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FCC汽油的特点,分析了FCC汽油降烯烃的方法应该具有的技术特征,介绍了FCC汽油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FCC新工艺,主要是MGD工艺、MIP工艺、FVI工艺、TSRFCC工艺和FDFCC工艺等。  相似文献   

2.
李锋  宋华  刘全夫 《辽宁化工》2006,35(10):579-582
介绍了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烯烃含量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针对我国FCC汽油中烯烃含量高及汽油调和组分中FCC汽油所占比例过大,导致成品汽油中烯烃含量高的现象,可调整优化FCC技术,并采用新型降烯烃催化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需对汽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多建催化重整、烷基化和异构化装置,减少成品汽油中FCC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人们对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降低FCC 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迫在眉睫。本文从FCC 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反应机理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最近为降低汽油中烯烃的含量所开发的新技术、新型催化剂及助剂,并根据我国当今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FCC 汽油降烯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降低我国车用汽油烯烃含量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而国内目前广泛采用的在催化裂化装置上使用降烯烃催化剂的方法是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此外国内开发的一些新型的催化裂化反应工艺,如MIP、MGD、FDFCC等也能明显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指出为了进一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以应对更加严格的车用汽油标准,我国炼油业应在大力推行加氢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加工流程,发展重整、烷基化、醚化等多种工艺,彻底改变我国车用汽油池组成单一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苗兴东 《广州化工》2012,40(7):33-35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油中烯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针对这一情况和我国汽油池的特殊性,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工艺需要达到降烯烃幅度大,辛烷值损失小,高液收,和低硫要求。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降低FCC汽油烯烃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工艺技术的改进等。通过上述措施,不仅降低了FCC汽油的烯烃含量,同时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要运用这些技术还要结合各自装置的实际情况。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对汽油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比重,增加芳构化、烷基化、重整等汽油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主要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常见的FCC汽油降烯烃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轻汽油醚化技术降烯烃的典型工艺和国内外轻汽油醚化技术的发展,表明轻汽油醚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景的FCC汽油降烯烃方法。  相似文献   

7.
FCC汽油脱硫降烯烃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降低催化汽油中硫和烯烃的技术。降低FCC汽油烯烃和硫含量的主要技术有对FCC原料油进行加氢预处理、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的催化剂或助剂以及对 FCC 汽油进行脱硫和降烯烃精制处理三类。  相似文献   

8.
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降低FCC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基本反应原理,重点讨论了影响FCC汽油烯烃含量的主要因素.从两方面综述了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利用FCC技术本身,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优化操作条件、选择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等方法降低烯烃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汽油醚化、加氢、催化重整、叠合等其他相关技术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  相似文献   

9.
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涂先红  方向晨  赵乐平 《当代化工》2006,35(2):114-116,144
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并对各种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工艺改进、工艺组合、催化剂三个方面讨论了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FCC轻汽油醚化降烯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李吉春  刘宝勇 《广东化工》2012,39(11):91-92
文章主要介绍了轻汽油醚化技术降烯烃的典型工艺和国内外轻汽油醚化技术的发展,表明了轻汽油醚化技术是一种具有前景的FCC汽油降烯烃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TCDTO-1脱烯烃精制剂技术在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芳烃重整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工业应用表明,在反应温度(170~200)℃、质量空速(1.05~1.35)h-1、反应压力0.9 MPa和原料溴指数(1 200~2 000)mg Br·(100g)-1条件下,产品溴指数稳定在15 mg Br·(100g)-1以下,TCDTO-1精制剂具有优良的脱烯烃性能,同时C8芳烃收率略有提高,TCDTO-1精制剂单程寿命相当于白土14倍,更换周期延长,而且多次再生后的TCDTO-1精制剂与新鲜剂活性相当,再生回收的精制剂可成功代替白土,既能提高脱烯烃装置效率和后续吸附分离装置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白土废弃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渗透汽化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对清洁汽油中硫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汽油的低硫化甚至无硫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汽油的深度脱硫技术已成为各石油公司和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热点。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介绍了渗透汽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钱玮 《广州化工》2012,(1):18-21
介绍了国内外清洁汽油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国内外清洁汽油质量标准,中石化高桥分公司汽油生产装置和生产工艺流程,在FCC工艺中采用临氢吸附脱硫技术(S-Zorb)新技术,优化工艺操作,合理使用汽油抗氧剂,实现了汽油质量升级,汽油质量达到了"沪四"汽油标准。  相似文献   

14.
王雪  朱宇清 《广州化工》2012,40(16):79-81,100
汽油中硫化物的存在加重了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会缩短汽油诱导期,对发动机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开发一种用于流化催化裂化过程的添加剂,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为生产清洁汽油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发达国家目前汽油质量的水平及质量升级过程,分析了汽油中存在的有毒物质及对大气污染的形式、化学形态,也介绍了发达国家目前所推广的汽油辛烷值等级,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的质量升级经验,适度放宽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结合我国自己的国情,实现清洁与经济的统一,建议国家、生产企业、消费者积极推广中低档汽油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韩祯  李婧伊  隋红  李鑫钢 《化工进展》2015,34(8):2940-2945
以某炼油厂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数据作为模拟和计算的基础,从单因素和双因素角度研究了循环汽油温度及平衡罐温度对吸收稳定系统物流及能耗的影响,为后续低温节能工艺开发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汽油温度由40℃逐步降至5℃,平衡罐气液相及循环汽油质量流率下降,系统能耗下降约16%。系列循环汽油温度下,随着平衡罐温度的上升,系统能耗均呈现正U形曲线趋势,在35~55℃范围内出现系列最低点,即该循环汽油温度下系统能耗最优点。随着循环汽油温度的降低系统能耗逐渐减小。因此,除了考察适用的最优操作温度外,还需综合评估工艺匹配的节能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才能开发经济性最优的吸收稳定系统低温节能工艺。  相似文献   

17.
面对愈加严格的国Ⅵ汽油标准,综合传统汽油调合效应模型和乙基模型的优点,本文以现有组分油,建立汽油可变调合效应辛烷值模型。仿真表明,可变调合效应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以现有工艺条件为基础,利用新模型对调合95号汽油的现有实际配方在国Ⅴ标准和京Ⅵ标准下进行优化,探讨面向国Ⅵ标准的汽油调合优化技术。研究针对汽油优化过程中的优化模式,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仿真表明因京Ⅵ标准对汽油烯烃、芳烃、苯等指标进行了加严,优化难度增加,普通调合优化模式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难以满足优化要求。针对此问题,采用更先进的优化模式,即将对配方的优化变成对配方增量的优化,约束条件同时进行相应改进。结果显示新的优化模式对调合优化过程起到改善的作用,提高了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因此,改进后的优化模式更适合未来国Ⅵ标准下的汽油调合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开发出了适于FCC汽油加氢改质的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和辛烷值恢复催化剂,并在300 mL绝热装置上,分别以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的重馏分FCC汽油为原料,进行了FCC汽油加氢改质工艺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辛烷值恢复工艺或辛烷值恢复-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工艺不能完全满足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而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或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组合工艺可以满足全馏分FCC汽油或切割后重馏分FCC汽油加氢改质的要求。将全馏分FCC汽油切割后进行加氢改质可以得到硫含量更低的改质产品或直接生产符合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汽油质量升级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某炼厂催化裂化汽油质量升级需要,对比了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和硫含量的工艺技术,最终选用了CDTECH公司的催化蒸馏技术,该技术包含CDHydro、CDEthers、CDHDS和ISOMPLUS工艺,通过轻汽油醚化,部分中汽油重整,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降低了催化汽油烯烃和硫含量,提高了辛烷值,满足了全厂生产国IV标准汽油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要求,以炼化企业汽油调合在线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Ⅵ汽油新标准下被控属性更多、更严、调合效率要求更高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调合组分油调整导致调合成品汽油携带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考虑到传统的汽油调合在线优化一般只考虑调合成本、质量卡边等目标,首先建立了非线性的汽油调合辛烷值、蒸气压和馏程等软测量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调合效应的汽油调合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中引入调合成品油二氧化碳排放最低化目标,开发了一种融合携带碳排放特征的汽油调合优化模型。为满足在线调合优化需求,优化模型中考虑了实际累积调合过程,将调合工艺过程中储罐汽油属性合格转化成调合头属性区间合格,利用调合头处优化的属性补偿已调合体积和罐底油的属性偏差。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考虑碳排放因素汽油累积调合优化技术能很好地满足汽油调合在线优化需求,为国Ⅵ标准和碳交易背景下汽油调合工艺设计及在线优化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