为人民群众广泛接受,且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司法资源,如果将人民调解制度,合理的引用到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当中,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现阶段民事案件的调解程序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公害纠纷处理法》颁布多年,形成了以调处——裁决形式为主,诉讼程序为辅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回避、补正、主动调解和干预等相关制度,以公正、迅速、有效处理公害纠纷为价值目标,在公害纠纷处理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雯晴 《商品与质量》2012,(Z3):129-130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的普遍要求,证人出庭,在法官和陪审团面前陈述自己亲自感知的事实,对于法官和陪审团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被告人自觉认罪服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必须考虑与整个诉讼相衔接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一国的诉讼模式和体制下,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以保证整个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首次将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复议程序中,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完善与提升。但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对于在行政复议中是否可以进行调解,以及如何进行调解,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从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法学和现实价值着手进行分析,梳理出调解制度本着五大原则、在五个范围内按照四种程序更好地与行政复议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执法实践,提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完善调解制度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性时期,我国目前的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我国当前人民调解员的发展现状,结合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创新实践,分析总结了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有利于我国人民调解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诉讼抵销的法律性质和制度价值。借鉴两大法系关于诉讼抵销的制度设计,认为我国可以改造或扩大反诉制度的功能,吸收诉讼上的抵销。反诉模式的抵销诉讼在我国更具实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